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讀佛書不多,進入寺廟,主要是看主神有無鬍鬚,有鬍子的不是佛教,下巴沒裝鬍子的才是佛教。分辨媽祖與觀音的方法是媽祖戴帽子,而觀音戴頭巾。直到賴鵬舉醫師開課研習「佛教圖像學」,我才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另外一個方式是看寺廟名稱;「寺、院、精舍、蘭若、庵」為佛教,「宮、觀、堂、廟」為道教信仰。不過,有時會有例外,還是應以主神為準。
約當十多年前,有朋友要到台中市旱溪路的「釋迦牟尼佛中心」,進門一看,被震嚇到,正殿兩尊六公尺高的坐像都有鬍鬚,這是怎麼回事?打聽一下,才知道這是藏傳佛教的道場,跟漢地佛像不一樣。
佛教譯文對僧舍、僧人居止之處主要有三種譯語,
- 1. vihāra,住所,譯為「精舍」。
- 2. saṅgha-ārāma,僧舍(梵語:saṃgha-ārāma),譯為「僧伽藍摩」,常簡稱作「僧伽藍」。一般說「護法伽藍」,其實就是指「僧伽藍的護法神」。
- 3. arañña,森林閑靜之處,譯為「阿蘭若、阿練若」,在《中阿含》常譯作「無事處」。
「vihāra 居住的地方」此字從動詞「viharati」而來。漢譯為「精舍」(不是「經舍」)。後來東漢末年,黨錮之亂的讀書人講學的地方也稱為「精舍」。這是借用佛教的名稱,請參考《後漢書》。
寺這個字在《詩經》就已經出現。當外國僧人隨西域小國的使者來訪時,依當時外交禮儀,是安置在「鴻臚寺」(官方接待所),這些外國僧人就在鴻臚寺對外國人作一些佛法講解。後來有外國僧人長期居住在「鴻臚寺」的一間房子,成為外國僑民商旅供佛聽經的地方,這可能是造成漢人稱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為「寺」的原因之一。
僧人居住的地方有時又叫 arañña,譯為「阿蘭若」,後來簡稱作「蘭若」;此字的意思其實是近郊的森林,便於遊方沙門乞食與禪修。若離村鎮過遠,來回乞食就耗費掉大半天時間,不利修行;若在村鎮之中,則過於喧鬧,或則容易跟在家眾來往過密;所以選取森林邊緣,距村鎮遠近適當的地方住止。
總之,「寺」、「精舍」、「蘭若」、「伽藍」、「招提」是翻譯名詞,漢文本就有「寺」、「蘭若」的古語,要分辨這時的用字是洋文還是土產,要在文脈裡辨明用的是「漢字古義」還是「漢譯佛典的新義」,不能傻傻的分不清楚。
看電影「倩女幽魂」時,劇中有一座「蘭若寺」;心裡頭直嘀咕:「蘭若是佛教僧院,寺也是佛教僧院,怎會這樣取名字?」記得以前讀唐宋札記,有人將他的花園取名作「園園園」,涼亭作「亭亭亭」,廳堂作「堂堂堂」,花園造景的假山的山洞取名作「洞洞洞」;這就亂了套路啦!又如近代有一家餐廳取名作「放題百匯」,「放題」和「百匯」都是 Buffet 的譯名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