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45:思法者(?) saṅkhātadhammā



元亨寺版《法句經》70 頌:
「愚者月復月,雖唯取少食,似草之尖端,
〔功德〕不值思法者,十六分之一。」(CBETA, N26, no. 9, p. 19, a14 // PTS. Dhp. 10)
我先講結論:
第三句「似草之尖端」,原譯應為「以草之尖端」,「似」字為排版失誤。
第四句「不值思法者」,「思法者」為「saṅkhātadhammā」的對譯,應譯為「體證教法的人」或「證法者」,並且附註此字為「saṅkhātadhammā」,即是指「阿羅漢」,而不是「思法者」。
或者翻譯為「阿羅漢」,並且附註此字為「體證教法的人 saṅkhātadhammā」,此字一般是用來指稱「阿羅漢」。
此首偈頌是說,「愚者即使月復一月地修苦行,如每天僅以『孤沙草 kusa』尖端的食物進食,也不及阿羅漢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阿含、尼柯耶雖稱揚頭陀行少欲知足,但並不教誨所有出家眾都遵循「十一頭陀法」;應如《中阿含》所提及的,如果一處所四事供養易得,但不易導向解脫,則應捨去;如果一處所四事供養易得,且易導向解脫,則應留下來精進修習。相反地,如果一處所四事供養不易取得,常有匱乏,且不易導向解脫,則應捨去;如果一處所四事供養不易得,但易於導向解脫,應留下來精進修習。
苦行並非唯一的考量因素,這在《雜阿含379經》與《相應部56.11經》(兩部經均為《轉法輪經》)已經開宗明義地揭示此一原則。
------------------
巴利的偈頌原文是: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yya bhojanaṃ,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DhP 70)

Sentence Translation:
Month by month can a fool eat his food with a blade of the kusa grass,
he is not worth a sixteenth part of those, who have realized the Dharma.
------------------
  1. 元亨寺版:「愚者月復月,雖唯取少食,似草之尖端,〔功德〕不值思法者,十六分之一。」
  2. 了參法師譯:「愚者月復月,雖僅取(少)食 -- 以孤沙草端,(彼所得功德),不及思法者,十六分之一。」
  3. 淨海法師譯為:「愚人修苦行,月月從茅草葉端攝食,他所得的功德,不及思法者十六分之一。」
  4. 廖文燦譯為:「無知者會月月以草葉的尖端受用食物,他不值得諸已顯露法者的十六分之一。」
  5. 黃寶生譯為:「愚者即使月復一月,只用拘舍草尖取食,功德與知法者相比,也不及十六分之一。」
  6. 那羅陀長老(錫蘭,Thera Nārada)譯為:「Month after month, with a kusa-grass blade, a fool may eat his food; but he is not worth a sixteenth part of them who have comprehended the Truth.」
  7. K. R. Norman 譯為:「A fool might eat his food month by month with the tip of kusa grass; he is not worth one sixteenth part of those who have perfected the doctrine.」
在這些翻譯之外,了參法師的註解說:「『思法者』( sankhatadhammanam)是深入正法的人。依註解說:是覺悟四諦(苦、集、滅、道)的人。」
K. R. Norman 的註解則說:「『註釋書』認為 (saṅkhātadhammā) is 'of those who have realised the doctrine'. (已體證佛陀教法的人)。」從字意上來說是「 'of the well realised mental phenomena'. (已體證諸法的人)。」
實際上,這個字在《相應部12.31經》引用《彼岸道品》時出現過:

Ye ca saṅkhātadhammāse,

ye ca sekkhā puthū idha;

Tesaṃ me nipako iriyaṃ,

puṭṭho pabrūhi mārisā.

莊春江老師翻譯為:「凡已體悟法者,以及這裡,凡個個有學,慎重詢問他們的舉止:親愛的先生!請告訴我。」
元亨寺版《相應部12.31經》翻譯為:「對法追究者,有學及凡夫,問此等威儀,請友以說示。」(CBETA, N14, no. 6, p. 55, a4-7 // PTS. S. 2. 47)
《雜阿含345經》:「若得諸法教,若復種種學,具威儀及行,為我分別說。」(CBETA, T02, no. 99, p. 95, b13-14)
------------------
帖主的翻譯是:
「那些已經了知諸法的人,與多種有學,他們的行為是怎樣呢?審慎的智者,朋友,請你解答我的問題。」
這首偈頌也出現在《大智度論》卷3〈序品 1〉:
「種種諸學人,  及諸數法人,
 是人所行法,  願為如實說!」」(CBETA, T25, no. 1509, p. 82, c14-15)
楊郁文老師依據巴利文的翻譯為:『所有已證悟諸法者,及諸有學與凡夫們;此等輩(應該)具備(那些)之威儀,我所尊敬者,請為我解說。』
所以,這首偈頌不是問「阿羅漢」與「各種有學」慧有怎樣的「威儀」或「行為」,而是問「怎樣才算是阿羅漢?」、「怎樣才算是各種有學?」
在《阿含經》的譯文當中,當問題不夠清晰時,可以從「回答」還原本來的提問。兩個回答是:
  1. 《雜阿含345經》:「比丘以食故,生厭、離欲、滅盡向。彼食滅,是真實滅,覺知已,彼比丘厭、離欲、滅盡向,是名為學。」(CBETA, T02, no. 99, p. 95, b19-21)
  2. 《雜阿含345經》:「若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從食集生,若真實即是滅盡,覺知此已,比丘於滅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5, b22-25)
第一答是說「有學」為「厭、離欲、向於滅盡」,第二答是說「數法」為「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數法」為「saṅkhātadhammā」的對譯而將「saṅkhāta」誤解成「計數」。
  《大智度論》的解釋也是如此:「有生者,欲為滅有為生法故,名學人;以智慧得無生法故,名數法人」(CBETA, T25, no. 1509, p. 82, c18-20)。

也就是說:「saṅkhātadhammā 數法人」為「阿羅漢」。可參考照片中《巴英字典》(PED)所說的「saṅkhātadhammā 體悟教法的人」為「阿羅漢」的別名之一。
《雜阿含345經》問的是「」
《雜阿含經》卷14:「比丘厭、離欲、滅盡向,是名為學」(CBETA, T02, no. 99, p. 95, b20-21)
----------------
兩相比較,可以指出「了知諸法的人 saṅkhātadhammāse」,在《雜阿含345經》被譯作「法數」,有可能是《雜阿含經》的譯者將「saṅkhāta 已了悟」誤解為「計數」,在巴利《小義釋》明白地解釋此字意指「阿羅漢」。《瑜伽師地論》將第一句譯作「若諸善說法」,似乎是將「saṅkhāta 」譯作「善說」,不過,《瑜伽師地論》清晰地指出這是指人(阿羅漢),而不是指法(法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