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良艾問:
請教什麼是「觀法忍」?
北傳:中阿含54經 南傳:無
《中阿含54經,盡智經》
----------------
蘇錦坤答:
「法忍」在「大乘經典」有其意義,此處僅論「阿含、尼柯耶」範圍內,此詞的可能含意。
詮釋一個詞,通常較保險的方法是從對應經典定出對應的用字,再依前後文理解字義。也就是說:
- 1. 從字的源頭去理解字義。
- 2. 從文義、句義去理解字義。
如果「從字的源頭所理解的字義」與句義不相當、不符,可能有較複雜的狀況。就一份翻譯文獻而言,這樣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
- 1. 印度語言的原稿有錯字
- 2. 原稿沒錯字,翻譯出錯
- 3. 原稿沒錯字,翻譯也未出錯,抄寫時或編輯、雕版印書時出錯。
- 4. 原稿沒錯字,翻譯也未出錯,抄寫時或編輯、雕版印書時也未出錯:這個字是正確的翻譯用字,但是有「漢語的古義」,必需另行尋找此字的古義。
---------------
在漢譯「阿含」的範圍,「法忍」兩字較少出現,一次出現在《中阿含54經,盡智經》的「觀法忍」,另一次出現在《雜阿含1177經,灰河喻經》:「眾多人者,謂愚癡凡夫。流,謂生死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謂精勤修學。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得平地者,謂持戒。」(CBETA, T02, no. 99, p. 317, a24-28)。
根據到目前為止的「跨語言文本的比較研究」,很不幸的《中阿含54經,盡智經》與《雜阿含1177經,灰河喻經》並未出現任何語言的對應經典,所以,無法確認此字是「哪一字」。
目前的猜測,大多認為是出自「khanti」的對譯。
《翻譯名義集》卷4:「云何名法忍。法忍有二種。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飢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謂瞋恚憂愁疑婬欲憍慢諸邪見等。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CBETA, T54, no. 2131, p. 1116, a5-8)
台灣法雨道場明法比丘《巴漢詞典》:
Khanti,(kham)(梵Ksānti(ksam)),【陰】忍耐(日語:我慢する,gaman-suru),耐性。khantibala,【中】耐力。khantimantu,【形】忍耐的,耐心的。忍耐是最超越的鍛鏈、擔當(Khantī paramaṁ tapo titikkhā)(《法句經》184偈)。A.5.216.akkhanti(不忍):「諸比丘!此等五者,是忍之德。以何為五耶?即:為多人可愛、可意;又,不兇暴(aluddo);無追悔;不迷亂而命終;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忍耐有三種:一、世俗的忍,忍氣吞聲(如石壓草),但有時會忍無可忍而火山爆發。二、修止的忍,轉離可瞋境(不可意境),迅速把心安置於固定的所緣(高級的如石壓草)。三、修觀的忍,當境,或轉離可瞋境,把心安置自己的身體(如呼吸、火大、或以丹田吸呼氣)、或受(特別是苦受)的觀察,覺知生滅、轉變。若是屬於過去的積怨、郁卒、怨恨,也可以倒帶,坦然面對它。修觀修可以達到無忍可忍。cf.adhivāsana(堅忍)。
台灣法雨道場明法比丘《巴漢詞典》:
Khanti,(kham)(梵Ksānti(ksam)),【陰】忍耐(日語:我慢する,gaman-suru),耐性。khantibala,【中】耐力。khantimantu,【形】忍耐的,耐心的。忍耐是最超越的鍛鏈、擔當(Khantī paramaṁ tapo titikkhā)(《法句經》184偈)。A.5.216.akkhanti(不忍):「諸比丘!此等五者,是忍之德。以何為五耶?即:為多人可愛、可意;又,不兇暴(aluddo);無追悔;不迷亂而命終;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忍耐有三種:一、世俗的忍,忍氣吞聲(如石壓草),但有時會忍無可忍而火山爆發。二、修止的忍,轉離可瞋境(不可意境),迅速把心安置於固定的所緣(高級的如石壓草)。三、修觀的忍,當境,或轉離可瞋境,把心安置自己的身體(如呼吸、火大、或以丹田吸呼氣)、或受(特別是苦受)的觀察,覺知生滅、轉變。若是屬於過去的積怨、郁卒、怨恨,也可以倒帶,坦然面對它。修觀修可以達到無忍可忍。cf.adhivāsana(堅忍)。
-----------
但是,將上述的字義嵌入經文裡面,整個句義並不是完全「文從字順」。
所以,當有人問起《中阿含54經,盡智經》的「觀法忍」是什麼意思,謹慎的作法是回答:「不知道。」
-----------
以下,我試著用第二種方法「從文義、句義去理解字義」,而本文的此一操作可以當作是「猜測」,或者是「較運用文獻的猜測」。
首先,《雜阿含1177經,灰河喻經》:「眾多人者,謂愚癡凡夫。流,謂生死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謂精勤修學。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得平地者,謂持戒。」(CBETA, T02, no. 99, p. 317, a24-28)。
我們可以讀到此經的譯文出現「菩薩摩訶薩」,代表此經是有問題的,不是原稿出了錯,就是此經被後人從別處編入,或者是原來的用字在後代被人改作「菩薩摩訶薩」,...等等。
其次,從經文逐漸增進的敘述來看,先是「精勤修學」,其次是「得法忍」,再其次是「持戒」、「四真諦」、「正見」、「八聖道」、「七覺分」、「四如意足」、「五根」、「無餘涅槃」、「諸禪、解脫、三昧、正受」,得「法忍」似乎是「入道初階」,遠在「八聖道、七覺分、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之前。
--------
我們閱讀《中阿含54經,盡智經》經文本身:
- 1. 經文首先教導「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非不知,非不見。」
- 2. 其次問「云何知見便得漏盡?」,需如實知見四聖諦(經文稱「苦習滅道」,「習」是「集」的古譯)。
- 3. 其次又問「云何漏盡智習?」答曰:「漏盡智以解脫為習」,「習」是「集、生起」的古譯。
- 4. 又問「解脫以何為習?」答曰:「無欲為習」。
- 5. 又問「無欲以何為習?」答曰:「厭為習」。
