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書房夜話 28:四部尼柯耶(或四阿含)的成型



雖然諸部律典都提到四部尼柯耶(或四阿含)成型於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五百羅漢合集而成。
但是西方學者各自另有著述,其中猜測或推論「巴利文獻的形成和分期」。
  1. 1. 佛陀教法的簡單陳述,在各本佛教經律多處重複出現。 The simple statements of Buddhist doctrine now found, in identical words, in paragraphs or verses recurring in all the books.
  2. 2. 在兩本以上的經律出現的事件或片段 Episodes found, in identical words, in two or more of the existing books.
  3. 3. 戒 The Silas, 彼岸道品 the Parayana, 義品 the Octades, 戒經(波羅提木叉) the Patimokkha.
  4. 4. 四部:長部、中部、增支部、相應部 The Digha, Majjhima, Anguttara, and Samyutta Nikayas.
  5. 5. 《經集》(《小部》第五經)The Sutta-Nipata, 《長老偈》與《長老尼偈》 the Thera-and Theri-Gathas, 《優陀那》(《小部》第三經) the Udanas, and 《小誦》(《小部》第一經) the Khuddaka Patha.
  6. 6. 《經分別》The Sutta Vibhanga, and 犍度Khandhakas.
  7. 7. 《本生》The Jatakas and 《法句經》the Dhammapadas.
  8. 8. 《義釋》The Niddesa, 《如是說》 the Itivuttakas and the 《無礙解道》 Patisambbhida.
  9. 9. 《餓鬼事》與《天宮事》 The Peta and Vimana-Vatthus, 《譬喻》the Apadana, 《所行藏》the Cariya-Pitaka, and 《佛史》(佛種姓經)the Buddha-Vamsa.
  10. 10. 《阿毘達磨》The Abhidhamma books;《阿毘達磨》中最早的可能是《人施設論》(《阿毘達磨》第四經) ,最晚的可能是《論事》(《阿毘達磨》第五經) the last of which is the Katha-Vatthu, and the earliest probably the Puggala-Pannatti.
以上只是 Rhys Davids 大衛士概括性、印象式的結論,他未列出他的文獻根據和推理過程,也是接近「想當然爾」的見解,不能當作斬釘截鐵的定論。
-----------
類似的議題請參考:
越建東〈西方學界對早期佛教口傳文獻形成的研究近況評介〉,《中華佛學研究》第八期,2004:327-348,中華佛學研究所,台北市,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現已搬遷到新北市,金山區,法鼓園區)。
----------
越建東此文(329頁末,以及330頁頁底註4)提到:

「因為經文內容很可能就是解開許多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經典的研究一直是大家努力焦點。然而,這些現存經典的形式本身也是一個中心問題,例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阿含經》大約是四、五世紀時代的產物,巴利尼柯耶之較肯定的形式最多只能推回到覺音(Buddhaghosa)的時代(五世紀左右),早的證據不是未曾被發現就是顯得相當模糊。」

在頁底註4 他引 Gregory Schopen 的主張,並且說「此看法逐漸為學界所注意」。
上述這樣的主張顯然是有極大問題。
因為《犍陀羅法句經》實體經鑑定為西元150年左右,支謙於西元224年翻譯了《法句經》,如要稱漢譯四阿含的源頭文本或巴利四《尼柯耶》是遲到西元四世紀或五世紀才成定型,這是相當不可能。
雖然《法句經》有些偈頌相當古老,一般而言,學界認為全本的《法句經》要比四部或四阿含的成書來得晚一些。
----------
越教授這篇「研究近況評介」,主要是介紹三個人的見解:
  1. Lance Cousins 柯新斯 2002-2003 PTS 會長
  2. Richard Gombrich 貢布理奇 1994-2002 PTS 會長
  3. Mark Allon 馬克艾隆
貢布理奇是關則富教授的牛津大學博士導師。
馬克艾隆是長慈法師的澳洲雪梨大學博士導師。
  1. 1. 柯新斯主張初期經典的傳誦是「即興式的集成 improvisatory」,也就是沒有固定的文本,會將源頭資料庫因時、因地、因對象、因目的,而彈性組合成「經本」,一直到後期才將文本固定下來。。
  2. 2. 貢布理奇主張初期經典的傳誦是「審慎式的集成 deliberate composition」,也就是將佛陀的教法經過審慎的編訂之後,並且以特別的系統以求精確地傳誦給弟子。也就是經典設計了幫助記憶、背誦的元素,有合作而分工的背誦團體。所以,四部(尼柯耶)也就是代表四種不同的背誦傳統。
  3. 3. 馬克艾隆的主張,認為佛教經典最初是「即興式」而沒有固定文本;但是,很快地(例如說佛滅後一百年到二百年之間)經過「權威者的審訂」,而成為「審慎之集成後付諸記憶(並傳誦) deliberate compositions which were then committed to memory」。
馬克艾隆所舉的例子也出現在無著比丘的論文與書籍當中。
無著比丘:巴利口誦傳承的形式與功能(2006)
這些協助記憶的方式,如:
  1. 「漸增音節 waxing syllable」:在經文中出現的字串或字群,以音節的多寡安排字的順序。
  2. 用三個以上的同義字,如果有一個字因發音錯誤而產生誤解,可以靠其他同義字來糾正。
  3. 大量採用「定型句」。
  4. 在同一經重複同樣的敘述,像是發音練習一樣,在背誦之間協助出學發展記憶模式。
  5. 設計「攝頌」,協助背誦經文內容、經的次序,以及品的次序。
----------
收到 2019/11/12 留言如下:
「蘇老師,香港暴警連孕婦也不放過,請廣傳台灣朋友,撐住自由民主。」
看到港警正攻入香港中文大學,想祈求香港平安、平靜、平順,看到無辜香港人民傷亡,十分心痛。遠處台灣,幫不到忙,聊以此貼文略表心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