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地圖作為 2010 年元旦的娛樂節目。
首先最右排,從上而下,上端的「九十九峰」,就是九二一地震災情慘重的地區。
「柳樹湳」是「台中縣霧峰鄉」,霧峰另有一「阿罩霧社」。
「南投」就是現在的南投縣南投市,「北投」就是草屯。
「貓羅社」就是彰化縣芬園鄉。
「大武郡」就是彰化縣社頭鄉,「員林仔」是「員林市」,
「半線社」就是彰化市,已經畫在彰化縣城外。
「西螺社」就是現在的雲林縣西螺市,
「貓兒干」與「南社(貓兒干南社)」都在雲林縣崙背鄉,可見當年此處人口眾多。
在「貓兒干」與「南社」左邊,
「大武郡」、「員林仔」、「半線社」下方還有
「燕霧社」、「東螺社」、「二林社」、「眉裡社」、「馬芝遴社」。
「燕霧社」是「彰化縣埔心鄉、大村鄉」(??)。「東螺社」是「彰化縣北斗鎮」,
「二林社」是「彰化縣二林鎮」,「眉裡社」是「彰化縣溪洲鄉」,
「馬芝遴社」是「彰化縣埔鹽鄉」。
接下來在「大姑婆山」之下、「貓羅社」左邊的是「柴坑仔」,
就是現在彰化市金馬路頭的國聖井(國姓里),
「彰化縣城」左邊的「加冬腳」,我有兩位嫂嫂來自此地,
小時在彰化市還記得此處拜一棵茄苳樹,
據說有一條蛇會來享用香火。
「彰化縣城」下方有「打康庄」、「馬鳴庄」、「大突社」、「番仔溝」,
之下才是「鹿仔港街」與「鹿仔港」(鹿港街頭與港口)。
「大突社」是彰化縣溪湖鎮。
左邊的「番仔溝」應該是「秀水鄉」,
「打康庄」應該是彰化市精誠中學一帶,
「馬鳴庄」應該是彰化市與鹿港之間,叫「馬鳴山」的地方,
這三者都有待文獻證實。
在大肚溪與彰化縣城之間還有一個「阿束社」,應該是阿夷國小與和美鎮之間。
再過來就是大肚溪與大甲溪之間的地名。
從上面排由右而左,「貓霧捒」、「阿里史」、「掃捒社」、「岸裡社」,
「貓霧捒」是現今台中縣成功嶺與大里之間,
另外大里市北方,在烏牛欄橋附近有一「烏牛欄社」,
「阿里史社」與「掃捒社」是現今台中縣潭子鄉,
「岸裡社」其實是「岸裡」與「大社」,有時合稱「岸裡大社」,
位於現在的台中縣神岡鄉。
下一排為「大肚社」、「水師寮」、「水裡社」、「沙轆社」、「牛罵社」,
「大肚社」是現在的台中縣大肚鄉,「水師寮」為台中縣龍井鄉龍崗村,
「水裡社」為台中縣龍井鄉麗水村,「沙轆社」為台中縣沙鹿鄉,
「牛罵社」為台中縣清水鎮。
最底下還有「沙轆庄」與「牛罵庄」,
在台灣清朝統治時代的地圖,稱「街」為都市,稱「庄」為漢人村落,
稱「社」則為「平埔族」或其他族的聚落。
接下來就是大甲溪與頭前溪之間的部落了。最上面一排為「日南社」、「日北社」,
原為「南日社」,後分為「南日北社」與「南日南社」,被稱為,「日北社」與「日南社」,
「日北社」為今「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日南社」為今「台中縣大甲鎮幸福里」。
接下來「內湖庄」是個漢人的村落,待查。
鐵砧山下,有「蓬山」、「大甲東社」、「貓盂社」、「香山塘」,
「大甲東社」為今「台中縣外埔鄉」,
「貓盂社」為今「苗栗縣苑裡鎮福興里」,舊稱「興隆庄」。
「香山塘」,在今新竹市香山區,只是香山應在中港溪之北、頭前溪之南,位於台灣海峽旁。
地圖上畫在內陸,可能有些方位錯亂,香山附近也有一地名「內湖」,不過台灣西岸名為內湖的地名還算不少,不容易分辨。
鄭瑞圖的〈日北山腳地名溯源〉http://sjc.myweb.hinet.net/history.htm
提到:
「明鄭永曆二十四年(1670),鄭經命劉國軒出鎮半線(今彰化),經略蓬山八社,包括大甲東、南日社、德化、双寮、宛里、貓盂、房裏、吞霄等社。自十七世紀九O年代至十八世紀九O年代,其間崩山社群發展規模,從七社到十一社,多寡不一,乾隆時期,當時土著彼此之間的關係,隨著不同時空背景已有改變。南日社一分為二,先是南日南北社,而後逕稱「日南社」「日北社」,南日社從此便消失在歷史文獻中」。
地圖上「蓬山」可能指的是蓬山八社。1697 年郁永河《裨海記遊》曾記錄自大甲溪以北至頭前溪以南,「了無人煙」。
最後一行,「大甲西社」、「房裡社」、「苑裡社」、「吞霄社」、「後壠社」、「中港社」。
「大甲西社」當然是台中縣大甲鎮。
「房裡社」是苗栗縣苑裡鎮新復、中正、客庄、房裡等里,
「苑裡社」是苗栗縣苑里鎮苑東、苑南、苑西、苑北、西平、福田、苑坑、中正、客庄等里,似乎和「房裡社」相交接。
「吞霄社」是苗栗縣通霄鎮,「後壠社」是苗栗縣後龍鎮,
「中港社」是苗栗縣竹南鎮,老實說,名為竹南,卻在苗栗縣境,到不如取名為中港鎮,具歷史意義,也瀕臨中港溪,名符其實咧。
1 則留言:
嗨..您所寫的 "「水裡社」為台中縣龍井鄉麗水村 " 有誤喔..(水裡社)是在台中縣龍泉村,就是現在的龍井區龍泉區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