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第十二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獨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當年(2014年)無意間得知第十二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為「佛經翻譯與漢譯佛典語言研究」,召集人為浙江大學方一新教授,在想趁機遊覽西湖與追星(方一新、紀贇)的動機之下,寫了一篇論文前往參加。
行前得到通知,我被指派為兩個討論小組之一的「召集人」,問一下來自中國的同行,「召集人」是要擔任怎樣的工作?他回答他也不曉。
開幕儀式之後,眼見研討會即將開始,還看不到表明論文發表次序的議程表,主席就座(記得他是姜南教授?還是李煒?是個男教授,應該不是姜南吧?),大會的主事人員也入了席,就是沒看見計時人員(向來都會在論文開始發表之前,表明時間到敲引磬一聲,超過一分鐘敲引磬兩聲,馬上給我閉嘴下台,敲引磬三聲)。
會議時間一到,主席轉過頭問我一聲:「你是召集人嗎?」我說:「是。」我用疑惑的眼神看著他,心裡想:「so what?」主席宣布會議開始,進場的人居然才只三分之一,主席看著我,說「該發表的學者居然還沒到場,怎麼辦?」我說,沒關係,我 power point file 事先已經裝在電腦上了,我先講,隨著會議進行,人就會慢慢到齊。
果然,我講還不到三分鐘,會議室就擠滿了人,五分鐘時,主席跟我說一聲時間到,我就隨聲嘎然結束。下一人正忙著在電腦上安裝論文發表的檔案,我就離開主席台回到聽眾席,喝著心愛的東方美人茶,氣定神閒地聽一篇篇論文。接下來,遠看主席忙得不亦樂乎,他居然無怨無悔地自己當起計時人員,看著錶、拿著筆、敲茶杯當作引磬。一場發表人達四十多人的論文發表會居然未安排計時人員,真是咄咄怪事。
2014年12月15日賦歸日的早餐,一位教授與我六七個人同桌, Max Deeg 也過來跟這位教授寒暄,英文好像是說他的下一個行程要去四川趕另一個研討會,等等。來來去去幾個人,最後只剩下我們兩人同桌緊鄰用餐。這位教授人脈通透,叩問幾件學術懸案,談吐不俗,不隨人云亦云,自有見地;人也隨和,有問有答,但不問我問題,雖絮絮長談,但是彼此未通名姓。臨走時,請問教授尊姓大名。只見他有氣無力,頗不以為然地回答:「敝姓王」,停頓了一下,看我仍然認不出他是誰,接著說:「名叫邦維。」
後來,問到熟悉底細的人,他才告訴我:「唉,我們『內地』所謂的『召集人』就是『計時人員』!」
--------
杭州市佛教協會、杭州市宗教研究會、杭州佛學院每年在十一月、十二月之間都會舉辦一次「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算是佛學研究的一宗大事,此一研討會每年的主題不同。

杭州佛學院將每年研討會的論文經編輯篩選後發表於期刊《吳越佛教》,2013 年「佛教藝術」專題的論文為第九卷,2014 年「佛經翻譯與漢譯佛典語言研究」專題的論文為第十卷。
歷屆主題如下:
第九屆,2011 年,「南宋佛教」
第十屆,2012 年,「吳越佛教與海外文化交流」
第十一屆,2013 年,「佛教藝術」
第十二屆,2014 年,「佛經翻譯與漢譯佛典語言研究」
第十三屆,2015 年,「佛教文獻學」
第十四屆,2016 年,「佛教教育與佛教大學建設」
第十五屆,2017 年,「東方唯識學」
第十六屆,2018 年,「彌勒信仰」
第十七屆,2019 年,「吳越佛教與佛教中國化」(10/19-10/20)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感恩分享 研討會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