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天台「五時判教」:〈《大乘義章》書後〉



版主按語:天台教義保存了佛教北傳禪法,極可珍貴。但是智者大師,無論是「九旬談妙」、「五時判教」、「道聽塗說,不識梵語而妄談字義」,落人不少口實。所以說,「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既然已著書立說,門徒百千,發言立論應該更為謹慎。

陳寅恪總結三事說:「天台悉檀」之說,為語言之錯誤;「五時判教」之說,為歷史之錯誤;「慈恩末伽」之說,為翻譯之錯誤。

「翻譯之錯誤」,時屬草創,在所難免,瑕不掩瑜,功勝於過。

「語言之錯誤」,則應謹守多聞闕疑,君子於其所不知,勿妄立議論。

「歷史之錯誤」,一則識見淺薄、道聽塗說,不予求證,二則往賢如菩提流支、淨影慧遠,已斥其非,智者大師仍欠深思、矇瞎濫傳,日後窺基大師又再糾舉此訛,天台諸賢仍然頑迷不改,真可恨也。追本溯源來說,「五時判教」起自晉朝劉虬(劉氏是否得自胡梵僧人則未可知),「悉檀解說」來自南岳慧思,都不是智顗首創,只是既名為智者大師,已不是一般小鄉僻壤的住庵出家人,著書立說滿坑滿谷,而隨意亂說,真是不宜!

慧遠《大乘義章》卷一〈眾經教跡三門分別條〉略云:「又復五時七階之言,亦是謬浪。」智者大師於此不能免於譏評。慧遠(334-416),智顗(538-597),窺基(632-682),前慧遠,後窺基都知道「五時判教」極瞎,獨「智者大師」渾渾噩噩兀自不覺!

========================

關於翻譯的錯誤,禪宗有一則記載提到把「音譯」當「意譯」的故事,以下引文,「師」是指唐朝禪師「大珠慧海」(709??-788??),馬祖道一弟子,是六祖惠能下第三代:

《諸方門人參問語錄》卷1:「有律師法明謂師曰:『禪師家多落空。』

師曰:『卻是座主家多落空。』

法明大驚曰:『何得落空?』

師曰:『經論是紙墨文字。紙墨文字者俱空,設於聲上建立名句等法,無非是空。座主執滯教體,豈不落空?』

法明曰:『禪師落空否?』

師曰:『不落空。』

曰:『何卻不落空?』

師曰:『文字等皆從智慧而生,大用現前,那得落空?』

法明曰:『故知一法不達,不名悉達。』

師曰:『律師不唯落空,兼乃錯用名言。』

法明作色問曰:『何處是錯?』

師曰:『律師未辨華竺之音,如何講說?』

曰:『請禪師指出法明錯處。』

師曰:『豈不知悉達是梵語耶?』

律師雖省過,而心猶憤然。(具梵語,薩婆曷剌他悉陀,中國翻云「一切義成」。舊云「悉達多」,猶是訛略具語)

又問曰:『夫經律論是佛語,讀誦依教奉行。何故不見性?』

師曰:『如狂狗趁塊,師子咬人。經律論是自性用,讀誦者是性法。』

法明又曰:『阿彌陀佛有父母及姓否?』

師曰:『阿彌陀姓憍尸迦,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

曰:『出何教文?』

師曰:『出《陀羅尼集》。』

法明禮謝讚歎而退。」(CBETA, X63, no. 1224, p. 25, a1-16 // Z 2:15, p. 427, c7-d4 // R110, p. 854, a7-b4)

法明這一位出家人認為釋迦因為「無所不知」才叫「悉達」,其實「悉達」是「悉達多 Siddhattha」,意思是「財利」、「成就」。

====================

以下引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刊之三,陳寅恪先生論集》,211-213頁,〈《大乘義章》書後〉:

