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法句經》71偈(5 愚人品)
Na hi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sajju khīraṃva muccati;
Ḍahantaṃ bālamanveti bhasmacchannova pāvako.
惡行不會即時顯現惡報,就像牛奶不會即刻凝結,
如同踩在覆蓋灰燼的火上,燒痛馬上跟隨愚人而來。
An evil deed when done, doesn't instantly bear fruits; just like milk does not coagulate at once.
Burning, it follows the fool like fire covered with ashes.
註釋者說,「muccati 釋出」是「mucchati 凝結」的抄寫訛誤。
[muccati ], V.: to be released, to be freed. The verb is muc-. 3.Sg.pas.in.pres. = muccati. Here it is probably a misspelling for
[mucchati ], V.: to coagulate, to curdle, fig. to bear results. The verb root is much-. 3.Sg.act.in.pres. = mucchati.
原網址:http://buddhism.lib.ntu.edu.tw/…/less…/pali/lesson_pali3.jsp
--------
帖主附記:應譯作
「已作的惡行不會馬上凝結(馬上顯現惡果),如同剛擠出的牛奶不會馬上凝結,
已作的惡行會跟隨著愚人,如同燃燒跟隨著被灰燼覆蓋的火。」
--------
我們逐字解釋這首法句偈頌:
1. (hi 確實 pāpaṃ 惡的 kataṃ 已完成的 kammaṃ 行為):確實,已經完成的惡行。
2. (na 不 sajju 立即地 khīraṃ 牛奶 va 像 muccati 被釋出):不像牛奶被立即地釋出。
3. (taṃ 它 bālam 愚人 anveti 跟隨):它跟隨著愚人。(taṃ 它,指第一句的「已完成的惡行」)
4. (dahaṃ 燃燒 bhasmacchanno 覆蓋以灰燼的 va 像 pāvako 火):就像燃燒跟隨著被灰燼覆蓋的火。
整首偈頌是:
A 不像 B,C 像 D。
A 和 B 共用「動詞 muccati 釋出」。
C 和 D 共用「動詞 anveti 跟隨」。
偈頌的前半段是 A 不像 B,
已經完成的惡行釋出(惡果)不像「牛奶立即地被釋出」
偈頌的後半段是 C 像 D,
它跟隨這愚人就像燃燒跟隨著被灰燼覆蓋的火。
Thera Nārada 的英譯為:
Verily, an evil deed committed does not immediately bear fruit, just as milk curdles not at once; smouldering, it follows the fool like fire covered with ashes.
K. R. Norman 的翻譯:
For an evil deed when done not curdle the same day, as milk does. Burning like fire covered in ashes, it follows the fool.
最前面兩首英譯是把 A 的動詞當作 muccati 被釋出,而 B 的動詞當作 mucchati 凝結,也就是說,利用兩個動詞的讀音相似而產生雙關語的效果。
K. R. Norman 的翻譯則直接將 A 和 B 的動詞當作 mucchati 凝結,而是將「惡凝結」比擬為「牛奶凝結」而當作「惡報現前」的涵義。
諾曼這麼作有兩個困難,一是他將 muccati 當作 mucchati 的抄寫訛誤。二是他「創造」了「『惡凝結』等同於『惡報現前』」的詮釋。
從波特那《法句經》107偈用 mucchati 和《優陀那品》 Uv 9.17 用 mūrchati,可見諾曼選用 mucchati 有期文獻上的依據。
----------
我們來檢驗當代翻譯如何處理這首巴利偈頌:
黃寶生:
惡業如同牛奶,不會馬上凝結;
但惡果追隨愚者,似灰燼覆蓋的火。
此譯有幾處不理想:
1. 作為一本學術著作,黃譯應標示出哪些是原文出現的字,哪些是演繹而增加的字。
2. 將文本的 muccati 詮釋為「凝結」,應有註解說明其緣由。
3. 「但惡果追隨愚者,似灰燼覆蓋的火」,這首巴利偈頌並未出現「惡果」的用字或用詞。此句有兩種句意:A. 「但惡果追隨愚者,就像惡業追隨灰燼覆蓋的火」。 B. 「但惡果追隨愚者,就像灰燼覆蓋的火追隨愚者」。兩種解釋都無意義。
這首巴利偈頌的黃譯,應該算是失敗的翻譯。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猶如拘牛乳,不立即凝固,愚者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火灰復燃。」(CBETA, N26, no. 9, p. 20, a1-2 // PTS. Dhp. 10)