- 6. 又問「厭以何為習?」答曰:「如實知見為習」。
- 7. 又問「如實知見以何為習?」答曰:「定為習」。
- 8. 又問「定以何為習?」答曰:「樂為習」。
- 9. 又問「樂以何為習?」答曰:「止為習」。
- 10. 又問「止以何為習?」答曰:「喜為習」。
- 11. 又問「喜以何為習?」答曰:「歡悅為習」。
- 12. 又問「歡悅以何為習?」答曰:「不悔為習」。
- 13. 又問「不悔以何為習?」答曰:「護戒為習」。
- 14. 又問「護戒以何為習?」答曰:「護諸根為習」。
- 15. 又問「護諸根以何為習?」答曰:「正念、正智為習」。
- 16. 又問「正念、正智以何為習?」答曰:「正思惟為習」。
- 17. 又問「正思惟以何為習?」答曰:「信為習」。
- 18. 又問「信以何為習?」答曰:「觀法忍為習」。
- 19. 又問「觀法忍以何為習?」答曰:「翫誦法為習」。
- 20. 又問「翫誦法以何為習?」答曰:「受持法為習」。
- 21. 又問「受持法以何為習?」答曰:「觀法義為習」。
- 22. 又問「觀法義以何為習?」答曰:「耳界為習」。
- 23. 又問「耳界以何為習?」答曰:「聞善法為習」。
- 24. 又問「聞善法以何為習?」答曰:「往詣為習」。
- 25. 又問「往詣以何為習?」答曰:「奉事法為習」。
-------------
所以,這是由四預流支:「親近(奉事)善士(善知識)」(24, 25)、「聽聞正法」(22, 23)、「如理思惟」(21)、「法次法向(法次法行)」。
從「觀法義」(21)、「受持法」(20)、「翫誦法」(19),進而「觀法忍」(18),建立「信」(17)、「正思惟」(16)。
以下次第為《中阿含26經,瞿尼師經》所敘述:
《中阿含26經,瞿尼師經》(《中部69經》):「當學護諸根。(14)......
當學食知止足。......
當學精進而不懈怠。......
當學正念及正智也。(15)」(CBETA, T01, no. 26, p. 455, b1-27)
其次,如《中阿含42經,何義經》與《增支部10.1經》所述的次第:
「因持戒(13)便得不悔(12),因不悔便得歡悅(11),因歡悅便得喜(10),因喜便得止(9),因止便得樂(8),因樂便得定(7)。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6),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5),因厭便得無欲(4),因無欲便得解脫(3),因解脫便知解脫(2),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5)
所以「盡智」應是「漏盡智」,在《中阿含經》的其他經文是翻譯作「解脫知見」。
---------
總結以上所述,在「觀法義」(21)、「受持法」(20)、「翫誦法」(19),進而「觀法忍」(18),建立「信」(17)、「正思惟」(16)之後,才「攝護諸根(14)、飲食知量、精進不放逸、正念正知(13)」,因持戒(13)不悔(12),而離生喜(10)樂(8),而得禪定(7)。
依此推估,「觀法忍」(18)應該在「初果向」或之前,粗知法義。
我習慣將此處的「忍」當「認」字解釋,初認識佛陀的教法,而數數修習,觀所認知的教法。
總之,還在入道初階。
---------
莊春江老師翻譯:《增支部10.1經》
尊者阿難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善戒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善戒的目的是不後悔,效益是不後悔。」
「但,大德!不後悔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不後悔的目的是欣悅,效益是欣悅。」
「但,大德!欣悅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欣悅的目的是喜,效益是喜。」
「但,大德!喜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喜的目的是寧靜,效益是寧靜。」
「但,大德!寧靜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寧靜的目的是樂,效益是樂。」
「但,大德!樂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樂的目的是定,效益是定。」
「但,大德!定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定的目的是如實智見,效益是如實智見。」
「但,大德!如實智見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如實智見的目的是厭與離貪,效益是厭與離貪。」
「但,大德!厭與離貪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厭與離貪的目的是解脫智見,效益是解脫智見。
「大德!善戒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善戒的目的是不後悔,效益是不後悔。」
「但,大德!不後悔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不後悔的目的是欣悅,效益是欣悅。」
「但,大德!欣悅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欣悅的目的是喜,效益是喜。」
「但,大德!喜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喜的目的是寧靜,效益是寧靜。」
「但,大德!寧靜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寧靜的目的是樂,效益是樂。」
「但,大德!樂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樂的目的是定,效益是定。」
「但,大德!定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定的目的是如實智見,效益是如實智見。」
「但,大德!如實智見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如實智見的目的是厭與離貪,效益是厭與離貪。」
「但,大德!厭與離貪是為了什麼目的,有什麼效益呢?」
「阿難!厭與離貪的目的是解脫智見,效益是解脫智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