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駿問:
經中教導的六念,應是修禪定的方法之一,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若將四念作為四不壞信的內容,恐有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信了😅。而且這也無法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成就四不壞信後,佛陀還要再勸修六念。
若將四念的內容,拿來當作描述證初果後信心不會改變的對象,似乎也是一種解釋的方法。而且如此理解,應可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於成就四不壞信之後,佛陀還要勸修六念(?)
---------
蘇錦坤答:
四不壞淨其實是四不壞信,巴利 saddha 與梵文的 śraddha 這個字兼有相信、清淨兩個意思(所以有時翻譯作「淨信」,只是 saddha 一字)。四不壞淨是對「佛、法、僧、戒」建立了不會被破壞、被改變的信心。
隨念是 anussati , anu 有微細、跟隨、再三(次數與各層面),anu-(s)sati 雖翻譯為「隨念」,其實是「再三憶念」而沒有「跟隨」的字義。
隨念通常是「六念」,經典裡沒有「四隨念」的術語。這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雖然經典裡也記載世尊對比丘講解六念,絕大多數是對在家居士講說,這是用以去除恐懼、憂慮,和增強信心,起居安穩。
在講解上,有可能「佛、法、僧、戒」的品項相同,但是描述的情境並不相同。
有些經文擴展到「十念」,可能是年代稍後了。
在講解四不壞信時,依次解釋建立起不被改變的對象是什麼,所以解釋「佛、法、僧、戒」的特性。
六隨念之中,不只解釋隨念的對象是「佛、法、僧、戒」,也講述「如何隨念」,也就是「隨念佛」時,應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經文解說「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雜阿含554經》,CBETA, T02, no. 99, p. 145, b12-13),很可惜《雜阿含554經》似乎沒有巴利對應經典。
-----
蔡維駿問:
經中教導的六念,應是修禪定的方法之一,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若將四念作為四不壞信的內容,恐有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信了😅。而且這也無法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成就四不壞信後,佛陀還要再勸修六念。
若將四念的內容,拿來當作描述證初果後信心不會改變的對象,似乎也是一種解釋的方法。而且如此理解,應可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於成就四不壞信之後,佛陀還要勸修六念(?
---------
蘇錦坤答:
你所說「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是否正確?能否請你在一次覆查?
這三經為 devapada ,是生天之道,並未提到「定」字或「三昧」,此三經的經文都很簡短,應該不難發現事實。
我們知道,出家受戒為比丘,而僅僅冀求 devapada 生天之道,是會遭受訶責的。
雖然 1033 經的對應經典《相應部 55.53經》只提到四不壞淨而未提到六念,但都是對居士說法。
總結以上討論,經典雖然提到「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我個人認為「四不壞淨」和「六念」都是「居士法」,教導在家居士建立深信,於挫折、恐懼、憂惱時,能寧靜而安詳。
-----
蘇錦坤答:
《雜阿含848經》卷30:「謂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如來事生隨喜心,隨喜已,心歡悅,心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CBETA, T02, no. 99, p. 216, b8-14)。
這是說,「心生隨喜;心隨喜已得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這是由對「佛」生淨信,得歡喜心,身心安適,容易得定。
但是,僅由對「佛」生淨信,不能入四禪八定。
例如「初禪」需有五禪支,對「佛」生淨信並不俱足這五禪支。可以試著請問禪師這一問題。
這可以從《雜阿含848經》的對應經典《相應部55.35經》看出此一差別。
《相應部55.35經》卷55:「諸比丘!諸天之天道有四,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思擇:『以何為諸天之天道耶?』知:『我聞說,諸天以無恙為最上。我亦於或無怖或能安者,不起瞋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
此為諸天之第一天道,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
諸比丘!又,聖弟子於法……於僧……
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可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彼思擇:『如何為諸天之道耶?』知:『我聞諸天以無恚為為最上。我於或怖或安者,不起瞋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此諸天之天道有四,未清淨之眾生而令清淨;未潔白之眾生而令潔白。
諸比丘!於諸天之道有此四,未清淨之眾生而令清淨;未潔白之眾生而令潔白。」」(CBETA, N18, no. 6, p. 269, a2-p. 270, a1 // PTS. S. 5. 393 - PTS. S. 5. 394)
-----
蔡維駿問:
除了雜阿含554、1033經中的問題,還有其他經典中的疑點,似可佐證誤傳的主張:
(一)在雜阿含592經,給孤獨長者已證初果,為何在雜1030經,佛陀又要他成就四不壞淨?而且長者說他成就四不壞淨後,佛陀還記說他得了阿那含果?
