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佛學問答 55:計算《尼柯耶》的經數


Pannadipa PJ Bhikkhu
古今经典数目的偏差也可能是计算的方式不一致。西元五世纪佛音编辑的巴利五尼伽耶注释书没有发现现存和五世纪前的尼伽耶有任何的遗漏。
--------------
蘇錦坤回答:
尊者早安,感謝你提供另一個看法。
這個看法其實印順導師已經試過了,他以此方法重新計數 T99 《雜阿含經》的經數,(這跟在森林裡計算整座森林的數木數量一樣,不能僅僅是『數』,而是將每一棵樹標上數目字編號),得到的是 13412 經。
所以,尊者,回答這一個現象不是「計算的方式不一致」,而是「應把『因 ...pe ...省略』的經數計算進去」(或您想到的其他計算方法),然後依此一方法重新分別對《相應部》及《增支部》逐經編號,前者的結果出來必需是 7762經,後者必需是9557經;最後的結果理想上是完全一樣,或者差距不超過十經。如果得出來的結果是差距超過一百經,那麼這個假設就會被判定是失敗(或無效)。
這一方法,我印象中好像當代著名佛教學者 Peter Skilling (還是 Rupert Gethin?) 試過一次,他將 ...pe...所省略的經典在《相應部》逐一標示,結果好像跟「7762經」差距很大,於是他的建議就「不了了之」。這篇論文我手邊一時找不到,找到後,再提示給尊者參考。
如同我前一篇貼文所說的:

現存四部尼柯耶經數與覺音論師《一切善見律毘婆沙》紀錄有相當大的差距,對善於持誦的巴利文獻傳統出現這麼大的「經數落差」確實難以理解。

我們當然可以猜測其原因,但是要列出有根有據的說法可不容易。

以下我試列兩種原因,但是,應該可以列舉出更多猜測。除非可以提供解答的方向,否則,無法通過學術檢驗的猜測並無多大意義。(但是,說「古人算術太差,所以出錯」不是合理的說詞。)

1. 覺音論師引述「古義」,他並未親自去點算「經數」,而「古義」所指的版本與現存的四尼柯耶不同。

2. 覺音論師引述「古義」,他並未親自去點算「經數」,而「古義」所指的數目因長期傳誦而導致錯誤的數字。

 

漢譯阿含

巴利尼柯耶

善見律毘婆沙(漢譯)

善見律毘婆沙(巴利)

附註

長阿含/長部

30

34

44*

34

*宮本為34

梵文殘卷為 47

中阿含/中部

222

152

252

152

 

雜阿含/相應部

1362

2898*

7762

7762

*依菩提比丘CDB的計算。

增一阿含/增支部

364

2344*

9557

9557

*PTS 2344, 依菩提比丘為3872經,如依赤沼智善的計算則為2203經。

,,

第一結集

主持者

參加人數

巴利《善見律註》

大迦葉

500

2. 阿難

1. 優波離

未提及誦者

T5《佛般泥洹經》

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延

44?

1. 阿難

?

未提及論

T1421《五分律》

大迦葉

500

2. 阿難

1. 優波離

未提及論

《摩訶僧祇律》

大迦葉、那頭盧、優波那頭盧

500

1. 阿難

2. 優波離

未提及論

《四分律》

陀醯羅迦葉、婆婆那、大迦葉、

大周那

500

2. 阿難

1. 優波離

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

《十誦律》

大迦葉

500

2. 阿難(學人)

1. 優波離

3. 阿難(佛在舍婆提)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大迦葉

500

1. 阿難(學人)

2. 優波離

3. 大迦葉(摩窒里迦)

《毘尼母經》

大迦葉

500

1. 阿難(學人)

??

(??)「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毘曇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