「PTS. Dhp. 10」應作「PTS. Dhp. 71」。
「猶如拘牛乳」應作「猶如搆牛乳」,並解釋「搆」字意為「攪拌」。(其實,諾曼的解釋不需用偈頌所無的「攪拌」,諾曼是翻譯作「已作的惡行不會凝結,就相『當日的牛奶 sajju khīra』不會凝結一樣」)。
「業力隨其後,如火灰復燃」,這個「如」字也是與「黃寶生譯」有類似的困難。
元亨寺版的譯句,會讓讀者理解成「主詞為『愚者』、動詞為『造』,受詞為『惡業』」,巴利偈頌的句型不是如此。同樣地,偈頌用詞並未出現「業力」,這樣的詮釋會讓讀者誤用、誤會。
--------
了參法師譯:
「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
此一譯文的問題點大致與前兩譯相同,不過增加了偈頌原文所無的「醍醐」,可以說是「畫蛇添足」了。
從譯文來看,會令讀者誤以為「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是一句,而「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是另一句,其實不然。
讀者如果想在巴利偈頌尋找此一譯文的動詞「搆」和「造」,恐怕相當困難。
--------
淨海法師譯(1983版):
「作惡的行為如新擠牛乳,未即刻凝固,如灰覆火,燃燒隨逐愚人。」
此一譯文可以看到第一段的動詞為「凝固」,第二段的動詞為「隨逐」。可以說比前面列舉的幾種漢譯高明。
從譯文來看,巴利偈頌並未敘述「燃燒隨逐愚人」,而是「已作的惡行隨逐愚人」。讀者也無法理解:「燃燒隨逐愚人」為何會「如灰覆火」。
淨海法師註解:「灰覆火上,熱能不容易消失;喻惡業的力量,終必感受惡報。」
但是,仍然無助於不明暢的譯詞。
--------
淨海法師譯(2000版):
「愚人作惡未即感果,像新擠牛奶未至發酵,如死灰復燃,燃燒隨逐愚人。」
令人感到遺憾,此一新譯不但未改善舊譯,還引入許多舊譯所無的問題。列舉如下:
A. 巴利偈頌沒有哪一個字可以解釋為「發酵」,也沒有跟「死灰復燃」有關的敘述。
B. 在句法上,第一段的主詞變成「愚人」,而原先的主詞「已作的惡行」反而成為「受詞」。
C. 巴利偈頌並未敘述「燃燒隨逐愚人」。
Na hi pāpaṃ kataṃ kammaṃ sajju khīraṃva muccati;
Ḍahantaṃ bālamanveti bhasmacchannova pāvako.
惡行不會即時顯現惡報,就像牛奶不會即刻凝結,
如同踩在覆蓋灰燼的火上,燒痛馬上跟隨愚人而來。
An evil deed when done, doesn't instantly bear fruits; just like milk does not coagulate at once.
Burning, it follows the fool like fire covered with ashes.
註釋者說,「muccati 釋出」是「mucchati 凝結」的抄寫訛誤。
[muccati ], V.: to be released, to be freed. The verb is muc-. 3.Sg.pas.in.pres. = muccati. Here it is probably a misspelling for
[mucchati ], V.: to coagulate, to curdle, fig. to bear results. The verb root is much-. 3.Sg.act.in.pres. = mucchati.
原網址:http://buddhism.lib.ntu.edu.tw/…/less…/pali/lesson_pali3.jsp
--------
帖主附記:應譯作
「已作的惡行不會馬上凝結(馬上顯現惡果),如同剛擠出的牛奶不會馬上凝結,
已作的惡行會跟隨著愚人,如同燃燒跟隨著被灰燼覆蓋的火。」
--------
我們逐字解釋這首法句偈頌:
1. (hi 確實 pāpaṃ 惡的 kataṃ 已完成的 kammaṃ 行為):確實,已經完成的惡行。
2. (na 不 sajju 立即地 khīraṃ 牛奶 va 像 muccati 被釋出):不像牛奶被立即地釋出。
3. (taṃ 它 bālam 愚人 anveti 跟隨):它跟隨著愚人。(taṃ 它,指第一句的「已完成的惡行」)
4. (dahaṃ 燃燒 bhasmacchanno 覆蓋以灰燼的 va 像 pāvako 火):就像燃燒跟隨著被灰燼覆蓋的火。
整首偈頌是:
A 不像 B,C 像 D。
A 和 B 共用「動詞 muccati 釋出」。
C 和 D 共用「動詞 anveti 跟隨」。
偈頌的前半段是 A 不像 B,
已經完成的惡行釋出(惡果)不像「牛奶立即地被釋出」
偈頌的後半段是 C 像 D,
它跟隨這愚人就像燃燒跟隨著被灰燼覆蓋的火。
Thera Nārada 的英譯為:
Verily, an evil deed committed does not immediately bear fruit, just as milk curdles not at once; smouldering, it follows the fool like fire covered with ashes.
