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法友飛鴻 212:「阿含、尼柯耶」古義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252989/?start=0#1282060124)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6339979/?start=0&post=ok#last)
========
Some1  2017.1.20 17:08
是的,我同意您的看法。我也注意到下面這個看法。我認為這也是信仰層面的說法,歷史上當然不曾出現「緣覺乘」,但我相信如果一個人希望在未來可以成為一位“辟支佛”,那應該還是可以成立的。這個離題了。
----------
喜戒尊者:上座部佛教只傾向於阿羅漢果嗎?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4871225/)
“上座部佛教並非只強逼必需跟隨佛道,然它亦給予以上所提及的選項。因此上座部的佛教徒可發願成佛,當然他必需累計圓滿成佛所需要的波羅蜜。再者,如他有此意欲,他可以立志成辟支佛;又或是阿羅漢果階段的其中一種。甚至他也可以選擇繼續輪迴以圓滿他獨特的需求,即累積足够的波羅蜜救度更多的眾生。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佛教徒有自由選擇權利,以符合他在輪迴中受苦的意願。....
所以,我們不能說只有少數的上座部佛教徒發願成佛。"
===========
Yifertw  2017.1.23 22:10
因此上座部的佛教徒可發願成佛,當然他必需累計圓滿成佛所需要的波羅蜜。再者,如他有此意欲,他可以立志成辟支佛;又或是阿羅漢果階段的其中一種。
這不是「阿含或尼柯耶」的教導。
在「阿含或尼柯耶」,並不特別鼓勵「發願」,更不用說「發願成佛」。「他可以立志成辟支佛」這是他自己編的。老實說,我沒讀到一部「阿含或尼柯耶」裡頭的經,教人如何成為「辟支佛」,更不用說「立志成辟支佛」了。
 《中阿含》一部經談到類似的講法:如果一個人天天學英文,他雖未發願,他會多少學習到英文。如果一個人發願要精通英文,可是啥也不作,或者拼命去跑馬拉松,他還是不能學懂英文。
所以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發願」,重要的是「有沒有依教奉行」。如果沒建立起正見,以為自己是依教奉行了,其實自己想的是耆那教、眾神教,與佛教沒關係。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6328299/)
=======
Some1  2017.1.24 15:10
我注意到下面摘錄了《增壹阿含》43品2經的段落,或許老師也會認為那不是“根本佛教”的內容吧?
《增壹阿含43.2經》:「優波離白佛言:『云何當發願?』
世尊告曰:『彼發願時:「我今以此八關齋法,莫墮地獄,餓鬼、畜生,亦莫墮八難之處,莫處邊境,莫墮凶弊之處,莫與惡知識從事,父母專正,無習邪見,生中國中,聞[1]其善法,分別思惟,法法成就,持此齋法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2]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持此誓願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復持此八關齊法,用學佛道、辟支佛道、阿羅漢道,諸世界學正法者亦習此業,正使將來彌勒佛出現世時,如來、至真、等正覺值遇彼會,使得時度。」』」(CBETA, T02, no. 125, p. 757, a6-17)[1]其=此【宋】【元】【明】。[2]善=惡【宋】。
=======
Yifertw 2017.1.24   17:04
經文裡"願"字有多種意義,一是希望,二是祝福(咒願),三是發願自己來生得如何如何,或自己今生能達如何修行境界、富貴境遇。
一如《中阿含105經》:「汝等當願世尊慰勞共我語言,為我說法,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於空靜處。比丘!當願我有親族,令彼因我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乃生天上,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於空靜處。比丘!當願諸施我衣被、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令彼此施有大功德,有大光明,獲大果報,得具足戒而不廢禪,成就觀行於空靜處。」(CBETA, T01, no. 26, p. 595, c18-26)。
二如《中阿含71經》:「蜱肆王聞優多羅行施修福時,常為囑上座呪願:「此施若有福報者,莫令蜱肆王今世後世受。」聞已,即呼問曰:「優多羅!汝實行施修福時,為我囑上座呪願:『此施若有福報者,莫令蜱肆王今世後世受。』為如是耶?」」(CBETA, T01, no. 26, p. 532, a8-13)
我所指的是第三種,發願自己將來會如何如何。《中阿含173經》(MN 126):「世尊答曰:「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浮彌!猶如有人欲得乳者而?牛角,必不得乳,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人欲得乳而?牛角,必不得乳。所以者何?以邪求乳,謂?牛角也。如是,浮彌!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所以者何?以邪求果,謂無道也。」(CBETA, T01, no. 26, p. 710, b4-15)
《中阿含165經》:「諸賢!云何比丘願未來耶?諸賢!比丘若有眼、色、眼識未來者,彼未得欲得,已得心願,因心願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願未來;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識未來者,未得欲得,已得心願,因心願已,則便樂彼,因樂彼已,便願未來。諸賢!如是比丘願未來也。「諸賢!云何比丘不願未來?諸賢!比丘若有眼、色、眼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諸賢!如是比丘不願未來也。」(CBETA, T01, no. 26, p. 698, a8-20)
-------
我對《增一阿含經》的翻譯抱持保留態度。
從攝頌的比對發現曇磨難提的默誦漏失了不少,而且有不少不屬「增一」體裁的內容和「大乘佛教」的元素出現在此一翻譯裡,引用《增一阿含經》時,必須非常審慎。
======
Some1  2017.1.24 17:43
我偶爾也會去您那裡的網站,不過還是希望能給這裡的法友們開一扇窗,感恩您的分享。
無論如何,我的信仰與印順導師相近(和版主老師的方向與結論還是有距離的),雖然知道《增一阿含經》和其他三部阿含經的内容有比較多的差别,但站在信仰的層面,那還是有價值的。
不過能理清文本的差異,勘校出較高質素的文獻版本,對學術、對以理性為導向的信仰,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能够看到老師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們的福分。
===
《中部126經》:
