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4日 星期日

野干想吃烏龜的故事



這是2012年1月22日的貼文,編號為「法友飛鴻 36」,算是帖主相當早期的法友討論。
-----
影片裡這種稱為「dhole」的動物,就是佛經裡經常提到的「野干」,有時也被翻譯作「豺」,其實不是豺,這是漢地所無的動物,目前在印度被列作「瀕臨絕種」的動物。
https://youtu.be/vdspHcttQio?feature=shared
《雜阿含600經》卷22:「如龜善方便,以殼自藏六,」(CBETA, T02, no. 99, p. 160, c7)
《雜阿含1167經》卷43:「過去世時有河中草,有龜於中住止。時,有野干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其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
-----
Jiss Ye
如影片所示,收攝六根的烏龜,還是被鱷魚吃了。
請問:是否可以引用那一部經(《雜阿含1167經》),為這支影片做註解?
https://youtu.be/VsdrLK6yRhM?feature=shared
-------
Yuan Chuan Su
  耆那教也有用烏龜龜縮躲胡狼當譬喻要比丘看護五根。
烏龜龜縮躲胡狼的故事是在耆那教的《智法論》(jñātādharmakathā)提到,其情節與雜阿含1167與SN35.24大致相同。
  因此,烏龜龜縮躲胡狼的故事有可能是源自印度非常古老年代的寓言,只是佛耆都收錄作為譬喻教材。
  台灣有個以原始佛教為號招,但卻被菩提比丘列為不歡迎對象的新興宗教團體,主張可以七事相應為範疇,比對出雜阿含與相應部共說,如此就可以還原佛陀的教法。
  而以七事相應為範疇對讀雜阿含與相應部,是否就是佛陀的教法呢?那可不一定。
  以這次討論的內容為例,《雜阿含1167經》與《相應部35.24經》(SN35.24) 分別屬於〈六入處相應〉(目前《雜阿含經》(T99)的相應是印老所編,假設說一切有部或根本一切有部也如此編排)與〈六處相應〉,且有相同內容,依照該教團的說法,此段內容是最原始的教說,應當奉行。
  然而,這段的內容,我們卻可以在耆那教的典籍《智法論》(jñātādharmakathā)找到。耆那教的年代比佛教古老,以該新興教團的邏輯推演,我們不就推得佛陀的教說來自耆那教,是否我們該跟耆那教學習才能獲得正法呢?
  稍具常識與邏輯的人由此就可以發現,他們的做法有極大的盲點與不正確性。
  我也曾在數年前對這個新興教團的信眾們講過「相同的話」,然而數年後的今天,他們依然故我。所謂「裝睡的人叫不醒」,應該就是指這種人吧!
  至此,還尚未談到他們多次錯讀經文意涵的作為,與他們那套自創又破綻百出的教史。
  對原始佛法有興趣的人,在追求原始佛法時,也該多加注意,並不是以原始佛法作號招或批判大乘的團體就是正法團體。
------
來自 Mormoiyca 的留言: 2012年1月31日下午4:05
Sūyagaḍa部分已補上英譯,另外也找到《薄伽梵歌》相應的段落:
duddante indie panca | rāga-dosa-paraṃgame /
kummo viva saṇangāiṃ | sae dehammi sāhare ||2||(Isibhāsiyāiṃ 16)
jahā kumme saaṅgāiṃ | sae dehe samāhare /
evaṃ pāvāiṃ mehāvī | ajjhappeṇa samāhare ||16||
sāhare hatthapāe ya | maṇaṃ pañcindiyāṇi ya /
pāvagaṃ ca parīṇāmaṃ | bhāsādosaṃ ca tārisaṃ ||17||(Sūyagaḍa 8)
As a tortoise draws its limbs into its own body,
so a wise man should cover, as it were, his sins with his own meditation. (16)
He should draw in, as it were, his hands and feet, his mind and five organs of sense,
the effect of his bad Karman, and every bad use of language. (17)(tr. by Hermann Jacobi)
如同烏龜藏住牠的肢體,
俱智慧者應以禪定蔽護他的罪業。(16)
他應收攝手足與六根,
收攝惡業造成的效應,與勿誤用語言。(17)--
Kummo aṅgāni sake kapāle,Samodahaṃ bhikkhu manovitakke;
Anissito aññamaheṭhayāno,Parinibbuto nūpavadeyya kañci.(Saṃyutta Nikāya 35.240)
龜蟲畏野干,藏六於殼內,
比丘善攝心,密藏諸覺想,
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說。 (《雜阿含1167經》)
yadā saṃharate cāyaṃ kūrmo 'ṅgānīva sarvaśaḥ |
indriyāṇīndriyārthebhyas tasya prajñā pratiṣṭhitā ||(Bhagavad Gītā 2.58)
A man's mind is steady, when he withdraws his senses from (all) objects of sense,
as the tortoise (withdraws) its limbs from all sides.
如同烏龜將四肢和頭、尾縮進龜殼,
當六根捨離六境(的執取),心即寂靜。
----
mormolyca 提到... 2012年1月20日下午10:59
這是凌晨醒來搜尋關於anāsava資料時意外找到的相關段落,
暫時貼上來就繼續睡了,
這裡先補上Hermann Jacobi翻譯的段落。
-----
《相應部 1.17 Dukkaram》, Bhikkhu Bodhi 英譯
”The ascetic life is hard to practice
And hard for the inept to endure,
For many are the obstructions there,
In which the fool founders.”
沙門行確實艱困難行,對不敏銳的人難以忍耐﹔
因為有諸多障礙,使得愚人沮喪。