K. R. Norman 的翻譯:
For an evil deed when done not curdle the same day, as milk does. Burning like fire covered in ashes, it follows the fool.
最前面兩首英譯是把 A 的動詞當作 muccati 被釋出,而 B 的動詞當作 mucchati 凝結,也就是說,利用兩個動詞的讀音相似而產生雙關語的效果。
K. R. Norman 的翻譯則直接將 A 和 B 的動詞當作 mucchati 凝結,而是將「惡凝結」比擬為「牛奶凝結」而當作「惡報現前」的涵義。
諾曼這麼作有兩個困難,一是他將 muccati 當作 mucchati 的抄寫訛誤。二是他「創造」了「『惡凝結』等同於『惡報現前』」的詮釋。
從波特那《法句經》107偈用 mucchati 和《優陀那品》 Uv 9.17 用 mūrchati,可見諾曼選用 mucchati 有期文獻上的依據。
----------
我們來檢驗當代翻譯如何處理這首巴利偈頌:
黃寶生:
惡業如同牛奶,不會馬上凝結;
但惡果追隨愚者,似灰燼覆蓋的火。
此譯有幾處不理想:
1. 作為一本學術著作,黃譯應標示出哪些是原文出現的字,哪些是演繹而增加的字。
2. 將文本的 muccati 詮釋為「凝結」,應有註解說明其緣由。
3. 「但惡果追隨愚者,似灰燼覆蓋的火」,這首巴利偈頌並未出現「惡果」的用字或用詞。此句有兩種句意:A. 「但惡果追隨愚者,就像惡業追隨灰燼覆蓋的火」。 B. 「但惡果追隨愚者,就像灰燼覆蓋的火追隨愚者」。兩種解釋都無意義。
這首巴利偈頌的黃譯,應該算是失敗的翻譯。
----------
元亨寺版《法句經》卷1:
「猶如拘牛乳,不立即凝固,愚者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火灰復燃。」(CBETA, N26, no. 9, p. 20, a1-2 // PTS. Dhp. 10)
「PTS. Dhp. 10」應作「PTS. Dhp. 71」。
「猶如拘牛乳」應作「猶如搆牛乳」,並解釋「搆」字意為「攪拌」。(其實,諾曼的解釋不需用偈頌所無的「攪拌」,諾曼是翻譯作「已作的惡行不會凝結,就相『當日的牛奶 sajju khīra』不會凝結一樣」)。
「業力隨其後,如火灰復燃」,這個「如」字也是與「黃寶生譯」有類似的困難。
元亨寺版的譯句,會讓讀者理解成「主詞為『愚者』、動詞為『造』,受詞為『惡業』」,巴利偈頌的句型不是如此。同樣地,偈頌用詞並未出現「業力」,這樣的詮釋會讓讀者誤用、誤會。
--------
了參法師譯:
「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
此一譯文的問題點大致與前兩譯相同,不過增加了偈頌原文所無的「醍醐」,可以說是「畫蛇添足」了。
從譯文來看,會令讀者誤以為「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是一句,而「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是另一句,其實不然。
讀者如果想在巴利偈頌尋找此一譯文的動詞「搆」和「造」,恐怕相當困難。
--------
淨海法師譯(1983版):
「作惡的行為如新擠牛乳,未即刻凝固,如灰覆火,燃燒隨逐愚人。」
此一譯文可以看到第一段的動詞為「凝固」,第二段的動詞為「隨逐」。可以說比前面列舉的幾種漢譯高明。
從譯文來看,巴利偈頌並未敘述「燃燒隨逐愚人」,而是「已作的惡行隨逐愚人」。讀者也無法理解:「燃燒隨逐愚人」為何會「如灰覆火」。
淨海法師註解:「灰覆火上,熱能不容易消失;喻惡業的力量,終必感受惡報。」
但是,仍然無助於不明暢的譯詞。
--------
淨海法師譯(2000版):
「愚人作惡未即感果,像新擠牛奶未至發酵,如死灰復燃,燃燒隨逐愚人。」