「總之,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者,雖以願望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雖無願望以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亦不能逮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此乃非逮得其果之來源也。
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者,雖以願望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雖無願望以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亦〔皆〕不能逮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此乃非逮得其果之來源也。
浮彌!譬喻有求油、欲油之人,為求油而以砂置桶〔中〕只管[8]以撒水而壓搾之。若有願望,以砂置桶〔中〕,只管撒水後而〔用力〕壓搾亦不能得油。若無願望,以砂置桶〔中〕,只管撒水後,雖〔用力〕壓搾亦不能得油。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以砂置桶〔中〕,只管撒水後〔用力〕壓搾亦不能得油。若或非有願望或非願望,以砂置桶〔中〕,只管撒水後〔用力〕壓搾,亦〔皆〕不能得油。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非得油之來源也。恰如是,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婆羅門,若邪見、邪思惟……邪定者,彼等雖有願望行梵行亦不能得其果。若無願望……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雖行梵行,亦〔皆〕不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非逮得果之來源也。浮彌!譬喻有求乳、欲乳之人,為求乳若搾牝牛之角。若有願望,雖搾牝牛之角亦不能得乳。若無願望……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雖搾牝牛之角亦〔皆〕不能得乳。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非得乳之來源也。恰如是,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邪見……乃至……邪定者,彼等若有願望,雖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若無願望……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雖行梵行亦不能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非逮得果之來源也。
浮彌!譬喻有求酥、欲酥之人,為求酥而倒水於甕中,用攪拌之具攪拌之。若有願望,以水倒於甕中,雖用攪拌之具攪拌亦不能得酥。若無願望……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以水倒於甕中,雖用攪拌之具攪拌亦〔皆〕不能得酥。其因何理由?然,浮彌!其非得酥之來源也。恰如是,浮彌!不論沙門、或婆羅門,若邪見……乃至……邪定者,彼等若有願望,雖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若無願望……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願望,雖行梵行亦〔皆〕不能逮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非得果之來源也。浮彌!譬喻有求火欲火之人,為求火而取濕薪、濕鑽木磨擦之。若有願望,以取濕薪濕鑽木,雖〔用力〕磨擦亦不能得火。若無願望……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取濕薪、濕鑽木,〔用力〕磨擦亦不能得火。其因何之理由耶?然,浮彌!其非得火之來源也。恰如是,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邪見……乃至……邪定者,彼等若有願望,雖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若無願望……若有願望或無願望……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雖行梵行,亦不能逮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非逮得果之來源也。
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者,彼等若有願望以行梵行可逮得其果。若無願望,以行梵行亦可逮得其果。若或有願望或無願望,以行梵行亦可逮得其果。若或非有願望或非無願望,以行梵行亦可逮得其果。其因何理由耶?然,浮彌!其為逮得果之來源也。」(CBETA, N12, no. 5, p. 128, a4-p. 131, a3 // PTS. M. 3. 140 - PTS. M. 3. 142)
[8]只管 如往還力說之語,以取其意而譯。
===
Yifertw 2017.1.26  AM 7:28
讓我們回到這則討論的根源來。
我談的是:
"在「阿含或尼柯耶」,並不特別鼓勵「發願」,更不用說「發願成佛」。「他可以立志成辟支佛」這是他自己編的。老實說,我沒讀到一部「阿含或尼柯耶」裡頭的經,教人如何成為「辟支佛」,更不用說「立志成辟支佛」了。"
現存的「阿含或尼柯耶」未曾提到世尊要弟子「立志成辟支佛」,這是相當明白而無需再進一步舉證。
所以,主要的討論在於 "並不特別鼓勵「發願」,更不用說「發願成佛」"。這也是《中阿含173經》與《中部126經》兩部《浮彌經》所討論的議題。
《雜阿含564經》卷21:「姊妹!如此身者,穢食長養、憍慢長養、愛所長養、婬欲長養。姊妹!依穢食者,當斷穢食,依於慢者,當斷憍慢,依於愛者,當斷愛欲。」(CBETA, T02, no. 99, p. 148, a23-27)
《增支部4.159經》經文為:
「姊妹!依食生此身,食應依念而斷,作如是說者,是緣此而作斯說。...
 姊妹!依愛生此身,愛應依愛可斷,作如是說者,是緣此而作斯說。...
姊妹!由慢生此身,慢應依慢可斷,如是說者,是緣此而作斯說。...
姊妹!依交會而生此身,交會而毀橋者,是世尊所說。」(CBETA, N20, no. 7, p. 244, a9-p. 245, a5 // PTS. A. 2. 145 - PTS. A. 2. 146)
在這個「勿生淫欲」的教導,必須相當善巧;其重點為「依食斷食、依愛斷愛、依慢斷慢」,在出家修行的路上,無法「依淫欲斷淫欲」。所以,世尊立戒,第一條即是「淫戒」,這是「波羅夷」,是要革除僧籍的。
 這個依慢斷慢,從解說文句看,是「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
而不是我們討論的"三是發願自己來生得如何如何,或自己今生能達如何修行境界、富貴境遇"。
當然,你可以主張這兩種是同一種,這樣的主張跟我的看法不同。
=======
Some1  2017.2.2 18:55
《中部126經》:「總之,浮彌!不論如何之沙門或婆羅門,若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 ... 
郭忠生《菩薩的不隨禪生》 § 4.7.「願」的效能 (節錄)
 ( 福嚴佛學研究第03期:〈菩薩的不隨禪生〉www.fuyan.org.tw/download/v3-s03.doc

