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徐潔〈勇者施無畏:貴霜王朝秣菟羅佛像〉【走讀吉美 4】,《人生》雜誌(492期),114-119頁,2024年8月。
--------徐潔在《人生》雜誌的【走讀吉美】系列報導,是我每期必細讀的文章,此一系列著作主要有三個特點:
1. 可以坐在家中仔細觀察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的佛教美術精品。記得有一年全家出遊,在巴黎打算參觀吉美博物館時,卻遇到該館的休館日。於是,錯過了在吉美博物館學習佛教文物的機會。
2. 徐潔女士在此類報導挑出關鍵及精美的雕塑加與品評與鑑賞,能讓我們注意到在博物館內走馬看花時忽略的圖像史與該文物的重要意義。
3. 此一系列著作以「佛教圖像學」的專業,產生「以圖像證經律的敘述,以經律解圖像」的交互運用,一方面讓部分經律的文句產生立體的場景,與理解該圖像年代對某一經律文句的認識或解說;另一方面藉助經律文句對圖像進行認證,並烘托出佛教傳播的某些歷史面貌。
--------
帖主對本期此文有幾個疑慮或不同的看法。
1. 圖一(也就是本文主題)顯示的雕像出土地點與周遭環境不明。此一雕像的幾個特徵如:
A. 腰間繫腰帶(西元二世紀前的佛像(秣菟羅佛像除外?)及當代南傳僧侶是「剃髮披衣」而不繫腰帶),雖然某些「秣菟羅佛像」也繫腰帶,但是不少「身份明確」的佛像是「通肩薄蟬衣」而不繫腰帶。
B. 此一雕像缺明顯髮髻。
C. 此一雕像雙乳豐滿而突出。
D. 雕像腰帶以下明顯刻劃雄性特徵,也是一般佛像所無(或者說「極少」?)。
總之,由於此一雕像的出土資料不詳,加上 A, B, C, D 四種造像特徵,帖主對其是否為佛像持保留態度。
------
2. 本文對雕像「左手插腰,右手上臂貼緊身體、下臂上彎、手掌向前、手指超出肩膀高度」的姿勢稱之為「施無畏印」,帖主持審慎態度。
A. 首先,我們必需查明此一手臂姿勢最早出現於哪一雕像,其年代為何,散布的地域為那些區域,到何時不再出現。
B. 其次,我們必需找出所謂「施無畏印」的梵語、犍陀羅語或巴利語怎麼拼寫,漢譯最早出現於哪一經典,翻譯年代是哪一年?
C. 我們怎麼知道、確認 A 就是 B ?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發現有一「椅坐菩薩」以手指耳或額頭;我們又讀到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思惟,我們怎麼知道此一以手指耳的「椅坐菩薩」就是彌勒菩薩,而不是觀音菩薩或其他我們不知其名的菩薩?
----
Eyes Black
謝謝蘇老師的評論。從老師的評論中看出文章中有不少問題,不過這些問題未必都有答案,原因是,以藝術史的領域來說,圖像的解義是依賴文本,但不全然依賴,文本是參考的依據之一,風格分析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風格還有分時代性風格跟區域性風格,所以我們考量全部條件後才做出一種最合理的判斷,當然這個判斷就未必所有學者都同意,所以就會一直有寫不完的論文^^當然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在學術界工作卻還是一直樂衷於“做研究”。
1. 關於ABCD四項,這些特徵是時代風格也是區域風格。這時代的作品數量很少,完整無損可當作樣本的也不多,其中坐像有一件Katra坐佛,立像就是鹿野苑的力比丘立像(Monk Bala )。以這件作品來說,力比丘立像是參考的範本,此外舍衛城與喬賞彌出土的幾件作品也都可參考。關於這些作品的比較下一期會有補充報導。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左右的佛像是我們比較陌生的佛像,通常我們所認知為佛像的佛像,都是公元四至五世紀以後,就像佛經在四至五世紀左右有大規模的整合,佛教的圖象表徵也是在這時期大整合,之後就有我們所熟知的完美的佛像了。至於公元一至三世紀,我會覺得是“實驗期”,而實驗期當然就有各種可能性(比如我在文章中提出的“武士像”這個非佛教的造像,也有可能是造像的參考範本之一。)這時“以說一切有部”最積極,所以有部的文本就比較有參考價值。
2. 另外關於施無畏印,這是其他學者們參考同時期作品得到的結論,在學界來說這幾乎已經是定論(寫在作品說明牌上了),我並沒有再進一步考據。手印的發展是另一個很複雜的領域,我沒有辦法在2500字的短文中處理這麼多問題,所以只好先這樣輕輕帶過了^^
3. 關於秣菟羅佛像可以參考的文獻如下:Ananda K. Coomaraswam, The origin of the buddha image, the art bulletin 9, no. 4 (1927), P.287-329
4. 以下是秣菟羅佛像比較重要的文獻。秣菟羅佛像是印度恆河流域發展出來的佛像,是從其他神像的傳統衍生出來。相關討論在以下這些文獻中都能讀到。
Vasudeva S. Agrawala, Masterpieces of mathura sculpture, 1965, Varanasi
R.C. Sharma, Buddhist Art of Mathura, 1984, Delhi
Prudence. R. Myer, Bodhisattvas and Buddhas: Early Buddhist Images from Mathurā, in Artibus Asiae, Vol.47, No.2, Zurich, 1986. P107-142
Ju-Hyung Rhi, From Bodhisattva to Buddha: The Beginning of Iconic Representation in Buddhist Art, Artibus Asiae, Vol. 54, No. 3/4, 1994, p207-2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