令人感到遺憾,此一新譯不但未改善舊譯,還引入許多舊譯所無的問題。列舉如下:
A. 巴利偈頌沒有哪一個字可以解釋為「發酵」,也沒有跟「死灰復燃」有關的敘述。
B. 在句法上,第一段的主詞變成「愚人」,而原先的主詞「已作的惡行」反而成為「受詞」。
C. 巴利偈頌並未敘述「燃燒隨逐愚人」。
淨海法師移除舊譯的註解,讓譯詞更加難懂。
================
接下來,我們就回顧古譯是否比今譯高明。
《法句經》卷1〈惡行品 17〉:
「惡不即時,如[4]搆牛乳,
罪在陰[6]祠,[7]如灰覆火。」(CBETA, T04, no. 210, p. 565, a9-10)
[4]搆=𤚼【元】【明】。[6]祠=伺【宋】【元】【明】【聖】。[7]下七頌巴利文無。
A. 「 [7]下七頌巴利文無。」的位置,應在「如灰覆火」之後,而非之前。同時「下七頌巴利文無」的敘述也不正確,我的建議是刪除此一「頁底註」。
B. 「罪在陰[6]祠」,【宋】【元】【明】作「罪在陰伺」,「陰伺」有「暗中跟隨」的詞義而與 anveti 呼應,顯然是比較合理。
C. 「搆」字,《說文》未收,一般而言,在經史子集之中的「搆」字通常就是「構」字,這是兩個偏旁容易混淆所致。
但是在漢譯佛典,「搆」字常用作「擠牛奶」。
《一切經音義》卷16:「搆牛(古候反以手搆[搖-缶+寸]牛乳也」(CBETA, T54, no. 2128, p. 404, a3)
================
接下來,我們就回顧古譯是否比今譯高明。
《法句經》卷1〈惡行品 17〉:
「惡不即時,如[4]搆牛乳,
罪在陰[6]祠,[7]如灰覆火。」(CBETA, T04, no. 210, p. 565, a9-10)
[4]搆=𤚼【元】【明】。[6]祠=伺【宋】【元】【明】【聖】。[7]下七頌巴利文無。
A. 「 [7]下七頌巴利文無。」的位置,應在「如灰覆火」之後,而非之前。同時「下七頌巴利文無」的敘述也不正確,我的建議是刪除此一「頁底註」。
B. 「罪在陰[6]祠」,【宋】【元】【明】作「罪在陰伺」,「陰伺」有「暗中跟隨」的詞義而與 anveti 呼應,顯然是比較合理。
C. 「搆」字,《說文》未收,一般而言,在經史子集之中的「搆」字通常就是「構」字,這是兩個偏旁容易混淆所致。
但是在漢譯佛典,「搆」字常用作「擠牛奶」。
《一切經音義》卷16:「搆牛(古候反以手搆[搖-缶+寸]牛乳也」(CBETA, T54, no. 2128, p. 404, a3)
「𤚼」字,意為擠牛奶,也是《說文》未收的新字。
按照漢字的字面意義翻譯為:
「作惡不會立即(顯現後果),如同擠牛奶一樣;
罪果會暗中跟隨,如同被灰覆蓋的火。」
雖然仍有缺陷,在漢譯佛典偈頌的初期,這樣的譯文已經可算是「難能可貴」。
--------
《出曜經》卷11〈行品 10〉:
「惡不即時, 如𤛓牛[6]乳,
罪在陰伺, 如灰覆火。
『惡不即時』者,夫人造行,報不即應。昔有異國生『即應草』,若以彼草著乳中者,即成為酪不移時節,是故說曰:『惡不即時,如𤛓牛[*]乳』也。『若不爾者,其義云何?』答曰:『愚者被燒,然後乃悟。』『罪在陰伺,如灰覆火』者,猶若以灰覆火,人不覺,足往蹈之,漸漸熱徹乃知燒足。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當行惡時甘心悅豫,若壽終後,身墮惡道,五毒加治,乃自覺悟,方知罪至。是故說『罪在陰伺,如灰覆火』也。」(CBETA, T04, no. 212, p. 671, b29-c10)
[6]乳=湩【宋】*【元】*【明】*。[*6-1]乳=湩【宋】*【元】*【明】*。
----------
《法集要頌經》卷1〈業品 9〉:
「惡不即時受, 如𤛓牛[1]湩汁,
罪在於陰伺, 譬如灰覆火。
」(CBETA, T04, no. 213, p. 782, a10-12)。
[1]湩是「尿」,恐怕是弄錯字義了。
==========
最後,這樣一首難譯的偈頌,如果再翻譯一次會成為什麼樣貌?
