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4-2:介紹菩提比丘的論文〈再訪「井水喻」〉 -- 2/3



《雜阿含351經》:
如是我聞,一時尊者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住舍衛國象耳池側。爾時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
尊者茂師羅言:「有異信、異欲、異聞、異行覺想、異見審諦忍。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所謂有生故有老死,不異生有老死。如是說有。」
「尊者茂師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註八〕耶?」
尊者茂師羅答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寂滅、涅槃。」
《相應部22.68經》(SN 12.68,Kosambi 瞿睒彌)
一時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那羅陀、尊者阿難住瞿睒彌瞿師羅園。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有生故有老死』耶?」
(在『迦藍經Kalama』: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說,不要相信師承之教,不要相信傳統,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不要因推測、原理而相信,不要因思考推理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不要因認為『這位比丘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
尊者茂師羅言:「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有生故有老死』。」
復問:「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有有故有生』耶?所謂『有取故有有』耶?所謂『有愛故有取』耶?所謂『有受故有愛』耶?所謂『有觸故有受』耶?所謂『有六入處故有觸』耶?所謂『有名色故有六入處』耶?所謂『有識故有名色』耶?所謂『有行故有識』耶?所謂『有無明故有行』耶?」
「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有有故有生』﹔所謂『有取故有有』﹔所謂『有愛故有取』﹔所謂『有受故有愛』﹔所謂『有觸故有受』﹔所謂『有六入處故有觸』﹔所謂『有名色故有六入處』﹔所謂『有識故有名色』﹔所謂『有行故有識』﹔所謂『有無明故有行』。」
「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生滅故老死滅』耶?所謂『有滅故生滅』耶?所謂『取滅故有滅』耶?所謂『愛滅故取滅』耶?所謂『受滅故愛滅』耶?所謂『觸滅故受滅』耶?所謂『六入處滅故觸滅』耶?所謂『名色滅故六入處滅』耶?所謂『識滅故名色滅』耶?所謂『行滅故識滅』耶?所謂『無明滅故行滅』耶?」
「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生滅故老死滅』﹔所謂『有滅故生滅』﹔所謂『取滅故有滅』﹔所謂『愛滅故取滅』﹔所謂『受滅故愛滅』﹔所謂『觸滅故受滅』﹔所謂『六入處滅故觸滅』﹔所謂『名色滅故六入處滅』﹔所謂『識滅故名色滅』﹔所謂『行滅故識滅』﹔所謂『無明滅故行滅』。」
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友,茂師羅,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尊者茂師羅,你有親自體驗(現觀現證),所謂『諸有的止息是涅槃』耶?」
尊者茂師羅言:「友,殊勝,不依信仰,不依個人喜好,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不依推理,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我知此見此,所謂『諸有的止息是涅槃』。」
復問:〔尊者茂師羅,有滅則寂滅、涅槃說者,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亦默然不答。
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言:「那麼,尊者茂師羅是阿羅漢,斷除所有染著。」
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汝今且止,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尊者。」
茂師羅言:「我今且止,汝為我答。」
爾時尊者那羅陀語尊者殊勝:「友,殊勝,請將問題從頭問起,我將為你作答。」
尊者殊勝言:「那麼,讓尊者那羅陀回答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將從頭問起,讓他為我作答。」(於是從頭問起,問答如上。)
爾時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
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
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
尊者那羅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如尊者所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
尊者殊勝言:「那麼,尊者那羅陀是阿羅漢,斷除所有染著。」
尊者那羅陀言:「友,雖然我以正智清晰地見此『諸有的止息即是涅槃』,我不是阿羅漢,尚未斷除所有染著。友,譬如在沙漠中路旁有一口井,但是此處沒有繩子也沒有水桶,有一人來到井邊,為酷熱所苦惱、所折磨,疲倦、烤熱、乾渴﹔他往井裡頭看,清晰看見而且明瞭『這是水』,但是無法接觸到水。如是,雖然我以正智清晰地見此『諸有的止息即是涅槃』,我不是阿羅漢,尚未斷除所有染著。」
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那羅言:「彼尊者殊勝所說,汝復云何?」
尊者那羅語尊者阿難言:「尊者殊勝善說真實,知復何言?」時彼正士各各說已,從座起去。
此時,尊者阿難問尊者殊勝:〔尊者那羅陀如此解說,你認為如何?〕尊者殊勝回答:〔尊者那羅陀如此解說,友,阿難,實為善說饒益。〕