《大藏》中此土撰述總詮通論之書,其最著者有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宗鏡錄》及遠法師此書而已。《宗鏡錄》最晚出,亦最繁博。然永明之世,支那佛教已漸衰落,故其書雖平正篤實,罕有倫比,而精采微遜,雄盛之氣更遠不逮「遠」、「基」之作,亦猶耶教「聖奧古斯丁 St. Augustin」與「巴士卡兒 Pascal」,其欽聖之情,固無差異,而欣戚之感,則迥不相侔也。基公承慈恩一家之學,顓門絕業,古今無儔,但天竺佛教當震旦之唐代,已非復盛時。而中國六朝之世則不然,其時神州政治雖為紛爭之局,而思想自由,才智之士亦眾,佛教輸入,各方面皆備,不同後來之拘守一宗一家之說者。嘗論支那佛教史,要以鳩摩羅什之時為最盛時代。中國自創之佛家,如天台宗等,追稽其原始,莫不導源於羅什,蓋非偶然也。當六朝之季,綜罐包羅數百年間南北兩朝諸家宗派學說異同之人,實為慧遠。遠公事蹟見道宣《續高僧傳》卷八。其所著《大乘義章》一書乃六朝佛教之總彙。道宣所謂「佛法綱要盡於此焉」者也。今取《大乘義章》之文,與隋唐大師如智顗玄奘諸人之說相關者數條比勘之,以見其異同。

天台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一下,解「四悉檀」為十重,一、釋名云:「悉檀,天竺語。…南岳大師例『大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

《大乘義章》卷二四〈悉檀義四門分別條〉云:「四悉檀義出《大智度論》,言『悉檀』者,是中國語(版主按語:此處指印度之『中國』,約當王舍城、毗舍離一帶),此方義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釋』言,或名為宗,或名為成,或云理也。」

按「悉檀」乃梵語 siddhānta 之對音,〈楞伽注〉之言是也。其字從語根 sidh 衍出,「檀施」之「檀」乃 dāna 之對音,其字從語根 dā 衍出,二語絕無關涉,而中文譯者偶以同一之「檀」字對音,遂致智者大師有此誤釋,殊可笑也!

又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文帝詔令奘法師翻《老子》為梵文條〉云:「(玄奘)染翰綴文,『厥初云「道」,此乃人言,梵云「末伽」,可以翻「度」』。道士等一時舉袂曰:『「道」翻「末伽」,失於古譯,古稱「菩提」,此謂為「道」,未聞「末伽」以為「道」也。』奘曰:『今翻《道德》,奉敕不輕,須覈方言,乃名傳旨。「菩提」言「覺」,「末伽」言「道」,唐梵音義,確爾難乖,豈得浪翻,冒罔天聽!』道士成英曰:『「佛陀」言「覺」,「菩提」言「道」,由來盛談,道俗同委,今翻「末伽」,何得非妄!』奘曰:『傳聞濫真,良談匪惑,未達梵言,故存恒習。「佛陀」天音,唐言「覺者」,「菩提」天語,人言為「覺」。此則人法兩異,聲采全乖。「末伽」為道,通國齊解。如不見信,謂是妄談,請以此語問彼西人,是所行道,彼名何物,非「末伽」者,余是罪人。非惟罔上當時,亦乃取笑天下。』」

(陳寅恪)按:「佛陀」梵文為 Buddha,「菩提」梵文為 Bodhi,同自語根 budh 衍出,然一為具體之名,一為抽象之名,所謂人法兩異者,混而同之,故慈恩以為不可。「末伽」梵者文「mārga」之對音,慈恩以為「道」之確譯者也。《大乘義章》卷十八〈無上菩提義七門分別條〉云:「菩提,胡語,此翻為道。…問曰:『經說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道與菩提,義應各別,今以何故,宣說菩提翻名為道乎?』釋言:『外國說道名多,亦名菩提,亦曰末伽。如『四諦』中,所有『道諦』,名『末伽』矣。此方名少,是故翻之悉名為『道』。與彼外國涅槃,《毘尼》,此悉名『滅』,其義相似。經中宣說第一義諦名為道者,是末伽道。名菩提者,是菩提道。良以二種,俱名道故,得翻菩提而為道矣。」按慧遠之書,皆本之六朝舊說。可知佛典中,道之一名,六朝時已有疑義,固不待慈恩之譯《老子》,始成問題也。蓋佛教初入中國,名詞翻譯,不得不依託較為近似之老莊,以期易解。後知其意誼不切當,而教義學說,亦漸普及,乃專用對音之菩提,而舍置義譯之道。此時代變遷所致,亦即六朝舊譯與唐代新譯(此指全部佛教翻譯事業,非僅就法相宗言)區別之一例。而中國佛教翻譯史終此重公案,與今日尤有關係。吾人欲譯外國之書,輒有此方名少之感,斯蓋非唐以後之中國人,拘於方以內者所能知矣。

