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佛學問答 78:等正覺





Chen Jian 問:(2020/10/29)
等正覺,這個等字,您似乎有寫過專題討論,請問我可以去哪裡找?
-------------
蘇錦坤答:(2020/10/29)
《長阿含2經》卷2:「謂聖弟子得不壞信,歡喜信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十號具足」(CBETA, T01, no. 1, p. 13, b5-6) 《雜阿含53經》卷2:「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CBETA, T02, no. 99, p. 12, c11-13)
義淨法師《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4:「所謂薄伽梵、如來、應、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名讚佛。」(CBETA, T23, no. 1442, p. 642, c16-18)
北宋,法天《七佛經》卷1:「我釋迦牟尼佛,出世間,應、正等覺。」(CBETA, T01, no. 2, p. 150, a24) 唐朝,般若三藏《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唯願如來、應、正等覺」(CBETA, T03, no. 159, p. 312, c19)。
從上面舉例的漢譯經典可知,「等正覺、正等覺」都是同一字的翻譯:「sammāsambuddha」。sammā 的字義是「正」,那麼 sambuddha 就相當於「等覺」。但是,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sam- , saṃ- 有完全地、徹底地、全部地...等意思,並未有「平等」的字義。所以這個字是「全知者、徹底了知者」。
------

你提到的貼文是這一篇〈「一字多譯」和「一字譯自多詞」〉,在漢譯阿含的經文所提到的「平等」,最好都要回溯「對應經典」的用字,以免誤解經義: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_5.html?fbclid=IwAR3rHfBIe8H4GBnWB4mPINSeRGVQIPu7EHBPkZHcR3gSRCINuA04psEdIBg
例二:平等 《長阿含5經》(《小緣經》)是翻譯作「平等主」(《長阿含經》卷6:「汝今為我等作平等主」(CBETA, T01, no. 1, p. 38, b24-25))。 在巴利《長部 27 經》用字是「mahāsammato 眾許、眾人同意」(經文 131 段)。也就是說,將「sammata 同意」當作「samatā 平等」翻譯。 《雜阿含23經》:「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CBETA, T02, no. 99, p. 5, a22-23)。此處對應經典《相應部22.91經》的用字是「sammappaññā」(以)正慧,而非「平等慧」。 有時候譯文「平等」對應的是「捨 upekkhā 不在意、不關心 (捨)」, 而不是「平等、同等 sama」、「平等、同等 samasamā」。 《雜阿含279經》: 「樂觸以觸身,不生於放逸,
 為苦觸所觸,不生過惡想,
 平等捨苦樂。」(CBETA, T02, no. 99, p. 76, b23-25) 「平等捨苦樂」,對應的《相應部35.94經》,作「在苦樂兩觸上無差別,不特別地喜好或厭惡苦觸或樂觸」(phassadvayaṃ sukhadukkhe upekkhe, anānuruddho aviruddha kenac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平等地看待快樂與痛苦,不被任何所吸引或厭惡」(Look evenly on both the pleasant and painful, Not drawn or repelled by anything)。按:「平等」(upekkhe),古譯為「捨」,其中的一個意思相當於「不關心;不在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