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板凳:
蘋果以前就叫林擒,我想了一想,那應該就是龍眼的字源:(lim5-khim5 林擒) ==>(ling5-ging2 龍眼)
英文的 Apple 最終的字源是 PIE 的 *ab(e)l。和巴利的 amba 或梵文的 āmra 應該都是同樣字源。
2017年1月23日 上午11:45
------
蘇東坡兒子蘇邁作 兒子邁幼作《林擒》詩云:「熟顆無風時自落,半腮迎日鬭鮮紅。」 林擒果是鮮紅色。
=====
《中阿含56經,彌醯經》:「此地平正,名好㮈林,金鞞河水極妙可樂,清泉徐流,冷暖和適,若族姓子欲學斷者,當於此處,我亦有所斷,寧可在此靜處學斷耶?」(CBETA, T01, no. 26, p. 491, a21-24)
《長阿含2經》:「菴婆婆梨」(CBETA, T01, no. 1, p. 13, b20)
首先,從佛教經典的「柰、㮈、菴羅、菴婆婆」談起。
《一切經音義》卷26:「菴羅樹女(菴羅,淨三藏云(義淨):『果名,其形似柰、其味如梨。』《溫室經》云『柰女』者,即其人也。依花以孕質,故號濕生,即頻婆娑羅王之貴妃,良醫耆婆之母也。)。」(CBETA, T54, no. 2128, p. 479, b13-14)
此處《一切經音義》其他描述並不正確,但是「菴羅」譯作「柰、㮈」,對照巴利經典為「amba 菴婆」,梵文作「āmra 菴羅」,這是芒果。《長阿含2經》的「菴婆婆梨」,既不是婆婆、也不是梨,而是「ambapālī」的譯音。
其實漢地本有「柰、㮈」,而沒有「amba 菴婆」、「āmra 菴羅」,譯作「柰、㮈」,增加困擾。
《一切經音義》卷28:「菴羅(或言菴婆羅,果名也。案:此果花多而結子甚少,其葉似柳而長一尺餘、廣三指許。果形似梨而底鉤曲,彼國名為上樹,謂在王城種之也。經中生熟難知者,即此也。舊譯云『柰』,應誤也。正言『菴沒羅』,此菴沒羅女持園施佛,因以名焉。昔彌猴為佛穿池,鹿女見千子處,皆在園側也)。」(CBETA, T54, no. 2128, p. 496, b14-16)
高拱乾《台灣府志》卷一〈輿地志,土產條〉談到:「檨無此字,今從俗寫」。(檨,台語讀作 suainn7)
至於「芒果」,則是「mango」的譯音。
--------------------
--------------------
另外,日本常將蘋果標作「林檎」,而稱作「lin2-goo7」。
《仇池筆記》提到蘇東坡兒子蘇邁作《林擒》詩云:「熟顆無風時自落,半腮迎日鬭鮮紅。」 林擒果是鮮紅色。明朝王世貞的描述是:「『柰』又名五色林檎,或謂之聯珠果。上賜王方言階文林郎,又謂之文林果。俗云『蘋婆果』。按:此乃真『頻婆果』耳。《廣志》云:『林檎似赤柰子,一名黑檎,亦名來擒。』今『頻果』止産北地,淮以南絶無之;廣固有林擒,豈得有頻婆果耶?」
----------
柰,又名為頻婆,李時珍《本草綱目》雖然這麼說,但是顯然不是台灣的「蘋婆果 pin7-pon5」。
台灣蘋婆果是水生植物,蒸煮之後,圓滾滾的,像水煮蛋的蛋黃。書上的頻婆是長在樹上的果實,兩者不同。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而略改其字(版主按語:「《維基百科》錄文」甚多錯謬,古書、醫書不可直接引用此處,以下紅字為版主所校勘,以此例可知。):(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9C%AC%E8%8D%89%E7%B6%B1%E7%9B%AE/%E6%9E%9C%E4%B9%8B%E4%BA%8C)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之二〉
庵羅果
(宋《開寶》)
【釋名】
庵摩羅迦果(出佛書)。
香蓋。時珍曰︰庵羅,梵音二合者也。庵摩羅,梵音三合者也。華言清淨是也。
香蓋。時珍曰︰庵羅,梵音二合者也。庵摩羅,梵音三合者也。華言清淨是也。
【集解】
志曰︰庵羅果,樹生,若林檎而極大。
宗奭曰︰西洛甚多,梨之類也。其狀似梨,先諸梨熟,七夕前後已堪啖。色黃如鵝梨,才熟便松軟,入藥亦希。
時珍曰︰按《一統志》云︰庵羅果俗名香蓋,乃果中極品。種出西域,亦柰類也。葉似茶葉,實似北梨,五、六月熟,多食亦無害。今安南諸番亦有之。
【氣味】
甘,溫,無毒。士良曰︰酸,微寒。
志曰︰動風疾。凡天行病及食飽後,俱不可食。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黃病。
【主治】
食之止渴(《開寶》)。主婦人經脈不通,丈夫營衛中血脈不行。久食,令人不飢(士良)。
葉
【主治】
