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宿業盡吐,方始成佛
=========
《增支部10.208經》第一段經文如此說:
「比丘們!我不說,已作已累積的故意業未感受其報而有終結,且那[終結]會在當生中,或在來生中,或在後續之生中。但,比丘們!我[也]不說,已作已累積的故意業未感受[其報]而得到苦的結束。」(莊春江譯)
《增支部10.208經》:「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其消滅,彼現法或未來或次第生起者亦如是。諸比丘!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若不受〔報〕,則我不說作苦之邊際。」(元亨寺版,CBETA, N25, no. 7, p. 234, a11-13 // PTS. A. 5. 299)
英譯:「Yet, monks, I do not say that there is a making of an end of dukkha without having experienced [the fruits of] intentional deeds that have been undertaken and accumulated. ...諸比丘,如未感受已作、已累積的故作業(的果報),我不說能究竟苦邊。」
如同菩提比丘與無著比丘一再提醒的,耆那教與佛教眾多差異之中的三大項,一是今生所受都是過去業所引起。二是眾業消盡,始得解脫、始證涅槃。三是「無我」。此處《增支部10.208經》所言,正是耆那教的教義,這不是佛教的教導。反觀《中阿含15經》經文:「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中阿含15經》並未說「諸業受盡,始證涅槃」,這才與佛陀的教導相符。
=========
《中阿含11經》卷3〈2 業相應品〉:「世尊告諸比丘:「[10]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CBETA, T01, no. 26, p. 433, a14-17)[10]隨…其報~Yathā yathā'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 taṃ paṭisamvediyati.。
對應經典為 AN 3.100 (PTS 經號為 AN 3.99)
第一句是(英文為 Bhikkhu Thanissaro 所翻譯,應該最遲今年十月,台灣讀者就可以讀到 Bhikkhu Bodhi 的《巴利增支部英譯》):
Yathā yathā '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 taṃ paṭisaṃvediyatī.
'In whatever way a person makes kamma, that is how it is experienced'
此句相當於《中阿含19經》卷4〈2 業相應品〉:「謂人所受皆[13]因本作」(CBETA, T01, no. 26, p. 442, c3)[13]因本作~Pubbekatahetu.。
用簡單的白話就是「凡今生所受都是宿業造成」,所謂
《三教平心論》卷1:「欲知前世因。今生享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CBETA, T52, no. 2117, p. 785, c1-2)
認為「凡今生所受都是宿業造成」,這是耆那教的主張,在《中阿含經》、《雜阿含經》一再闡述其中差別。
第二句是
yathā yathā vedanīyaṃ a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ssa vipākaṃ paṭisaṃvediyatī
When a person makes kamma to be felt in such and such a way, that is how its result is experienced.
用我不成熟的解讀就是「現在感受的果報(vipākaṃ 異熟),都是過去所感果的業造成」。
在巴利經文來說,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vedanīyaṃ 所感的」,這是用動名詞當形容詞來形容「業」;和多了「感受的果報(vipākaṃ 異熟)」。
第一句就是
《雜阿含977經》卷35:「若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CBETA, T02, no. 99, p. 252, c15-16)
進而會主張
《雜阿含977經》卷35:「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於因緣,於未來世無復諸漏。諸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252, c16-19)
如同見面時我所解釋的,佛教與耆那教的三個重要差別是「無我」與「不用『宿業盡吐,方始解脫』,只要貪嗔癡永盡無餘、不再升起,即可解脫」與「謂人所受皆因本作」。
認為「謂人所受皆因本作」,凡所有現在所受都是宿業造成,這也會引起「宿命論」的思維,這是違背佛陀的教導。佛教認為 「現在所受」的成因是:
《雜阿含977經》卷35:「或從風起苦,眾生覺知,或從[21]痰起,或從[22]唌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節氣。」(CBETA, T02, no. 99, p. 252, c21-23)
[21]痰=淡【聖】*。[22]唌=涎【宋】*【元】*【明】*。
過去所造的業不一定會感果。「小惡」會被「善」所平復,「大惡」、「生死輪迴的業」只有「涅槃」能止其感果。
差別是在有「修」的功力、功德的可能性存在。
=========
一是「隨緣消舊業」,
http://yifertw.blogspot.tw/2009/05/blog-post_23.html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2/03/977.html
一是誤將世尊偈頌,背誦成耆那教偈頌,或譯為與耆那教偈頌沒差別。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09/641.html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09/64-2.html
翻譯有一點好處,讀書時,你可以似懂非懂含糊過去,翻譯時每個字都要換作方塊字或英文,沒實際了解是繞不過去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