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8-4:潘濤:「梵文《法句經》」第三頌與第四頌 -- 4/4




潘濤老師回函

------
三國時代,從洛陽移居「建業(現在的南京市)」的支謙,依據維祇難的文本,於西元224年與竺將焰(炎?)翻譯了《法句經》(初譯);後來又遇到竺將炎又補譯了一些偈頌(後譯)。支謙將初譯與後譯編成一本《法句經》,這是後來《大正藏》編號為 T210 的經典。這位「竺將焰(炎?)」在「經錄」當中又被稱作「竺律炎」。
《大唐內典錄》卷2:「魏文帝世,天竺沙門維祇難(吳言『障礙』)學通三藏、妙善四含,歷國遊方,以行化為業。發趾西域,同伴竺律炎。自到江左,黃武三年於武昌郡譯為吳文。而維祇難既未善方音,翻梵之際頗有不盡,志存義本,辭句朴質;如文可知。」(CBETA, T55, no. 2149, p. 227, c4-9)。
在古譯法句經本當中,有下列版本:
  1. 巴利《法句經》 Dhammapada
  2. 梵文 Udānavarga 《優陀那品》
  3. 犍陀羅語《法句經》 Dharmapada
  4. 波特那《法句經》
  5. 藏文《法句經》,據說有四本翻譯版本。
  6. T210 《法句經》
  7. T211 《法句譬喻經》
  8. T212 《出曜經》
  9. T213 《法集要頌經》

目前學界對 T210 《法句經》的「印度語系文本」有幾種猜測,主要的是:
  1. 「初譯」來自巴利文本,「後譯」來自梵文本
  2. 兩譯都來自「犍陀羅語」,但是可能不完全是今日所見的「犍陀羅語《法句經》」本。
  3. 除了「初譯」與「後譯」之外,今本 T210 《法句經》還可能有來自「三譯」,以及後人在支謙去世之後所摻入的偈頌。
----------
在上一次貼文(3/4),曾經討論
《法句經》卷1〈老耗品 19〉:
「何喜何笑?命常熾然, 
 深弊幽冥,如不求錠。」(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7-28)
從T211《法句譬喻經》和T212 《出曜經》的對應偈頌得知, 「宋、元、明藏」在上一首偈頌的第二句作「念常熾然」,應該是原來的用字。也就是說,漢譯團隊誤將「sati」翻譯作「念」。
對應偈頌如下。
「梵文《優陀那品》」第四頌:
ko nu harṣaḥ ka ānanda evaṃ prajvalite sati | andhakāraṃ praviṣṭāḥ stha pradīpaṃ na gaveṣatha |1,4|
巴利《法句經》146 頌:
Ko nu hāso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有何可喜可樂?世間常熾燃,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去尋求燈?」
犍陀羅《法句經》143 頌:
ko nu harṣo kim aṇanotava pajvalide sado anakarasma pakṣiti pra......
波特那《法句經》13.18 頌:
kin nu hāśo kim ānando niccaṁ prajjalite sati | andhakāramhi prakkhittā pradīpaṁ na gaveṣatha ||
-----
以下有兩點討論,分別是漢譯偈頌第二句「命常熾燃」的「命」字與「常」字。以下我們分段來談這兩個字。
-------
(1) 「常」字:
我們或許會認為「梵文《優陀那品》」第四頌和犍陀羅《法句經》143 頌,這兩首偈頌沒有「常」字,所以此一偈頌不是翻譯字這兩個版本。
潘濤老師指出,其實,伯希和「敦煌殘卷」編號 P. 1247 顯示的是「nityaṃ prajvalite sati」,第一個字「nityaṃ」為「常 always」,所以僅憑此字不能排除出自梵文本的可能。
至於犍陀羅《法句經》的 sado 就是「常 always」,但是,如果將此字翻譯作「常 always」,就沒有字去翻譯作「念」。因此,就此字而言,翻譯要出自犍陀羅《法句經》此一版本的偈頌,可能性較低。
----------
(2) 「念」字:
如果巴利偈頌第二句「niccaṃ pajjalite sati」這個「sati」是「念」的話,在梵語的「念」是「smṛti」,在犍陀羅語的「念」是「spadi」。
在佛教用語當中,「念」是一個常用字,不可能不認得。所以翻譯者翻譯的是「梵文佛典」的話,他不會把梵文「sati」翻譯成「念」;如果翻譯者翻譯的是「犍陀羅語佛典」的話,他也不會把犍陀羅語「sati」翻譯成「念」;只有當他是在巴利佛典(或波特那《法句經》)時,才會把「sati」翻譯成「念」。
同時,潘濤老師探討「念常熾然」的「常」字怎麼翻譯出來。如果是梵文偈頌第二句「evaṃ prajvalite sati」,其中沒有「常」的字義。

所以,句子當中將「sati」翻譯作「念」字,是翻譯失誤,認錯了字。那麼「sati」是什麼意思呢?
sati 是「sat 生物 being」的單數位格,意思是「在眾生(單數,位格)」。
所以整首偈頌的意思是:
「在火焰燃燒的這一位眾生,有何可喜可笑?當深入黑暗時,為何不去尋找燈火(來照明)呢?』
------------
如果是「單數、位格」,帖主為何翻譯作「眾生」?其實這是「眾生中之一位」的「簡省詞」。
就好像電視台或廣播電台,還是這樣講:「這一位觀眾不要太挑剔」,這一位住桃園的聽眾,現在還好嗎?
------------ 潘濤老師回音:
文本對讀需要記住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目前保存下來的梵文本或者中古印度語版本並不一定是漢譯本所依據的文本,很多時候可以知道肯定不是,比如這一句。
-------
事實上此處的梵文本存在異讀,在伯希和藏品編號 P.Fragm. 1247 中,的确是 nityaṃ prajvalite sati 與漢譯一致,参见 Bernhard 1965:96。我下次课上介绍一下。
----------
帖主按語:
我們還有另外一個證據,可以用來主張這一首偈頌是翻譯自相當於巴利《法句經》的文本,而不是其他文本。
支謙譯於西元 224年的《法句經》,這首偈頌位於〈老耗品 19〉的第一頌。(CBETA, T04, no. 210, p. 565, b25)。
巴利《法句經》這首偈頌也是位於〈老品 11〉的第一頌。如果,支謙沒更動此首偈頌的位置的話,這首偈頌非常可能是翻譯自相當於巴利《法句經》的文本。
但是,雖然如此,帖主還是得陰陰地說一句:
「這一首偈頌應該是未經支謙移動位置,可是,我們有證據說,支謙在將「初譯」與「後譯」編成一書時,有些偈頌確實被搬離本來的篇章和位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