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法友飛鴻 188:論文寫作的兩三事

(高昌摩尼教抄寫經文圖)
法友提到引用別人見解的規範:「對學術著作乃至大部分的寫作而言,似乎存在著這麼一個經驗規律:『假如這些作品在一個地方存在不「規範引用」的話,那麼類似的、甚至更嚴重的現象肯定會大量存在。』」
==========
《經典雜誌》第42期,2002年2月出版,中興大學林孟哲教授提到,量子力學大師薛丁格(Schrodinger)與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狄拉克(Dirac)共同獲得1933年諾貝爾物理獎,1944 年,薛丁格寫了一本「生命是什麼 What is life?」,這本書影響非常深遠,也開創了「分子生物學」這門學問,1962年因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而得諾貝爾生物及醫學獎的James D. Watson 華生和Francis Crick 克里克坦承受到這本書的啟發。
幾十年後,生物結構學的大師裴魯茲 Perutz 說,「生命是什麼 What is life?」,這本書影響後世很大,但是,這本書正確的部分沒有原創性,有原創性而影響深遠的部分,則完全錯誤。
=======
是的,即使是期刊接受了我的論點,也不保證這樣的論文不會犯任何錯誤。如同理工學術期刊一樣,數學上有人提出「猜想」,物理有人提出「假說」,都只是提供思辨、檢驗的參考,不能執持自己的見解絕對正確
=======
因為閱讀經典,就隨手做筆記,斷斷續續地寫。因為題目形成了,必須閱讀更多資料才能寫完整;閱讀了更多資料,又產生催促力量去釐清一些事情。這就成為一個寫--讀循環。
論文投稿之後,最大的受益來自評稿老師的批判。
=======
通常,今年寫的論文會在明年發表;論文審核時間大約六到九個月,很少超過12個月。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不寫,那麼明年就沒有存稿可以發表。
有兩三篇稿件,曾被我壓著到兩三年後才發表。其實,這樣的稿件會比較有機會修正、剪裁。
=======
讀書可以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翻譯沒辦法這麼做。
你必須決定每一字、每一句的詮釋,你才有辦法譯出文字。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趙城廣勝寺壁畫實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