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殘卷《開蒙要訓》 |
照片顯示《開蒙要訓》紀錄「構、揣、夥、矯、詭、攘、氅」是「上聲」。
========
今日台灣懂得「平、上、去、入」的國小老師可能不多,我聽到有些老師認為「國語」(普通話、華語)第一聲是平、第二聲是上、第三聲是去、第四聲是入。比較進步的老師則說:「第一聲是陰平,第二聲是陽平,第三聲是上,第四聲是去,第五聲(輕聲)是入。」這都不夠準確。
========
今日台灣懂得「平、上、去、入」的國小老師可能不多,我聽到有些老師認為「國語」(普通話、華語)第一聲是平、第二聲是上、第三聲是去、第四聲是入。比較進步的老師則說:「第一聲是陰平,第二聲是陽平,第三聲是上,第四聲是去,第五聲(輕聲)是入。」這都不夠準確。
其實,要指出「平、上、去、入」與當代華語的「一、二、三、四」四聲的關係,這有一點困難。
版主認為「第一聲是陰平,第二聲是陽平」,但是第三聲不是「上」,古代的「上」聲較接近是現代華語的「第四聲」。版主認為:「古代的『去』聲與現代華語的『第三聲』不同」,不能說古代的『去』聲讀作第三聲」。
============
============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
四聲概念的提出
四聲可能在上古漢語中已經存在,即「古四聲」。但四聲作為概念的提出則始於南朝梁的沈約。《梁書、沈約傳》記載他寫了一本《四聲譜》,專門討論這個問題;同書還載梁武帝蕭衍問及周舍何謂四聲,周舍答:「天子聖哲。」後來隋朝的陸法言著《切韻》,將四聲標為「平上去入」。其實「天子聖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內涵一致:「天」、「平」同為平聲,「子」、「上」同為上聲,「聖」、「去」同為去聲,「哲」、「入」同為入聲。不過《切韻》一出,流傳廣遠,「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遂成為四聲的泛稱。
四聲的流變
四聲在漢語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主要有平分陰陽、全濁上變去、入聲消失。
1 則留言:
個人覺得台語(古音?)聲調重點除了四聲還要分陰陽。現今華語之四聲只是借其名,與古四聲完全不相干。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9736315389959&set=a.243257379371186.1073741827.100010607760142&type=3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