渴疾,煎湯飲(士良)。
柰
(《別錄》下品)
【釋名】
頻婆(音波)。
時珍曰︰篆文柰字,象子綴於木之形。梵言謂之頻婆,今北人亦呼之,猶云端好也。
【集解】
弘景曰︰柰,江南雖有,而北國最豐。作脯食之,不宜人。林檎相似而小,俱不益人。
士良曰︰此有三種︰大而長者為柰,圓者為林檎,皆夏熟;小者味澀為[木*岑],秋熟,一名楸子。
時珍曰︰「柰與林檎,一類二種也。樹、實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壓。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為素柰,赤者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為綠柰,皆夏熟。涼州有冬柰,冬熟,子帶碧色。孔氏《六帖》言︰『涼州白柰,大如兔頭。』《西京雜記》言︰『上林苑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其汁如漆,著衣不可浣,名脂衣柰。』此皆異種也。郭義恭《廣志》云︰『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乾為脯,數十百斛,以為蓄積,謂之頻婆糧。』亦取柰汁為豉用。其法︰取熟柰納瓮中,勿令蠅入;六、七日待爛,以酒腌滿,拌令如粥狀,下水更拌,濾去皮子;良久,去清汁,傾布上,以灰在下引汁盡,劃開,晒乾,為末,調物甘酸得所也。劉熙《釋名》載︰『柰油,以柰搗汁塗繒上,曝燥取下,色如油也。今關西人以赤柰、楸子取汁塗器中,曝乾,名果單,是矣。味甘酸,可以饋遠。』杜恕《篤論》云︰『日給之花似柰,柰實而日給零落,虛偽與真實相似也。』則日給乃柰之不實者。而《王羲之帖》云︰『來禽、日給,皆囊盛為佳果。』則又似指柰為日給矣。木槿花亦名日及,或同名耳。
實,(氣味)苦,寒,有小毒。多食令人肺壅、臚脹,有病人尤甚(《別錄》)。
思邈曰︰酸、苦,寒,澀,無毒。
時珍曰︰案︰《正要》云︰頻婆︰甘,無毒。
【主治】
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治猝食飽、氣壅不通者,搗汁服(孟詵)。益心氣,耐飢。(《千金》)生津止渴。(《正要》)
林檎
(宋《開寶》)
【校正】
並入《拾遺》文林郎果。
【釋名】
來禽(《法帖》)、文林郎果。
《藏器》曰︰「文林郎生渤海間,云其樹從河中浮來,有文林郎拾得種之,因以為名。」珣曰︰「文林郎,南人呼為是榅桲矣。
時珍曰︰「案洪玉父云︰『此果味甘,能來眾禽於林,故有林禽、來禽之名。』又唐高宗時,紀王李謹得五色林檎似朱柰以貢。帝大悅,賜謹為文林郎。人因呼林檎為文林郎果。又《述征記》云︰『林檎實佳美。其榅桲微大而狀醜,有毛而香,關輔乃有,江南甚希。據此,則林檎是文林郎,非榅桲也。」
【集解】
志曰︰林檎,在處有之。樹似柰,皆二月開粉紅花。子亦如柰而差圓,六月、七月熟。
頌曰︰亦有甘、酢二種︰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須爛熟乃堪啖。今醫家乾之,入治傷寒藥,謂之林檎散。
時珍曰︰「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其味酢者,即楸子也。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黑者色似紫柰。有冬月再實者。林檎熟時,晒乾研末點湯,服甚美,謂之林檎麨。僧贊寧《物類相感志》云︰『林檎樹生毛蟲,埋蠶蛾於下,或以洗魚水澆之即止。皆物性之妙也。』」
【氣味】
酸、甘,溫,無毒。
思邈曰︰酸、苦,平,澀,無毒。多食令人百脈弱。
志曰︰多食發熱及冷痰澀氣,令人好唾,或生瘡癤,閉百脈。其子食之,令人煩心。
【主治】
下氣消痰,治霍亂肚痛(大明)。消渴者,宜食之(蘇頌)。療水穀痢、泄精(孟詵)。小兒閃癖(時珍)。
【附方】
舊三。
水痢不止︰林檎(半熟者)十枚。水二升,煎一升,並林檎食之。(《食醫心鏡》)
小兒下痢︰林檎、構子同杵汁,任意服之。(《子母秘錄》)
小兒閃癖,頭髮豎黃,瘰癧瘦弱者︰乾林檎脯研末,和醋敷之。(同上)
3 則留言:
英文的 Apple 最終的字源是 PIE 的 *ab(e)l。和巴利的 amba 或梵文的 āmra 應該都是同樣字源。
竹板凳 提到:
蘋果以前就叫林擒,我想了一想,那應該就是龍眼的字源(lîm-khîm → lîng-gíng)
《仇池筆記》提及,蘇東坡兒子蘇邁作作《林擒》詩云:「熟顆無風時自落,半腮迎日鬭鮮紅。」 林擒果是鮮紅色。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