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佛學問答 64:一兩鹽


2019.6.4 Hui-Yueh Shih 問: 《中阿含11經》卷3〈業相應品 2〉:「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飲耶?」」(CBETA, T01, no. 26, p. 433, b4-7)。 關於「『一兩』鹽」,於此又衍生個人好奇的一個問題,這裡的「一兩」的計重單位,不知印度也是如華人的度量衡觀念嗎? 雖然這個問題跟修行沒有關聯,知道它只是譬喻,不論用哪個單位,都能達到令人理解的效用。 --------- 蘇錦坤答: 就翻譯策略來說,有一種是「異化 make it foreign」,有一種是「歸化 make it domestic」。同一篇經文,有時譯者會對一些詞彙採取「異化」翻譯,卻同時對另一些詞彙採取「歸化」翻譯,這也是常見的現象。 「異化」是保留原貌,顯示這是一種外國的文獻。「歸化」是兌換成本地風光,減少讀者的隔閡。 例如:巴利《法句經》 186 頌: Na kahāpaṇavassena, titti kāmesu vijjati; Appassādā dukhā kāmā, iti viññāya paṇḍito. 《法句經》卷2〈利養品 33〉:「 天雨七寶,  欲猶無厭, 樂少苦多,  覺者為賢。」(CBETA, T04, no. 210, p. 571, c3-4) kahāpaṇa 是印度錢幣的名稱,翻譯成「七寶」,是歸化;翻譯成「迦哩灑跛拏」(梵語 kārṣapaṇa,可見此處是翻譯自梵語,而非巴利),是異化。會因翻譯策略而不同。 所以,翻譯為「一兩」,應該是「歸化 make it domestic」的翻譯手法。 《法集要頌經》卷1〈愛欲品 2〉: 「世容眾妙欲,  此欲最味少, 若比天上樂,  迦哩灑跛拏。」(CBETA, T04, no. 213, p. 778, b9-10) ------------- 我們可以再舉一例,印度一年分成三季,每季四個月。這三季是:Gimha 熱季、夏季,Vassakāla(Pāvussaka) 雨季,Sarada 涼季。 《中阿含117經》卷29〈大品 1〉:「為我造作種種宮殿,春殿、夏殿及以冬殿」(CBETA, T01, no. 26, p. 607, c8-9)。 《佛本行集經》卷19〈車匿等還品 23〉:「嗚呼我子!我以為汝造諸時殿,春夏秋冬」(CBETA, T03, no. 190, p. 744, a8-9) 讀者應該理解成譯者採取「歸化」翻譯策略,而不是下結論說:「《中阿含117經》和《佛本行集經》不是翻譯自印度經本,因為印度不是採用春、夏、冬三季或春夏秋冬四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