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介紹思辨式的讀經方法當中的一種模式:「進行查核」。
-------
1. 中國顧滿林教授的論文是此一模式的絕佳示範。
首先他在〈從僧叡〈《大品經》序〉看今存漢文佛典用語〉一文指出:,僧祐《出三藏記集》敘述「舊經『背捨』,新經『解脫』」,《出三藏記集》又收錄僧叡〈《大品經》序〉,文中卻稱「(舊譯為)解脫,(新譯改)為背捨。」
這兩種敘述相互矛盾,哪一種正確呢?
我們只要選鳩摩羅什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223),在此經文先搜索「背捨」、再搜尋「解脫」。「背捨」出現60次,「解脫」出現234次,這是兩種譯詞並存的情況,與上述兩種講法不符。
其他新舊譯詞也有類似狀況,所以只要查核一下就知真相,真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
2. 我舉的第二個例子是二十世紀巴利學泰斗水野弘元(1901-2006)的文章,提到 T2121《經律異相》引用了《中阿含》五處,引用《增一阿含》十五處,引用了《雜阿含》八處。
由於,當年水野弘元純粹依靠紙本搜檢,我們今日很方便地依靠 CBETA 搜尋而得出不同的結果,其實,《經律異相》引用了《中阿含》6處,引用《增一阿含》24處,引用了《雜阿含》19處。
我們能找出更多引文,不是因為我們比水野弘元老師細心,而是因為我們有數位化大藏經 CBETA ,而藉由搜索引擎能找得更周密。
T2121《經律異相》引用的四《阿含》經文,讓我們有機會見到西元516年左右的《阿含》翻譯本的原貌。
-------
3. 我舉的第三個例子是,支謙〈《法句經》序〉提到:「第其品目合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也就是翻譯者支謙說,他翻譯的《法句經》有 39品,752首偈頌。
要到西元1930年之後,才有人去細數總共有幾首偈頌。
印順法師主張為760.5頌,黃懺華則認為「就現行本計算是758頌」,吳根友標為759頌,帖主逐一編號計算的結果是758頌。
為什麼與支謙聲稱的「752首偈頌」不同?這又是說來話長。
-------
4. 我舉的第四個例子是「四姓出家,同稱釋子」。
漢地僧眾姓釋,出自道安法師,可以參考《出三藏記集》的記述。
《出三藏記集》卷15:「初魏晉沙門依師為姓,故姓各不同。安以為大師之本,莫尊釋迦,乃以釋命氏。後獲《增一阿鋡經》,果稱『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為沙門,皆稱釋種』。既懸與經符,遂為後式焉。」(CBETA, T55, no. 2145, p. 108, b29-c4)。
類似的紀錄還有:
《釋氏稽古略》卷2:「安至長安,沙門萬數各隨其師為姓。安曰:『師莫如佛世尊也,應沙門宜以釋為氏。』及《增一阿含經》至,乃云:『四河入海無復異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與經符合,世益重之。」(CBETA, T49, no. 2037, p. 784, b3-7)。
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1). 古代與現代印度及中亞來漢地的僧人是否姓「釋」、「釋迦」?「釋迦」是族名,佛陀的「姓」為喬答摩(瞿曇),名悉達多。從經典及僧傳來看,似乎未出現親見佛陀的某位弟子自稱姓「釋迦」,也未紀錄來華哪位僧人姓「釋迦」。
就今日錫蘭、緬甸、泰國出家僧人來看,出家之後改用法名,但是不曾見到有人「改姓釋迦」。
(2). 《增一阿含經》的紀錄究竟說了什麼?
《增壹阿含29.9經》「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CBETA, T02, no. 125, p. 658, c10-12)。
所以,是「自稱釋迦弟子」、「自稱沙門釋子」,並未「自稱姓釋」。
為何稱「四姓」而不稱「百姓」?
《摩訶僧祇律》談到的「各捨本姓」要怎麼解釋?
《摩訶僧祇律》卷28:「比丘!譬如恒河、遙扶那、薩羅、摩醯,流入大海,皆失本名,合為一味名為大海。汝等如是,各捨本姓,皆同一姓沙門釋子。」(CBETA, T22, no. 1425, p. 455, b25-28)
「四姓出家」、「各捨本姓」,印度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種姓』(caste),有貴賤以及程度不一的「家襲職業」之分,一旦出家,世尊座下依僧臘年德排序,無復四姓貴賤、王公豪族出身之分,各捨本姓,捨的是「種姓差別」,未曾有同姓「釋迦」之教,也無此俗。
版主並不反對漢地出家人「姓釋」,版主只是期待:「未經對方同意,不必強迫外國佛教僧侶姓『釋』,而且,如果未確定對方的修行法門及信仰,犯不著見人就喊『阿彌陀佛』。」
版主倒是認識一位在家人,他是台北市新光醫院的骨科主任醫師,他叫「釋高上」,不知道他們家是怎樣姓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