”How many days can one practice the ascetic life
If one does not rein in one’s mind?
One would founder with each step
Under the control of one’s intentions.”
如果不攝護其心,能有多少天行沙門行呢?
在不善行(貪、瞋、癡)的影響下,他每一腳步都可能挫敗、跌倒。

[The Blessed One:]
Drawing in the mind’s thoughts
As a tortoise draw its limbs into its shell,
Independent, not harassing others, fully quenched,
A bhikkhu would not blame anyone.” [註一]
收攝自己的心識(六根),如同烏龜收攝六肢在牠的殼中,
獨立不依賴、不苦惱別人、完全寂靜,比丘不會指責別人。[註二]

[註一] 在S1.2.10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別人沒有立場去評論阿羅漢有貪、瞋、癡,因為他已捨離對五蘊的貪著,而究竟涅槃。阿羅漢已經不會招致語言譏評,也超過了世間語言所能形容。」菩提比丘認為經集1076頌呼應。
1076 〔對阿羅漢無法量度,無法評斷他為有或無;當一切法被破壞時(自名色解脫時),一切言語的路也被破壞。〕參考S1.2.10 全文。
[註二]對於世尊回答的第三偈,比對『出曜經』、『法集要頌經第20品第一頌』【如龜藏其六,比丘攝意想】﹔『雜阿含』[如龜善方便,以殼自藏六﹔比丘習禪思,善攝諸覺想],『別譯雜阿含』(比丘覆惡覺,譬如龜藏六),上半偈只有『雜阿含』的譯文多了『比丘習禪思』,大致是一樣的。雖然四種漢譯均有『六』字,巴利文沒有『六』字而是〔肢體〕。
下半偈,比對『出曜經』【無猗無害彼,滅度無言說】﹔『雜阿含』[其心無所依,他莫能恐怖﹔是則自隱密,無能誹謗者],『別譯雜阿含』(比丘無所依,亦不惱害彼,比丘入涅槃,都無有譏論),菩提比丘英譯『獨立、不苦惱別人、完全寂靜,比丘不會指責別人』。各譯均小有出入:在巴利文為[究竟寂靜的比丘不指責別人],在『雜阿含』為『無人能誹謗此比丘』。
[註七]菩提比丘引『覺音論師註』解釋第三偈:[一個無所依賴的人anissito為不依於『愛取』與『見』,而完全於煩惱染著kilesaparinibbāna止息。他不會基於欲羞辱對方而指責aññamaheṭheti別人,他只會以慈悲心、激勵心,依於五原則『合時、實事、柔和、利益對方、慈心(出自『雜阿含』)』來告誡對方。〕
-------
此一偈頌有兩個特徵:一是如龜藏六,二是阿羅漢不能計數、不會招致語言譏評。
基本上,我們將漢譯《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當作此一偈頌「上古時期」的北傳註解,而《出曜經》與《瑜伽師地論》則作為「中古時期」的北傳註解。
同樣地,《相應部 1.17 Dukkaram》與《相應部 35.240 Dukkaram》當作此一偈頌「上古時期」的巴利傳承的註解,而覺音論師《相應部註》與漢譯《瑜伽師地論》則作為「中古時期」的巴利傳承的註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