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糕仔」和「米糕」

588

以前拜拜除了「三牲:雞、豬、魚」與「四果:枇杷、龍眼、鳳梨、橘子」之外,還要準備五樣東西:「金、香、燭、糕仔、炮仔」,「金」是金紙,先祭拜、後焚燒。「香」是「燒香」,「燭」,即使在大白天祭拜,也要點兩根蠟燭。炮仔,最後名鳴謝神,驅趕走妖邪。在現代已經消失的是「糕仔ko1-ah」,這是米麩蒸成的糕,與一般說的「米糕 bi2-ko1」不同,「米糕」其實是糯米飯,不算「糕餅」。印象中,拜神是用糕餅,只有祭祖和拜「好兄弟」才用米或飯。

以前我這一代不喜歡吃「糕仔」,粗糙、容易口乾,也就是說:不好吃。

現在這一代的小孩連蛋糕都不想吃,已經沒見過糕仔。

以前,有些街邊攤販,清晨炸油條(tsinn3-iu5-tsiah-kue2),下午炸籮蔔糕、蚵嗲、米糕,這時候的米糕也是糯米糕。「蚵嗲」是南洋食物,台語叫「o1-ah-tsinn3」,我小學時候就見到它了,不知何時傳進台灣的

6 則留言:

Taiwanlang 提到...

這使我想起,小時候"玩"過一種食物, 叫煮凸糖( Tsuh pong teng ), 小販會給你ㄧ個有柄小鍋,小炭爐,糖,水. 你自己把糖煮成糖漿, 離火,用ㄧ根粗棒子沾蘇打粉快速攪拌約數秒鐘即膨脹硬化成 " 凸糖".
請教這"凸糖"的凸, 綠豆凸的凸, 正字該怎麼寫?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小時候見過,可是沒有親自玩過、吃過,這樣看來你年紀比我大,要稱你為「台灣糖哥」。
應該寫成「椪糖 pong2-tenn5」,其實也就是「凸糖」。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就叫作「凸哥凹哥遊台灣」。

請參考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0.html

魚美人 提到...

三牲不是牛、羊、豬呀?(眨眼思索中)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你幾時見過台灣人用牛祭拜過?
大部分台灣人是不吃牛肉的。

Taiwanlang 提到...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才跟你提起"凸糖", 昨日在ㄧ家古民俗品店1不期而遇,看到了這個煮凸糖的小鍋子.我花了180元帶回來.

Please click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417458759607.144096.1345503473&type=1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恭喜你重溫兒時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