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法友飛鴻 189:巴利語有音無字

(阿育王石柱銘文,Brahmī 字體:引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7%8D%E6%AF%97%E5%B0%BC)
(阿育王石柱銘文,Brahmī 字體)
(Kharosthi 佉盧體,又稱驢唇體)
〈序〉文提及「巴利語有音無字」,依據版主所知,不僅是佛教,初期婆羅門吠陀經典、耆那教經典都是老師弟子口誦傳承。在西元前一世紀之前,可能有以文字寫下片段的經句或單一經文(只是猜測,尚無出土文獻實物為證據),還未出現以文字記載大部頭經文的情形,依據巴利文獻《島史》,錫蘭是約在西元前87年左右,以文字記載所背誦的經文,所以〈序〉文單單提及「巴利語有音無字」,而未提及此一情況,假如之前也是用梵語背誦經文的話,依同樣標準梵語經典也可算是「有音無字」。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26.html?showComment=1463538694695#c7952296730386259507"
======

J 提到...
「巴利語有音無字」看到很多地方這樣寫,但是有點不太了解為什麼是有音無字。
無字,就不會留下文字;是說巴利語沒有文字,所以是用別的文字,以拼音書寫嗎?
======
舉例來說,日本在未制定「片假名」、「平假名」之前,也是有音無字。
西藏在未引用「悉曇體」字母之前,也是有音無字。
「有音無字」是各民族必經的階段,只是描述事實,並無褒貶之意。
古印度慣常用口誦傳承「經典教導」、「歷史及故事」,不像漢民族強調文字資料。
「巴利」不是一種「語言」的名稱,古代稱佛經為「巴利」。
從釋迦牟尼去世到最早的存世佛經文本,至少有三百年之長,這當中都靠老師背誦,弟子跟著背誦,這樣子「師弟口耳相傳」而住持正法。
目前看見的最早文字資料是阿育王石柱刻文,和阿育王磨崖石刻法敕,這是用 「Brahmi 婆羅迷文字」  書寫的。
存世的最早的抄寫本佛教經典是《犍陀羅法句經》,這是用佉盧字(或稱驢唇體)書寫的。
我在此用現代語言作比喻。
我們有歐洲語言通用的26個字母,用這些字母依照英文的方法拼寫單字,就成為英文。
用這些字母依照西班牙文的方法拼寫單字,就成為西班牙文。
用這些字母依照德文的方法拼寫單字,就成為德文。
用這些字母依照法文的方法拼寫單字,就成為法文。
用這些字母依照荷蘭文的方法拼寫單字,就成為荷蘭文。
用這些字母依照拉丁文的方法拼寫單字,就成為拉丁文。
但是,你不可以稱這26個字母為英文字母。(是的,我們從認得 ABCD 開始,就稱他們為英文字母。)
所以巴利經典,有用天城體拼寫的,有用緬甸字母拼寫的,有用泰國字母拼寫的,有用蘭扎體字母拼寫的,有用悉曇體字母拼寫的。
這就是所謂的「巴利語有音無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