(二)在雜507、1135經,每位天子都自行告白,自己已證得四壞不淨之一項,但四不壞淨能分別成就嗎?若認為可以似不入理。
(三)雜847,SN55.34、55.35、55.36說,若具備四不壞淨將往生天界,但須陀洹是「七有天人往生」,所以未必往生天界。
若說修四不壞淨,就是在修四念(雜847、848),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淨了。
而以我目前的理解,四不壞淨是「三結斷已,得須陀洹…於無上道,生決定信」,其只是在描述須陀洹的特質,為用以鑒別是否證得初果的判別標準;四念則是「念如來事…諸天天道」。所以前者只可證不可修,能修的是六念。
證初果者未必具備禪定(SN55.40),但加修六念則可得更高的果位。若只修六念,則只是開啟升天之道而已。
以上推理不一定正確,所以才想問問蘇老師您的看法,無其他意思。會探討相關的問題,其實是因為最近對於"修四不壞淨"這個說法感到狐疑。若能釐清相關疑點,實是感激不盡~😊🙏
-----
蘇錦坤答:
知了。
得「四不壞淨」或「預流」,似乎還未「三結斷」。
另外,「四不壞淨」為「居士法」,我個人認為可能只是「初果向」的「預流」。
初果必須「得法眼淨」,《雜阿含經》卷4:「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CBETA, T02, no. 99, p. 24, b4-6)
經中教導的六念,應是修禪定的方法之一,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若將四念作為四不壞信的內容,恐有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信了😅。而且這也無法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成就四不壞信後,佛陀還要再勸修六念。
若將四念的內容,拿來當作描述證初果後信心不會改變的對象,似乎也是一種解釋的方法。而且如此理解,應可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於成就四不壞信之後,佛陀還要勸修六念(?)
---------
蘇錦坤答:
四不壞淨其實是四不壞信,巴利 saddha 與梵文的 śraddha 這個字兼有相信、清淨兩個意思(所以有時翻譯作「淨信」,只是 saddha 一字)。四不壞淨是對「佛、法、僧、戒」建立了不會被破壞、被改變的信心。
隨念是 anussati , anu 有微細、跟隨、再三(次數與各層面),anu-(s)sati 雖翻譯為「隨念」,其實是「再三憶念」而沒有「跟隨」的字義。
隨念通常是「六念」,經典裡沒有「四隨念」的術語。這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雖然經典裡也記載世尊對比丘講解六念,絕大多數是對在家居士講說,這是用以去除恐懼、憂慮,和增強信心,起居安穩。
在講解上,有可能「佛、法、僧、戒」的品項相同,但是描述的情境並不相同。
有些經文擴展到「十念」,可能是年代稍後了。
在講解四不壞信時,依次解釋建立起不被改變的對象是什麼,所以解釋「佛、法、僧、戒」的特性。
六隨念之中,不只解釋隨念的對象是「佛、法、僧、戒」,也講述「如何隨念」,也就是「隨念佛」時,應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經文解說「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雜阿含554經》,CBETA, T02, no. 99, p. 145, b12-13),很可惜《雜阿含554經》似乎沒有巴利對應經典。
-----
蔡維駿問:
經中教導的六念,應是修禪定的方法之一,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若將四念作為四不壞信的內容,恐有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信了😅。而且這也無法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成就四不壞信後,佛陀還要再勸修六念。
若將四念的內容,拿來當作描述證初果後信心不會改變的對象,似乎也是一種解釋的方法。而且如此理解,應可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於成就四不壞信之後,佛陀還要勸修六念(?
