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5-5:介紹榎本文雄 Fumio Enomoto 論文〈關於漢譯阿含的原來文本的形成〉"On the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s of the Chinese Āgamas" -- 5/5



榎本文雄此篇論文發表於 1986年,定稿時間想必在1985年之前,以今日 2020年來檢驗 35 年前的論文,可以發現不少瑕疵。
這是作為「開道者」所樂見的進展。近 35 年來,不管是在佛典文獻學、漢譯佛典語言學、跨文本的佛典比較研究、出土文本的解讀或四阿含研究等等領域,都有十足的創見與突破。這也造成後人能更細膩地檢討此篇論文。
大多數日本佛學期刊,限於篇幅,常要求論文發表者行文簡練。如榎本文雄的此篇論文,作為讀者與後學的我閱讀與檢驗此篇論文時會遭遇這樣的困難:
  1. 參考書目列得過分儉省,不易追查。
  2. 立論理據過於吝嗇,連例子都未完全敘述,很難追蹤。
  3. 作者用《優陀那品》 Udānavarga 證成許多部派歸屬的結論,這類「偈頌」或「偈頌集」能否發揮這麼大的功用,我深表懷疑。
我仍然是建議,將功夫集中在文本解讀,與比較文本之間的異同,不要將時間花費在「部派的歸屬」,這樣的猜謎遊戲,對大家的幫助不大。

如果有機會,我應該會勸榎本文雄改寫此篇論文,畢竟要在七頁正文(Buddhist Studies Review 的頁面又特別小...)評論五本漢譯阿含的印度文本,還要兼及這五本漢譯的部派歸屬,篇幅不多,所作的評論自然無法深入。試看此篇論文以 11行論《長阿含經》,以 12行論《別譯雜阿含經》,當然無法詳列其中的根本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