《中阿含經》第173《浮彌經》認為,如果修行者是邪見、邪行,不管是否有發願,修行必定不會有結果;相反的,修行者是正見、正行,修行一定會有結果。另外,《成實論》所說「行者若能勤修善法,雖不發願,亦於諸漏心得解脫」,根本不承認「願求」有任何的效能,這是著眼於修行的因果業報(參見本文§ 3.3.)。

但在前文(§ 4.3.)所引用的《雜阿含經》第788經、第458經、第454經等等,顯示,有情本身主觀的意願,不管是「欲」(chanda),還是patthanā(願)、paidhi(願)、pariāha(熱)、pariyesanā(求),在認識到行為的過程,有著指引性的功能。而這樣的功能,除了是經文所明示的之外,應該也是事理的當然結論。

再進一步說,這一些經文所說的欲、願、求,都分別在善的脈絡與不善的脈絡中出現,行為人因為這些不同的欲求、期望,起心動念,進而化為語言、行為,甚至進而成為人格特質,在因果業報的原則之下,自然對於其將來的轉生處,有所影響。邪見引發而來的「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會有「不愛果,不可念,不可意」的後果。相反的,從從正見出發的「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會得善果。這是「願求」最廣泛的意義。

在《雜阿含經》第457經,修行者所願求的雖有下、中與勝界的不同,但基本上是人趣中的快樂,或是欲界天,甚至是無色界天,這偏向於善趣,解釋上,此處的「願求」,範圍較小。

在《大智度論》卷7關於菩薩立願的討論中,對談者的疑問就是:菩薩如果行為清淨,自然能得到清淨果報,何必要立願? 論主的意見是:「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接著引述「八施生」的經教(本文§ 3.1.),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心常願樂,命終之後,各生其中,此皆願力所得」。這些都還在因果業報的原則之下,來看「願求」,特別是對談者再提出這樣的問題:「若不作願,不得福耶?」,論主的回答是:「雖得,不如有願,願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長」。這樣的說法,是把「願求」看成具有「加分」的效果。

對談者緊接下提出這樣的問題:「若作願得報,如人作十惡,不願地獄,亦不應得地獄報!」。顯示「願求」是否具有「轉向」的效果?此一問題,給「願求」的效果,作了某種程度的限縮。論主的回答是:「罪福雖有定報,但作願者修少福,有願力故得大果報」。也就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其一定的軌跡,而「願求」是在行善作福的脈絡來說。如果不是這樣,會發生嚴重的道德危機。《大智度論》的結論是:「如是說罪中報苦,一切眾生皆願得樂,無願苦者,是故不願地獄。以是故,福有無量報,罪報有量」。顯示罪報與福德之間,雖都是本諸因果業報,但二者不是相對稱的,罪報有其限量,福德卻有無限的可能性。在《雜阿含經》第1042經(本文§ 3.2.),作十不善業的人,很自然的受墮地獄業報。相反的,行十善業的人,卻在不同的脈絡中,「所願必得」,顯示出「願求」的不同意義。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