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365:《論》是對於經典的銓釋--佛學問答 28


佛學問答26:
Jiss Ye 2019/10/24
「論是釋經的作用,任誰也無法否定的。論有部派的色彩,絕非就能抹煞它存在的意義的,難道部派所言能違背佛陀的教誨嗎?」
  我是學術外行人,看不懂這段話的意思?我所不懂的是:
【論對於經典的銓釋,是否正確呢?
這還不是必須要回到四大教法上,實是求是的比對經律?】


在實是求是的比對經律之後,如果論的某些觀點符合經律,那就大方的承認"這些論點"符合佛説。
如果論的某些觀點不符合經律,那就大方的承認"這些論點"不符合佛説。
實事求是的比對經律就好,又何必全盤否定或全盤接受的盲目推論呢?
-------------
蘇錦坤答:
1. 【論是釋經的作用,任誰也無法否定的。】
印順導師對於古代佛教文獻中的「論」,有「釋經論」與「宗經論」的解說:

【印度論有二種:一者、同於中國之註疏,逐句解釋文義,謂之釋經論;一者、為宗經論,依經義為宗,予以發揮,不重文句。本論為宗經論。】(《華雨集》356頁)

據我知見所及,巴利文獻將註釋書(aṭṭhakathā)與阿毘達磨(abhidhamma)區分得相當清楚,並未統稱為「論、阿毘達磨」。這可以減少一些混淆。
就現存文獻而言,巴利《論藏》的七論與漢譯「說一切有部」《論藏》的「一身六足」七論,品目既不相同,內容差異也大。
「註釋書」的體裁是按照經文次序逐一解釋字義、句義;而「阿毘達磨」是就其想發揚的教義,建立自己的篇章結構去闡述「思想、教義」。「註釋書」以「語源學 etymology」、譬喻故事和引述經文為主要手段。《論藏》則較重思辯的過程與「破異說、立己論」。
在現代的研究成果當中,指出「註釋書」仍會出錯,這不能全盤接受。
至於「阿毘達磨」,我們可以讀到各部派之間的相互評破,從邏輯觀點來看,當然不會每一部論都正確。
2. 【有部派的色彩,絕非就能抹煞它存在的意義的,難道部派所言能違背佛陀的教誨嗎?
這有兩個層次來探討:
  1. 1.) 佛教部派構建一部「論」,當然殫精竭思、處心積慮,總是要達到「符合佛陀教義」的最高目標。
  2. 2.) 檢驗現今存世的各部「論」,當然有不少出入;所以,著論之時雖不想違背佛陀的教誨,而實際結果是有不少出入、差異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