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阿含字典 90:「背捨」與「解脫」


梁朝僧祐《出三藏記集》(西元 516年)提到:「舊經『背捨』,新經『解脫』。」(CBETA, T55, no. 2145, p. 5, b1),也就是說,這是同一個印度文字,古譯作「背捨」,鳩摩羅什的新譯作「解脫」。
-----
智者大師(西元 538-597年)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提出不同的看法:「復次多有人言:『背捨即是解脫之異名。』今用摩訶衍意往撿,此義不然。所以者何?如《大品經》云:『菩薩依八背捨入九次第定。身證阿那含人,雖得九次第定而不得受『具足八解』之名。故知,因中厭離煩惱名背捨。後具足觀鍊熏修、發真無漏三界結盡,爾時背捨轉名解脫。如此說者義則可依。」(CBETA, T46, no. 1916, p. 541, a5-11)。
也就是說,智者大師依「大乘」義,認為具八背捨、入九次第定僅是阿那含,必需無漏三界結盡,方稱「解脫」。
當然有可能阿含、尼柯耶範圍內的「解脫」,與智者大師依「大乘」義的「解脫」不同,而無法相提並論。
-------
帖主認為,這當中不能用漢字的字義來解釋「背捨」與「解脫」的不同,而是應回到印度語系文本的用字來談異同。
安世高約於西元 180年翻譯《長阿含十報法經》在相當「十上經」的「八法」翻譯了「八解脫」(CBETA, T01, no. 13, p. 238, a19),
如求那跋陀羅於西元 435年翻譯的《雜阿含289經》卷12:「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CBETA, T02, no. 99, p. 81, c8)
隔了兩行,翻譯作:「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CBETA, T02, no. 99, p. 81, c10-11),可見這是同一詞的不同翻譯用字。
-------
「aṭṭha vimokā 八解脫」:第一解脫是「以色觀色」,第二解脫是「內觀無色想,以見外界之諸色」。第三解脫是「一心凈思」(或凈解脫身作證),第四至第八解脫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滅受想(定)[滅盡定]。
「aṭṭha abhibhāyatana 八勝處」:前二勝處為「內有色想」,外觀色「少、無量」,第三、四勝處為「內無色想」,外觀色「少、無量」,。第五、六、七勝處為「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黃、赤、白。」。(「八勝處」古譯為「八除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