我們看:
吳根友《法句經釋譯》:「惡行並不即時(報應),猶如(母)牛吃草(慢慢)孕育牛奶;罪惡在陰間地府伺候等待,猶如灰中之火等待(時機)復燃。」
這個譯詞無端跑出母牛吃草和火等待復燃;用「陰間地府」來翻譯「陰祠」,十分搞笑。
屈大成《法句經今註今譯》:「邪惡不即時回報,有如搆作牛奶;罪惡在陰間,有如灰燼覆蓋的火。」
這個譯詞「搆作牛奶」,不知要拿什麼來作成牛奶;用「陰間」來翻譯「陰祠」,問題仍然存在。
法光法師:「Evil done does not immediately [bear fruits];
As in milking a cow,
Its retribution awaits in the nether world,
As a fire concealed beneath ashes.
已作的惡不會即刻帶來惡果,如同擠牛奶,地下的世界(陰間)等候報應,如同覆蓋在灰下的火。」
感覺上「詞不達意」。
魏查理的譯文為:
「Evil is not immediately experienced, as in the case of milking a cow.
Punishment lurks in the darkness, like fire covered by ashes.
惡不會馬上被感受到,如同擠牛奶。
處罰埋伏在黑暗處,如同覆蓋在灰下的火。」
對照漢譯原文,可以算是誤譯。
《法集要頌經》卷1〈業品 9〉:
「惡不即時受, 如𤛓牛[1]湩汁,
罪在於陰伺, 譬如灰覆火。」(CBETA, T04, no. 213, p. 782, a10-11)
[1]湩=潼【明】。
按照漢字的字面意義翻譯為:
「作惡不會立即(顯現後果),如同擠牛奶一樣;
罪果會暗中跟隨,如同被灰覆蓋的火。」
雖然仍有缺陷,在漢譯佛典偈頌的初期,這樣的譯文已經可算是「難能可貴」。
--------
《出曜經》卷11〈行品 10〉:
「惡不即時, 如𤛓牛[6]乳,
罪在陰伺, 如灰覆火。
『惡不即時』者,夫人造行,報不即應。昔有異國生『即應草』,若以彼草著乳中者,即成為酪不移時節,是故說曰:『惡不即時,如𤛓牛[*]乳』也。『若不爾者,其義云何?』答曰:『愚者被燒,然後乃悟。』『罪在陰伺,如灰覆火』者,猶若以灰覆火,人不覺,足往蹈之,漸漸熱徹乃知燒足。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當行惡時甘心悅豫,若壽終後,身墮惡道,五毒加治,乃自覺悟,方知罪至。是故說『罪在陰伺,如灰覆火』也。」(CBETA, T04, no. 212, p. 671, b29-c10)
[6]乳=湩【宋】*【元】*【明】*。[*6-1]乳=湩【宋】*【元】*【明】*。
----------
《法集要頌經》卷1〈業品 9〉:
「惡不即時受, 如𤛓牛[1]湩汁,
罪在於陰伺, 譬如灰覆火。
」(CBETA, T04, no. 213, p. 782, a10-12)。
[1]湩是「尿」,恐怕是弄錯字義了。
==========
最後,這樣一首難譯的偈頌,如果再翻譯一次會成為什麼樣貌?
我們看:
吳根友《法句經釋譯》:「惡行並不即時(報應),猶如(母)牛吃草(慢慢)孕育牛奶;罪惡在陰間地府伺候等待,猶如灰中之火等待(時機)復燃。」
這個譯詞無端跑出母牛吃草和火等待復燃;用「陰間地府」來翻譯「陰祠」,十分搞笑。
屈大成《法句經今註今譯》:「邪惡不即時回報,有如搆作牛奶;罪惡在陰間,有如灰燼覆蓋的火。」
這個譯詞「搆作牛奶」,不知要拿什麼來作成牛奶;用「陰間」來翻譯「陰祠」,問題仍然存在。
法光法師:「Evil done does not immediately [bear fruits];
As in milking a cow,
Its retribution awaits in the nether world,
As a fire concealed beneath ashes.
已作的惡不會即刻帶來惡果,如同擠牛奶,地下的世界(陰間)等候報應,如同覆蓋在灰下的火。」
感覺上「詞不達意」。
魏查理的譯文為:
「Evil is not immediately experienced, as in the case of milking a cow.
Punishment lurks in the darkness, like fire covered by ashes.
惡不會馬上被感受到,如同擠牛奶。
處罰埋伏在黑暗處,如同覆蓋在灰下的火。」
對照漢譯原文,可以算是誤譯。
《法集要頌經》卷1〈業品 9〉:
「惡不即時受, 如𤛓牛[1]湩汁,
罪在於陰伺, 譬如灰覆火。」(CBETA, T04, no. 213, p. 782, a10-11)
[1]湩=潼【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