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到家人講過,某人到家中坐,說有位醫生的孩子,家世好、人才出眾。家裡主事的說,其實近來年輕人都不肯讓家裡安排,都要自己選對象。
客人走了之後,家裡說:「不等他把話講完,我們就對他的話頭踩住(i1-ue7-iah-be7-kong2-suak, lan2-to7-tui3-i1-eh-ue7-thau5-ka1-ta2-le7)。」
台語稱「在請託、評論之前」的話引子為「話頭」,在對方提起話頭的時候,自己這一方先澄清立場或讓對方沒辦法往下講,稱為「踏話頭」。
小時候,台灣貧血的人很多,當年流行吃豬肝。印象中,母親會切四、五片豬肝,擺兩三節蔥,煮一碗熱燙燙的豬肝湯。後來,養豬業加了太多抗生素以及其其他它的藥物。台灣人變得很少吃豬肝了(雞的下水也有同樣問題)。
當年豬肝的價格還是火熱的時候,有人到菜市場要買五毛錢豬肝,豬肝都是買二十元、三十元的,五角錢的豬肝怎麼切?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狠狠地切五毛錢豬肝 tshan5-tshan5-ti1-kuann1-tshet-goo7-kak」。
當年,人蔘非常昂貴,所以稱有人裝腔作勢為「激一個蔘仔氣 kik-tsit-eh-soong1-ah-khui7」,說東西很貴為「貴蔘蔘 kui3-soom1-soom1」。
好像,近來很少聽到「踏話頭」的講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