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法友飛鴻 410:「聲」與「韻」,敬答開印長老



「聲」與「韻」:敬答開印長老 --------- 近代有些學院將漢學中的「音韻學」改稱作「聲韻學」。 漢字基本上是「單音節」的「字」,一個音節通常是 「子音 + 母音 + 子音」,此處母音可以是單母音(a, e, i, u)、雙母音(ai, au, o, ia)、三母音(uai, iau)。 一般稱前面的「子音」為「聲母」,後面的「母音 + 子音」為「韻母」,所以稱為「聲韻學」。 以漢字而言,前面的子音可有可無,但是不會有雙子音出現。(當代學術主流主張古代有「雙子音」,如 slow, cream, treat 為雙子音,scream, strike 為三子音,但是以北京大學為主的學者仍然不贊成此說)。 後面的「韻母」(「母音 + 子音」,有一些「韻母」沒有子音)在漢字而言,「子音」只剩下(n, ng),如 an 為「安」,in 為「音」,ang 為「骯」,ong 為「翁」,這也是鍵盤上「ㄢ、ㄣ、ㄤ、ㄥ」擺在一起的原因,這稱為「帶鼻音的韻母」。 在「台語」、「客語」、「潮州話」等語言,「韻母」的「子音」除了(n, ng)之外,還帶有(m, nn)兩音,如「阿含」讀作「a-gam」(「台羅音標」作「a1-kam5」,數目字 1-8 依次序代表「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 「入聲」代表四種「帶有子音的韻母」,分別為:「-p 葉」、「-k 國」、「-t 筆」、「-h 甲」,從日文可以輕易辨別入聲字,如「四國 Shikoku」、「德川 Tokukawa」、「菩薩 Bosatsu」。 古代漢譯,常遇到「印度語系文本」,由於「最後一音節的母音 -a」脫落,必需選用入聲字或「-m 韻母」來音譯。 我在此舉三四個例子: 1. āgama 阿含 a-gam ,又翻譯作《中阿含85經》:「或有一人誦經、持律、學阿毘曇,諳阿[6]含慕」(CBETA, T01, no. 26, p. 561, b26-27),[6]含=鋡【宋】*【元】*【明】*。 2. kassapa 迦葉 kia-siap ,又翻譯作《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尊者[5]迦攝波」(CBETA, T23, no. 1442, p. 670, a25),[5]迦攝波=迦葉波【宋】【元】【明】【宮】下同。 3. gāthā 偈 gat,又翻譯作《雜阿含1138經》卷41:「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CBETA, T02, no. 99, p. 300, c5-6) #釋開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