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湊巧,三天之內有兩位法友來函問《法句譬喻經》的偈頌對照表。
我就一併在此回答了。
============
Dear Yifertw,
I have now finished creating a list of all the correspondences that you have put on your blog. What a massive amount of work you have done! Much merit to you!
I just have a question about T211. You mention in your email that T211 is also included, but I have not been able to find the data for this. Could you please let me know where I can find this?
Thank you & much metta,
Vimala May 18th, 2016
=============
Yifertw 居士法安:
看到你在BLOG上分享的法句經對照表,感到很寶貴。有一些問題想要請問:
請問此表,是否已經定稿?還是依然在比對跟較正之中?
第二,請問你是否有比對過《法句譬喻經》?
第三,印順法師在了參法師的南傳法句經有一篇序文,翻閱網路資料得知你對此文有一些特別見地,是否可以請問你對此篇序文的看法?
以上問題,盼施高見。 謹此
順頌 清涼
和南 2016/5/20 11:13 AM
===========
長老法席淨鑒:
來函敬答如下:
1. 部落格上是定稿,
因為校讀工作已經完成。但是,仍然會因閱讀其他論文而回過頭來訂正,數量應該是極少數。
2. T211《法句譬喻經》的偈頌約占《法句經》全部偈頌的三分之二,除了兩首偈頌引自康孟詳的譯經之外,全部出自《法句經》,一字不差。目前歐美中日台的學者研究偏重在T211《法句譬喻經》與T212《出曜經》的譬喻故事,於偈頌的來龍去脈、字句分章的同異,反而卻步,闔書不談。這就叫「買櫝還珠」。譬喻故事是後起附加的「俗講」,大抵無關「法義」,不是我研究的範圍。
3. 印順導師的〈法句序〉,我此篇論文已經講得非常詳細:
蘇錦坤,(2014),〈〈法句序〉與《法句經》重譯偈頌〉,《正觀雜誌》 70期,77-132頁,南投縣,台灣。
相關的論文如:
蘇錦坤,(2014a),〈《法句經》的「四言偈頌」與「五言偈頌」〉,《福嚴佛學研究》 9期,23-48頁,新竹市,台灣。
蘇錦坤,(2014b),〈〈法句序〉與《法句經》重譯偈頌〉,《正觀雜誌》 70期,77-132頁,南投縣,台灣。
蘇錦坤,(2015a),〈《法句經》「三言」偈頌的標點與詮釋〉,《正觀雜誌》 72期,39-88頁,南投縣,台灣。
蘇錦坤,(2015b),〈《出曜經》研究〉,《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 2期65-175頁,新加坡佛學院,新加坡。
蘇錦坤,(2015c),〈試論「甘肅博物館001號《法句經》寫本」的異讀〉, 《福嚴佛學研究》10期,19-39頁,新竹市,台灣 。
蘇錦坤,(2015d),〈《法句經》的翻譯議題與重譯偈頌〉,《吳越佛教》第 10輯48-67頁,杭州佛學院,杭州市,中國。
蘇錦坤,(2015e),〈《法句經》(T210)的詮釋與翻譯--- 法光法師《法句經之英譯及研究》評介〉,(2015e),發表於學術網站: (https://www.academia.edu/12947299/Book_Review_The_Chinese_Version_of_Dharmapada_Translated_with_Introduction_and_Annotation_%E6%B3%95%E5%85%89%E6%B3%95%E5%B8%AB_%E6%B3%95%E5%8F%A5%E7%B6%93%E4%B9%8B%E8%8B%B1%E8%AD%AF%E5%8F%8A%E7%A0%94%E7%A9%B6_%E8%A9%95%E4%BB%8B
蘇錦坤,(待發表),〈《法集要頌經》的翻譯議題〉,
蘇錦坤(待發表),〈T210《法句經》的初譯偈頌與後譯偈頌〉。
蘇錦坤(待發表),〈T210《法句經》的「校讀」與翻譯〉
蘇錦坤,〈漢譯佛教文獻的偈頌詮釋與翻譯 --《八犍度論》與《發智論》對勘〉,(待發表)。
蘇錦坤,〈魏爾曼《法集要頌經之英譯及研究》評介〉,(待發表)。
蘇錦坤,〈「伊寧彌泥」:一首「法句偈頌」的詮釋---藉助漢譯文獻詮釋梵文《法句經》〉, (待發表)。
除了待發表的論文以外,都可以在此網站下載:
敬頌 輕安吉祥
弟子 Yifertw 敬上 2016/5/20 12:38 PM
================
明長老法席淨鑒:
敬答如下:
(1). 梵文《法句經》請參考此一網址:
但是此處的中文對應偈頌約有 3% 錯誤,英文翻譯也有一些問題。
藏文對應偈頌的正確率有多少?這就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
(2). 議題如下:
1. T210《法句經》源頭文本(source text)所隸屬的「部派」。
2. T210《法句經》源頭文本的語言。
3. 「核心26品」與巴利《法句經》的關係。
4. 《法句經》「小序」的作者是否即為支謙。
5. 《法句經》「初譯偈頌」與「後譯偈頌」是否依次為「核心26品」與「外 13品」。
6. 「外13品」的來源。
7. 初譯偈頌與後譯偈頌的辨識。
8. T210《法句經》與其他語言版本《法句經》的系譜關係。
9. T210《法句經》的譯文保留的古義。
10. T210《法句經》的重譯偈頌。
11. 敦煌、吐魯番《法句經》寫卷的研究。
(3). 四阿含跟法句經的對應偈頌,此書已有不少,大部分近代四阿含的註解都列有此頌與《法句經》的關係,不過,由《法句經》查過去四阿含的對照表倒是還沒見過。
敬祝 暑安
弟子 Yifertw 敬上 2016/5/21 7:06 A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