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蘇錦坤〈《雜阿含經》(T99)與《相應部》的八類差異〉


蘇錦坤〈《雜阿含經》(T99)與《相應部》的八類差異〉,(2024),《學思》第三期,39-52頁,玄奘大學,新竹市,台灣。
----
https://www.academia.edu/122824517/On_Eight_Types_of_Differences_Between_the_Za_Ahan_Jing_T99_and_P%C4%81li_Sa%E1%B9%83yutta_%C4%81gama_%E9%9B%9C%E9%98%BF%E5%90%AB%E7%B6%93_%E8%88%87_%E7%9B%B8%E6%87%89%E9%83%A8_%E7%9A%84%E5%85%AB%E9%A1%9E%E5%B7%AE%E7%95%B0
----
3. 〈結語〉
  二十世紀以來,巴利「四部」與漢譯「四阿含」的比較研究得到十足的進展,學者深入漢、巴對應經典之間的同異去探討文獻上呈現的部派分化,探索文獻傳承譜系,並且藉以釐清經義。同時,當代的研究也指出:歐洲學者因首先接觸巴利文獻,而先入為主地認定「唯有巴利文獻完整而未失真地保存佛陀的教導」,這種「獨尊巴利文獻」是出自歷史的偶然事件(the seeming primacy and authority of the Pali Tipiṭaka is only an accident of history),經由遵循學術規範的比較研究之後,發揚各種語言佛教文獻各自的文獻價值與歷史定位。
邵瑞祺(Richard Salomon)《古代犍陀羅佛教文獻》書中指出:「同一經典的巴利,梵文,犍陀羅語,漢譯,藏譯等多種版本的比較研究顯示,彼此的關係極其複雜,而無法將任何版本判定為其他版本的獨一來源或早期原型版本。」也就是說,這會是一種「多文本」現象。
這一現象不是少數學者的個人主張,那體慧(Jan Nattier)也作了類似的建議:「多種語言文本的『法句經』存在不少差異,與其將這些文本歸結為單一『法句經』的不同版本,不如稱它們為『同一類』經本。」 也就是說,這是一某個主題、某一編輯方向各自編成的經典,而不是同一經典的不同版本。
邵瑞祺更進一步如此解釋:「即使兩千五百年前,佛陀確實曾說過此一或此組經典,在長時間以來或大或小的變化與分化,已經無法重建此獨一的原本或原型。」我們所能觸及的僅僅是這些部派分化之後,所傳承下來的文本,既不能忽視對應經本之間的共同樣貌,也不該忽視彼此的差異。
本文探討「經典數量」、「篇章結構」、「經名」、「攝頌」、「獨有的經典或經義」、「衍生經典、連綿經典」、「定型句」、「經文內容的細節」等八種類型的差異,這些面向顯示漢譯《雜阿含經》(T99)與巴利《相應部》的不同層次的差異,其間的關係相當複雜,恐怕不是源自單一經本衍生的不同版本,後續的研究應可考慮四阿含與四部是在類似的編輯原則之下,經由不同群體所輯錄的「同類文獻」。
雖然如此,此一「多文本」的建議仍然有待進一步的論證與考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