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佛學問答 66:《中部137經》與《中阿含163經》--1



Chattiṃsa sattapadā 三十六種眾生狀態(漢譯:句、師句、尊句、寂靜足...等等,均為「誤譯」。)
此為於「色、聲、香、味、觸、法」(6) 生「喜 somanassa、憂 domanassa、不喜不憂(捨) upekkhā」(3),此十八種狀態又分「依著 (巴利 gehasitāni 依世俗生活的)」和「依離欲 (巴利 nekkhammasitāni 依出離的、依出家的)」兩種。(6x3x2=36)
漢譯《中阿含163經》,將「巴利 nekkhammasitāni 依出離的、依出家的」翻譯作「依無欲」;將「巴利 gehasitāni 依世俗生活的」翻譯作「依著」;將「不喜不憂(捨) upekkhā」翻譯成「捨」,三者都不易從字面掌握本意。
元亨寺《中部137經》:「...三十六有情句...此言依在家為喜...此言依出離為喜」(CBETA, N12, no. 5, p. 221, a10-14 // PTS. M. 3. 217)
莊春江翻譯《中部137經》:「...三十六眾生狀態...有六種依存於家的喜悅...有六種依存於離欲的喜悅」,莊老師將「upekkhā」翻譯成「平靜」。
------------
Jiss Ye 問:2019/6/22
老師您提到:
【基本上,佛教文獻有下列現象: ....
C. 巴利文獻與漢譯文獻都有記載,但是彼此不同。 .... 判斷的準則頗為複雜,無法在此解釋清楚。 】
例如:比對《中部137經》與《中阿含163經》。 《中部137經》的説法是: [六憂依無欲] 不如 [六喜依無欲] 不如 [六捨依無欲]。
《中阿含163經》的説法是: [六喜依無欲] 不如 [六憂依無欲] 不如 [六捨依無欲]。 請問老師您如何判斷這兩不同的説法?
《中阿含163經》 謂:此六憂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 謂:此六喜依無欲,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 謂:此六捨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 謂:此六憂依無欲,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
《中部137經》 比丘們!在那裡,依止、靠近六種依存於離欲的喜悅後,請你們捨斷、超越六種依存於離欲的憂,這樣,這是捨斷;這樣,這是超越。 比丘們!在那裡,依止、靠近六種依存於離欲的平靜後,請你們捨斷、超越六種依存於離欲的喜悅,這樣,這是捨斷;這樣,這是超越。
--------------
蘇錦坤答:
我們從最簡單的談起。
《中阿含163經》:「[18]三十六刀」(CBETA, T01, no. 26, p. 692, c1) [18]三十六刀~Chattiṃsa sattapādā.。
CSCD 這兩字應作「 chattiṃsa sattapadā 」,差異在 padā 第一個 a 是短母音,第二個 a 因為是複數,所以是長母音(標示作 ā)。《大正藏》此處頁底註的巴利引文拼字錯誤。《大正藏》頁底註所引巴利對應經文「經常」出錯, Cbeta Taiwan 則沿襲此類失誤,學者引用時,仍應以 CSCD 為準。
「pada」有多重字義,如:句、足跡、狀態、理由、位置、因素。此處菩提比丘翻譯為:「 The thirty-six positions of beings 」,莊春江老師翻譯作「三十六種眾生狀態」。
玄奘翻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9:「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7, no. 1545, p. 718, a25)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29:「故世尊說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9, no. 1562, p. 508, c2-3)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0〈分別世品 3〉:「又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CBETA, T29, no. 1558, p. 54, b12)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3〈問分〉:「云何受陰?三十六尊句及餘意受,是名受陰」(CBETA, T28, no. 1548, p. 543, b24)
所以,《中阿含163經》「三十六刀」應是「三十六句」,「句」字誤抄寫成「刀」字。
《鞞婆沙論》卷3:「應說十八。如說十八意行。應說三十六如三十六[11]刀。」(CBETA, T28, no. 1547, p. 435, c28-29)。
[11]刀=勾【聖】。
可以發現「聖語版」寫本抄作「勾」字,其實應是「句」字(古代寫字,常將「口」寫成「ㄙ」。)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7〈分別世間品 3〉:「三十六寂靜足」(CBETA, T29, no. 1559, p. 211, b13)
------
Jiss Ye 的問題,

例如:比對《中部137經》與《中阿含163經》。 《中部137經》的説法是: [六憂依無欲] 不如 [六喜依無欲] 不如 [六捨依無欲]。

《中阿含163經》的説法是: [六喜依無欲] 不如 [六憂依無欲] 不如 [六捨依無欲]。 請問老師您如何判斷這兩不同的説法?

你對《中阿含163經》與《中部137經》的理解可能有問題,我建議你如照片所顯示,一句一句去排列對應經文。
兩部經都介紹六根觸境而有「喜、憂、捨」:「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欲。」(莊春江老師此處將「捨」翻譯為「平靜」,此一譯詞有商榷的餘地。upekkha 為「平等」、「平靜」、「不執著」,但是此處為「不喜不憂、不在意、無感觸」。)
六根觸境生「喜」時,應斷「喜依著」而住於「喜依無欲」;六根觸境生「憂」時,應斷「憂依著」而住於「憂依無欲」;六根觸境生「捨」時,應斷「捨依著」而住於「捨依無欲」。
《中阿含163經》與《中部137經》在「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欲」的解說與次第相同,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 《中部137經》另有兩段經文有翻譯問題,但不是你們討論的方向,也不是你們所列舉的經文。 法鼓出版、無著比丘的《《中部》比較研究》一書,論列了兩者的異同之後,並未判定何者比較可信。
---------
Tatra idaṃ nissāya idaṃ pajahatha 是「於此等中,依此等而捨斷此等」(CBETA, N12, no. 5, p. 224, a13 // PTS. M. 3. 220) 所謂「捨斷 pajahatha」是「tāni pajahatha, tāni samatikkamatha」,「samatikkamatha」意為「越過,渡過,超越,除去」;但是《中阿含163經》翻譯作「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是作「捨斷」解釋,而非「超越」。 《中阿含163經》:「於中斷彼成就是者,此何因說?謂此六喜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喜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CBETA, T01, no. 26, p. 693, b12-14) 「於中斷彼成就是」相當於 Tatra idaṃ nissāya idaṃ pajahatha,意為「在此藉『住於依無欲』以『捨斷依著(gehasitāni 依存於家)』。 就喜而言,「六喜依離欲」是比「六喜依著」殊勝,所以要住於後者而捨斷前者。憂、捨也是如此。 但是,就「喜、憂、捨」三者之間,並無後後勝於前前的解說。有可能是將 upekkha 解釋為「捨覺支」、「四梵住的捨」,才會衍生次序的議題:先「六喜依著、六喜依無欲」,其次「六憂依著、六憂依無欲」,最後「六捨依著、六捨依無欲」。 如果我的詮釋無誤的話,這裡的「upekkha」只是與「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對應的「喜、憂、『捨』(不在意、不關心、不特別注意此一感受)」。 這樣,只是談三種狀況,沒有後後勝於前前的意思,也無此必要的次第。
--------
當然,《中部137經》與《中阿含163經》兩經有一些差異,而《中阿含163經》有一些翻譯的議題,我們不在此公共園地進入繁瑣而雜碎的論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