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8-3:潘濤:「梵文《法句經》」第三頌與第四頌 -- 3/4



「梵文《法句經》」第四頌:
ko nu harṣaḥ ka ānanda evaṃ prajvalite sati | andhakāraṃ praviṣṭāḥ stha pradīpaṃ na gaveṣatha |1,4|
巴利《法句經》146 頌:
Ko nu hāso kimānando, niccaṃ pajjalite sati;
Andhakārena onaddhā, padīpaṃ na gavesatha.
「有何可喜可樂?世間常熾燃,你們為黑暗所覆蔽,為什麼不去尋求燈?」
犍陀羅《法句經》143 頌:
ko nu harṣo kim aṇano tava pajvalide sado anakarasma pakṣiti pra......
波特那《法句經》13.18 頌:
kin nu hāśo kim ānando niccaṁ prajjalite sati | andhakāramhi prakkhittā pradīpaṁ na gaveṣatha ||
-----
如果巴利偈頌第二句「niccaṃ pajjalite sati」這個「sati」是「念」的話,在梵語的「念」是「smṛti」,在犍陀羅語的「念」是「spadi」。
在佛教用語當中,「念」是一個常用字,不可能不認得。所以翻譯者翻譯的是「梵文佛典」的話,他不會把梵文「sati」翻譯成「念」;如果翻譯者翻譯的是「犍陀羅語佛典」的話,他也不會把犍陀羅語「sati」翻譯成「念」;只有當他是在翻譯巴利佛典(或波特那《法句經》)時,才會把「sati」翻譯成「念」。
同時,潘濤老師探討「念常熾然」的「常」字怎麼翻譯出來。如果是梵文偈頌第二句「evaṃ prajvalite sati」,其中沒有「常」的字義。
如果是犍陀羅語偈頌第二句「tava pajvalide sado」,如果將「sado」當成「常」,就翻譯不出「念」字;如果將「sado」當成「念」,就翻譯不出「常」字。
所以,比較可能是巴利偈頌第二句「niccaṃ pajjalite sati」或波特那《法句經》13.18 頌波特那《法句經》13.18 頌第二句「niccaṁ prajjalite sati」,「niccaṃ」翻譯作「常」字;「sati」翻譯作「念」字。
------------
所以,句子當中將「sati」翻譯作「念」字,是翻譯失誤,認錯了字。那麼「sati」是什麼意思呢?
sati 是「sat 生物 being」的單數位格,意思是「在眾生(單數,位格)」。
所以整首偈頌的意思是:
「在火焰燃燒的這一位眾生,有何可喜可笑?當深入黑暗時,為何不去尋找燈火(來照明)呢?』
------------
如果是「單數、位格」,帖主為何翻譯作「眾生」?其實這是「眾生中之一位」的「簡省詞」。
就好像電視台或廣播電台,還是這樣講:「這一位觀眾不要太挑剔」,這一位住桃園的聽眾,現在還好嗎?
------------ 潘濤老師回音:
文本對讀需要記住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目前保存下來的梵文本或者中古印度語版本並不一定是漢譯本所依據的文本,很多時候可以知道肯定不是,比如這一句。
-------
事實上此處的梵文本存在異讀,在伯希和藏品編號 P.Fragm. 1247 中,的确是 nityaṃ prajvalite sati 與漢譯一致,参见 Bernhard 1965:96。我下次课上介绍一下。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