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跟方廣錩請益:歸依法的兩問

ap_20071211100146137
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317985/
這個小組方老師是知道的,大家如果有一些佛教學、敦煌學的問題,建議大家在下面跟帖提出。等到問題搜集得多了,在不影響方老師研究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請人代向方老師轉達,請他來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1-09-14 21:17:57 歸依法

1. 在 Richard Salomon, Mark Allon, Andrew Glass 等人研究的梵文殘片有《雜阿含》、《增一阿含》,劉震所研究的是梵文《長阿含》殘片。相對來說,敦煌、吐魯番遺書中,四阿含的數量還是相當少的,這是什麼原因?

2. 在西元二世紀到十一世紀之間,梵漢僧人帶來中國的貝葉經文數量極其龐大,應該還有相當數量仍保藏在古寺地宮的錦盒裡。該不該去挖掘出來?如果不及早挖掘,這些貝葉恐怕會脆裂成為細片、微塵,將來再發掘出來恐怕也無濟於事。如果現在挖掘,又怕文物的保存系統仍有缺陷,挖出來只是加速毀損。
以現今的科技、與文物保存系統來思考,該不該去開挖?

======================

以下引自部落格《藏經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23f390100w4rd.html

方按:

偶逛豆瓣網,發現竟然有個「方廣錩小組」,吃驚之餘,設法與組長 michael 先生聯繫,懇請改換名字。michael先生回答:「在《豆瓣網》上,針頭線腦都可以有小組。」想想「方廣錩」、「廣錩方」都是假名而已,也就聽之任之。偶爾上網看看大家講點什麽,增長不少知識,也知道大家關心什麽。但 michael 先生得寸進尺,搞了一個提問題的搜集帖,將我一軍,只好勉力招架。

答豆瓣網「歸依法」兩問:

一、在 Richard Salomon, Mark Allon, Andrew Glass 等人研究的梵文殘片有《雜阿含》、《增一阿含》,劉震所研究的是梵文《長阿含》殘片。相對來說,敦煌、吐魯番遺書中,四阿含的數量還是相當少的,這是什麼原因?

答:國圖16000餘號敦煌遺書中,四部阿含情況如下:

《長阿含》,2號;《中阿含》,10號(其中兌廢稿8號、經鈔1號);《雜阿含》,10號(其中兌廢稿6號);《增一阿含》,15號(其中兌廢稿2號)。此外《別譯雜阿含》,1號。總計38號。

英國14000餘號敦煌遺書,情況如下:

《長阿含》,2號(其中兌廢稿1號);《中阿含》,11號(其中兌廢稿1號);《雜阿含》,3號;《增一阿含》,23號(其中兌廢稿2號,護首1號)。總計39號。

上述3萬多號敦煌遺書中,四部阿含衹有不到80號。上述統計或有不精確的地方,也沒有涵蓋全部敦煌遺書。但已經說明在敦煌遺書中四部阿含的數量的確很少。

至於原因,我想可能如下:

(一)藏經洞敦煌遺書原為寺院廢棄之物。被廢棄的四部阿含少,藏經洞中就少。

(二)爲什麽四部阿含很少被廢棄?是否當時特別尊崇它們?不是的。真正的原因的大家很少使用它們。使用的頻率低,損壞得就少,自然廢棄得就少。

(三)爲什麽大家很少使用它們?因為中國盛行大乘。所以平時使用大乘經典多,使用小乘經典少。

敦煌寺院所藏大藏經中包含四部阿含,抄寫大藏經需要抄寫四部阿含,所以有一些四部阿含的兌廢稿。敦煌也有人閱讀四部阿含,所以有殘破的四部阿含經本。但是,人們更重視的是大乘。

吐魯番遺書大部份均為墓中明器用紙。明器用紙,自然也是廢棄的。所以情況與敦煌遺書差不多。

以上思考,但供大家參考。

二、在西元二世紀到十一世紀之間,梵漢僧人帶來中國的貝葉經文數量極其龐大,應該還有相當數量仍保藏在古寺地宮的錦盒裡。該不該去挖掘出來?如果不及早挖掘,這些貝葉恐怕會脆裂成為細片、微塵,將來再發掘出來恐怕也無濟於事。如果現在挖掘,又怕文物的保存系統仍有缺陷,挖出來只是加速毀損。以現今的科技、與文物保存系統來思考,該不該去開挖?

答:從歷代史籍可知,古代入華的梵夾(包括貝葉經梵夾、樺皮經梵夾及其他載體的梵夾)數量巨大。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善於創造文化的民族,也是一個很不愛惜文化的民族。古代多少書籍及其他文化載體,被輕易地毀壞、毀滅。何況梵夾本身並不易存留。所以除了西藏外,內地留存的古代貝葉經極為稀見。

您的上述問題實際有一個假設前提「大量的貝葉經現在收藏在古代佛寺地宮裏」,乃至肯定它們藏身在「錦盒」中。我想,我們首先必須對這個假設前提證實或證偽。只有先證實了,才能談到是否發掘、如何保存等問題。

幾年來,不斷聽到傳言:某處收藏數量龐大的古貝葉經。有的甚至言之鑿鑿,說就是玄奘帶回來的那批。但追究下去,要麼是道聽塗説的風言風語,要麼神神秘秘地表示不能透露。於是我也就見怪不怪了。

總之,對於這類傳言,我的態度是「不見鬼子不掛弦」。在沒有真正落實貝葉經藏在那裡之前,討論是否去發掘,如何來保護,完全沒有意義。

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於皇木廠

=============================

2011-09-18 20:55:25: michael (不自由勿寧死)

第一個問題,我和方老師觀點差不多,主要是因為敦煌卷子的性質決定,即敦煌卷是廢棄的(方老師也主張廢棄說,有專文),所以使用的最多的也磨損的最多;而敦煌卷子的使用時間段是大乘佛經流行的時期,所以也正好與當時阿含類經典並不受重視的情況相一致。

第二個問題,我不認為中國內陸會有大量的貝葉經或樺樹皮寫卷。從現在全世界貝葉經有較大發現的地區來看,一般具備如下這幾個特點:

1、人煙稀少:尼泊爾、新疆及中亞、西藏莫不如此。而中國內陸則不符合條件。
2、氣候乾燥:新疆地區尤其如此,尼泊爾和藏區也并不潮濕,所以有條件保存,並且也與氣候條件完全對應,即越乾燥越保存的久遠,新疆等中亞地區最乾,所以經卷時間也最早,西藏和尼泊爾的經卷則相對要晚近得多。
3、少戰亂:以上尼泊爾、西藏都相對較為和平,新疆及中亞地區有戰亂,所以規模也不如尼泊爾的藏品多,西藏情況較特殊,49年後直到文革還被當成四舊毀掉了不少,實在讓人痛心。而大陸內地則戰亂頻仍,這也使之不具備保留大量早期貝葉經的條件。

當然,我不是說完全沒有,只是想要有西藏那樣大規模的發現,則不太可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