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水野弘元《佛教文獻研究》153頁(「法鼓文化」出版):
「永明六年(488年)和僧伽跋陀羅一起來到廣東的無名三藏法師,或許是覺音之說,若參照上述覺音的年代和事跡,則未必會被認為是附會之說。」
也就是說,日本學者水野弘元認為,在永明六年(488年)和僧伽跋陀羅一起來到廣東,導致《善見律毘婆沙》翻譯的未具名三藏法師,很可能就是覺音論師本人。
《大唐內典錄》卷4:「三藏法師將律藏至廣州,臨上舶返還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羅。羅以永明六年共沙門僧猗,於廣州竹林寺譯出此《善見毘婆沙》,因共安居。」(CBETA, T55, no. 2149, p. 262, b12-15)
《出三藏記集》卷11:「齊永明十年歲次實沈,三月十日。禪林比丘尼淨秀聞僧伽跋陀羅法師於廣州共僧禕法師譯出梵本《善見毘婆沙律》一部十八卷,京師未有,渴仰欲見。僧伽跋陀羅其年五月還南,憑上寫來,以十一年歲次大梁四月十日,得律還都。」(CBETA, T55, no. 2145, p. 82, a24-29)。
----------
依據遠藤敬一的論文,西元 428 年,Buddhaghosa 覺音論師在錫蘭 Mahānāma 大名王在位期間(西元 428 年)自印度南部抵達錫蘭 Ceylon (斯里蘭卡 Sri Lanka)。這位大名王的名字(摩訶南)曾出現在中國史書之中。
《宋書》卷97 記載:「師子國:元嘉五年(西元 428 年)國王剎利摩訶南奉表曰:……至十二年(西元 433 年),又復遣使奉獻。」
晉朝的法顯法師於西元 412 年回國,他見不到覺音論師 ,也無緣聽聞到有關覺音論師的註釋書或《清淨道論》。
Endo, Toshiichi, (遠藤敬一), (2014), ‘The Sumaṅgalavilāsinī and the Dīgha-bhāṇakas’ , Research on the Dīrgha-āgama(《長阿含經研究》), pp. 103-134, Dhammadinnā, Bhikkhunī, (ed.) , 法鼓文化,新北市,台灣。
遠藤敬一的論文指出,覺音論師剛一到達錫蘭之後,西元 428 年首先造《清淨道論》,接著造《善見律毘婆沙 Samantapāsādikā》與《波羅提木叉註 Pāṭimokkha-aṭṭhakatha》,其次是巴利《四部》的註解,依作註的次序為:《長部註 Sumaṅgalavilāsinī》(《吉祥悅意》或《吉祥優雅》)、《中部註 Papañcasūdanī》(《破斥猶豫》)、《相應部註 Sāratthappakāsinī》(《顯揚正義》)、《增支部註 Manorathapūraṇī》(《滿足希求》),至於其他註解如《法句經註》等,有待考證其年代與確切註釋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