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辛島靜志:〈誰創造了大乘經典—大眾部與方等經典〉




辛島靜志,(2017),〈誰創造了大乘經大眾部與方等經典〉,《佛光學報》新三卷第一期(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專刊)1-86頁,佛光大學教研究中心,宜蘭縣,台灣。
今天花了一點時間閱讀辛島靜志老師此篇演講紀錄。2015年9-10月辛島老師應邀在台灣講學,下榻在台灣清華大學的清華會館,我只缺席了三處:政治大學、法鼓文理學院以及佛光大學,所以這是我沒在場聆聽的演講。
雖然是一場演講,辛島老師的慣例是將演講內容寫成完整的論文形式,再依現場反應彈性增減。所以讀者讀到的不是演講稿或演講紀錄,而是有26頁參考文獻的完整論文,也就是說,依頁數來講,超過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參考文獻。
不管是讀書或是論文,版主在下敝人我,對一篇重要論文或書籍的「偷師」方法是進一步閱讀書後、文後的參考文獻。
當然,不是每一篇參考資料都有能耐找得到,也不是每一篇參考資料都有「這個才調」讀得了,有的是語言障礙:日文、法文、藏文、梵文,有的是才疏學淺,讀不了那個偏僻的專題,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收獲。
論文一開頭不久,即強調下列三點:
(1)初期大乘佛典本來不是通過梵語,而是通過口語傳承的。 
(2)最初的佛典不是寫成文字,而是口頭傳承的。 
(3)大乘經典是不斷變化的。(作者強調他刻意用「變化」一詞,而非「發展」)

這樣的推論不是來自哲學思考與歷史創見,而是出自深遠廣博的漢譯、藏譯、俗語等等不同語言的文獻基礎與解讀。

他認為漢譯佛經「經題」所安的「大乘」與「經」,都需深一層的探究。一般而言,漢譯「經題」所安的「經」,在現存文獻有這四種情況:

(1)法門(dharmaparyāya):Saddharmapuṇḍarīka~ dharmaparyāya~(《法華經》)、āryaSaṃghāṭa~ dharmaparyāya~(《僧伽吒經》)。 

(2)複合詞中的-sūtra: Daśabalasūtra(《十力經》)、Laṅkāvatārasūtra( 《楞伽經》)、Ratnaketusūtra (《寶幢經》)等。 
(3)-sūtrarāja: Suvarṇaprabhāsottamasūtrendrarājaḥ(《金光明最 勝王經》)等 
(4)最為常見的是~nāma mahāyānasūtra

以版主所見,《那先比丘經》(T1670A)既不是佛說,也非親炙世尊的弟子所說,怎能安置「經」字呢?巴利文獻題目寫作「彌蘭陀問」Milindapañha收錄在《小部》的最後,僅位於《藏釋》Peṭakopadesa 的前面,又如 T212 《出曜經》其實應作《出曜論》(《眾經目錄》卷5:「《出曜論》十九卷(前秦竺佛念譯)(CBETA, T55, no. 2146, p. 142, b3-4)」。)T202《賢愚經》(【宋】【元】【明】作「賢愚因緣經」,這是「曇學(曇覺)等八僧隨緣分聽...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這是八個人的聽講紀錄,再合為一書,這只是「因緣故事、譬喻故事」,怎能稱「經」?


辛島靜志老師接著指出,依據出土文獻與早期經錄,同一部經,有早期稱「方等 vaitulya、vetulla (梵文 tulya 等同)」、後期稱「方廣 vaipulya (偉大、廣大)」,最後名為「大乘經」(大乘 mahāyāna)的現象。
覺音是這樣解釋vedalla的:「提問,重複到達智慧及歡喜的 經,例如Cullavedalla, Mahāvedalla, Sammādiṭṭhi, Sakkapañha, Saṅkhārabhājanīya, 和Mahāpuṇṇama Sutta等是vedalla,。」這一段意思大約是這樣:A提了一個問題,B作了回答;A對B的回答非常滿意,於是又提了 一個問題,B再次作了回答前田論證,作為vedalla類的例子,覺音 提到的經典具有以下共同特徵:
 (1) 由弟子們之間或由佛與弟子或由佛與帝釋天之間的問答構成, 地位低的提問,地位高的回答。 
(2) 引用的幾例中出現了veyyākaraṇa(「解釋」)這一表達,顯示 出它是veyyākaraṇa 的變型。 
(3) sādh’ ayye(或bhante 等)(B) ti kho A (主格) B (屬格)bhāsitaṃ abhinanditvā anumoditvā B (賓格) uttariṃ pañhaṃ apucchi(「A 對B 的回答大喜、隨喜,說『很好!尊者B』,之後對B 提 出另一個問題」)。如此問答反復出現, 這就是vedalla 和 veyyākaraṇa 區別於其他類型的最典型的特徵。 
(4) 提問的內容多種多樣,但都與佛教的主要教義有關。
===========
在此,引辛島老師一再強調的「漢譯經文早於現存梵文佛典」的講法,他認為「將現存梵文佛典視作『原典』、『經文的原貌』」是錯誤的認知。
「缺乏以上三個視點,就會像今天大多數學者那樣,以為梵文寫本就是「原典」,由此判斷較梵本更為古老的漢譯或中亞等地區出土的古梵 文寫本斷片讀法是「錯誤」的。而事實是,這些梵文寫本多寫於11 世 紀後,而現代梵文版本皆以問世晚至此的梵文寫本作為基礎。以下有關 Avalokitasvara 和Avalokiteśvara 的例子足以證明,大多數學者的這種出 發點、想法和做法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5 則留言:

kamleong 提到...

《佛光學報》新三卷第一期
http://www.fgu.edu.tw/~cbs/c5.html

aacdsee 提到...

嗚喔喔~!
這篇論文真是太實用了!
還有中論的作者和大智度論的作者可能不同人!太酷了!
真的很感謝您…老師,謝謝您…除了「謝謝」外我再也找不出任何話表達對您的感謝…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即使印順導師一再堅持大智度論的作者就是中論的作者。
兩書的思想顯然不同。大智度論跟瑜伽師地論一樣,是出自長期增編的作品。

aacdsee 提到...

老師您好
真的,在看導師的著作時,我完全看不出來導師的說法有何問題呢。
不知道兩書的思想是怎樣的不同呢?
是觀點有矛盾嗎?
有沒有可能是龍樹隨著時間改變了自己的思想?
不過照辛島靜志教授的說法,原作者一個是說一切有部的,一個是大眾部的。

台語與佛典 提到...

這件事情和《別譯雜阿含經》一樣,雖然不少人主張「《別譯雜阿含經》和《雜阿含經》比較接近,和巴利《相應部》相差較遠」,但是沒人將這些理由,引經據典地以論文形式寫出,供大家有個爭辯討論的平台。
此事也和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一樣,雖然不少人主張「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比T99《雜阿含經》和 T100 《別譯雜阿含經》早個五十到一百年,但是沒人將這些理由,引經據典地以論文形式寫出,供大家有個爭辯討論的平台。
上一代的日本學者有幾位主張《大智度論》的作者與《中論》的作者不同,似乎未將理由詳細列舉,印順導師出版專書力主「兩者是同一人」。
辛島靜志尚未發表他主張不同的理由。
而我則以《大智度論》出自轉轉編輯的理由而主張非同一人所作。
我認為兩者思想不同,恐怕證據尚不足以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