註釋

  1. 異信:aññatra saddhāya,(aññatra 除了…..之外),依據菩提比丘的英譯,「異信」為「apart from faith 離開信仰」,Rahula 的英譯為「without faith」,顧法嚴譯為「不靠信仰」,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信仰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信他」,《空之探究》譯為「不是信仰」,《雜阿含313經》譯為「異信」,此處我譯為「不依信仰」。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除了就從信[某人]」。
  2. 異欲:aññatra ruciyā,菩提比丘的英譯為「apart from personal preference 離開個人喜好」,Rahula 的英譯為「without liking or inclination」,顧法嚴譯為「沒有貪喜偏愛」,楊郁文註解譯為「除了個人喜好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欣樂行相」,《空之探究》譯為「不是希欲」,《雜阿含313經》譯為「異欲」,此處我譯為「不依個人喜好」。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除了從[個人的]愛好」。
  3. 異聞:aññatra anussavāa,菩提比丘的英譯為「apart from oral tradition 離開口耳相傳的傳統」,Rahula的英譯為「without hearsay or tradition」,顧法嚴譯為「不聽耳食之言及傳說」,楊郁文譯為「除了傳說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隨聞所起」,《空之探究》譯為「不是聽聞」,《雜阿含313經》譯為「異聞」,此處我譯為「不依口耳相傳的傳說」。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除了從口傳」。
  4. 異行覺想:aññatra ākāraparivitakkā,菩提比丘的英譯為「apart from reasoned reflection 離開合理的考慮」,Rahula 的英譯為「without considering apparent reasons」,顧法嚴譯為「不考慮表面的理由」,楊郁文譯為「除了普遍尋求、推度、思考諸法行相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週遍尋思」,《空之探究》譯為「不是覺想」,《雜阿含313經》譯為「異行思惟」,此處我譯為「不依推理」。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除了從理論的深思」。
  5. 異見審諦忍:aññatra diṭṭhinijjhānakkhantiyā annatra,菩提比丘的英譯為「apart from acceptance of a view after pondering it 離開深思後所接受的見解」,Rahula 的英譯為「without delight in the speculations of opinions」,顧法嚴譯為「不耽於揣測的臆見」,楊郁文譯為「除了見解、審慮之外」,《瑜伽師地論》譯為「遠離見審察忍」,《空之探究》譯為「不是見審諦忍」,《雜阿含313經》譯為「異見審諦忍」,此處我譯為「不依深思熟慮所接受的見解」。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除了從沈思後接受之見解外」。
  6. 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atthāyasmato paccattameva ñāṇaṃ,菩提比丘的英譯為「has personal knowledge 有親自的認識」,Rahula 的英譯為「I know and see」,顧法嚴譯為「我確知明見」,此處我譯為「親自體驗(現觀現證)」。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我這麼知、這麼見」。
  7. 〔註八〕所謂『有滅、寂滅、涅槃』:依後文應為「『有』滅則『寂滅涅槃』」,菩提比丘的英譯為「Nibbāna is the cessation of existence 涅槃是『有』滅」,Rahula 的英譯為「the cessation of becoming is Nibbāna」,顧法嚴譯為「生的止息即是涅槃〕,此處我譯為〔『諸有』的止息是涅槃」。巴利經文為「 Bhavanirodho nibbanam 『有』滅即是涅槃」,bhava 即是十二緣起「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的「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