---------
蘇錦坤答:
你所說「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是否正確?能否請你在一次覆查?
這三經為 devapada ,是生天之道,並未提到「定」字或「三昧」,此三經的經文都很簡短,應該不難發現事實。
我們知道,出家受戒為比丘,而僅僅冀求 devapada 生天之道,是會遭受訶責的。
雖然 1033 經的對應經典《相應部 55.53經》只提到四不壞淨而未提到六念,但都是對居士說法。
總結以上討論,經典雖然提到「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我個人認為「四不壞淨」和「六念」都是「居士法」,教導在家居士建立深信,於挫折、恐懼、憂惱時,能寧靜而安詳。
-----
蘇錦坤答:
《雜阿含848經》卷30:「謂聖弟子念如來事,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如來事生隨喜心,隨喜已,心歡悅,心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CBETA, T02, no. 99, p. 216, b8-14)。
這是說,「心生隨喜;心隨喜已得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這是由對「佛」生淨信,得歡喜心,身心安適,容易得定。
但是,僅由對「佛」生淨信,不能入四禪八定。
例如「初禪」需有五禪支,對「佛」生淨信並不俱足這五禪支。可以試著請問禪師這一問題。
這可以從《雜阿含848經》的對應經典《相應部55.35經》看出此一差別。
《相應部55.35經》卷55:「諸比丘!諸天之天道有四,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於佛成就證淨,而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思擇:『以何為諸天之天道耶?』知:『我聞說,諸天以無恙為最上。我亦於或無怖或能安者,不起瞋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
此為諸天之第一天道,能令未清淨之眾生得清淨,未潔白之眾生得潔白。
諸比丘!又,聖弟子於法……於僧……
於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可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彼思擇:『如何為諸天之道耶?』知:『我聞諸天以無恚為為最上。我於或怖或安者,不起瞋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此諸天之天道有四,未清淨之眾生而令清淨;未潔白之眾生而令潔白。
諸比丘!於諸天之道有此四,未清淨之眾生而令清淨;未潔白之眾生而令潔白。」」(CBETA, N18, no. 6, p. 269, a2-p. 270, a1 // PTS. S. 5. 393 - PTS. S. 5. 394)
-----
蔡維駿問:
除了雜阿含554、1033經中的問題,還有其他經典中的疑點,似可佐證誤傳的主張:
(一)在雜阿含592經,給孤獨長者已證初果,為何在雜1030經,佛陀又要他成就四不壞淨?而且長者說他成就四不壞淨後,佛陀還記說他得了阿那含果?
(二)在雜507、1135經,每位天子都自行告白,自己已證得四壞不淨之一項,但四不壞淨能分別成就嗎?若認為可以似不入理。
(三)雜847,SN55.34、55.35、55.36說,若具備四不壞淨將往生天界,但須陀洹是「七有天人往生」,所以未必往生天界。
若說修四不壞淨,就是在修四念(雜847、848),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淨了。
而以我目前的理解,四不壞淨是「三結斷已,得須陀洹…於無上道,生決定信」,其只是在描述須陀洹的特質,為用以鑒別是否證得初果的判別標準;四念則是「念如來事…諸天天道」。所以前者只可證不可修,能修的是六念。
證初果者未必具備禪定(SN55.40),但加修六念則可得更高的果位。若只修六念,則只是開啟升天之道而已。
以上推理不一定正確,所以才想問問蘇老師您的看法,無其他意思。會探討相關的問題,其實是因為最近對於"修四不壞淨"這個說法感到狐疑。若能釐清相關疑點,實是感激不盡~😊🙏
-----
蘇錦坤答:
知了。
得「四不壞淨」或「預流」,似乎還未「三結斷」。
另外,「四不壞淨」為「居士法」,我個人認為可能只是「初果向」的「預流」。
初果必須「得法眼淨」,《雜阿含經》卷4:「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CBETA, T02, no. 99, p. 24, b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