又《大乘義章》卷一〈眾經教跡三門分別條〉略云:「晉「武都」隱士劉虬…所云,佛教無出頓漸二門,是言不盡。如佛所說《四阿含經》、五部戒律,當知非是頓漸所攝。所以而然,彼說被小,不得言頓,說通始終。終時所說。不為入大。不得言漸。又設餘時所為,眾生聞小取證,竟不入大。云何言漸?是故頓漸攝教不盡。又復五時七階之言,亦是謬浪。」按:遠師學說多與吉藏相近。嘉祥著述如《法華玄論》卷一所謂「人秉五時之規矩,格無方之聖化,妄謂此經猶為半字,明因未圓,辨果不足,五時既爾,廢五四之妄談,明究竟之圓旨。進有稱歎之福,退無誹謗之罪。評得失之二也。」及《法華遊意》第四〈辨教意門〉所謂「南方五時說,北土四宗論,無文、傷義,昔已詳之,今略而不述也」等語,皆是。又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1〈顯時機條〉云「古有釋言,教有五時,乍觀可爾,理即不然,不依古義,且破二時,後餘三時,並如古人破,恐厭文煩,且略應止」云云。

又基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1所引「菩提流支法師別破劉虬五時判教」之說,皆略同《大乘義章》之說,蓋同出一源也。可知天台「五時判教」之義,本非創自天台諸祖,不過襲用舊說,而稍變易之耳。然與諸祖先後同時諸大師中,亦有不以「五時」之說為然者。就吾人今日佛教智識論,則「五時判教」之說,絕無歷史事實之根據,其不可信,豈待詳辨?然自中國哲學史方面論,凡南北朝五時四宗之說,皆中國人思想整理之一表現,亦此土自創佛教成績之一,殆未可厚非也。嘗謂世間往往有一類學說,以歷史語言學論固為謬妄,而以哲學思想論未始非進步者,如《易》本卜筮象數之書,王輔嗣、程伊川之〈注〉、〈傳〉雖與《易》之本誼不符,然為一種哲學思想之書,或竟勝於正確之訓詁。以此推論,則徐健庵、成容若之經解,亦未必不於阮伯元、王益吾之經解外,別具優點,要在從何方面觀察評論之耳。

上所舉三事,「天台悉檀」之說,為語言之錯誤;「五時判教」之說,為歷史之錯誤;「慈恩末伽」之說,為翻譯之錯誤,凡此諸端,《大乘義章》皆有詳明正確之解釋,足見其書之精博,或勝於《大乘法苑義林章》、《宗鏡錄》二書也。又此書日本刊本其〈卷一〉標題下有「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等十六字。予所見敦煌石室卷子佛經注疏,大抵草書,合肥張氏藏敦煌草書卷子三種,皆佛經注疏,其一即此書,惜未取以相校。觀日本刊本「慎勿草書」之語,則東國所據,最初中土寫本,似亦為草書,殆當日傳寫佛典,經論則真書,而注疏則草書,其風尚固如是歟?因併附記之,以質博雅君子。

==========================

來自: 神會(南京)

時間: 2011-11-26 00:03

話題: 關於天台智者大師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521331/

此貼對於智者大師多有指責。不知師兄是否讀過智者大師的著述,抑或只是道聽塗說? 
關於【五時判教】,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明言:【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 
智者大師的弟子,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見《大正藏》,第32册812頁) 
藕益大師著有《教綱觀宗》,聖嚴法師著有《天台心鑰:教綱觀宗貫注》,其中對【五時判教】有明確論述,可供參考。 
關於「悉檀」的解釋,智者大師原文如下: 
------------------------------------------------------------------- 
悉檀,天竺語。一云,此無翻例,如「修多羅」多含。 
一云,翻為「宗、成、墨、印、實、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 
【地持菩提分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 
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四優檀那。 
此翻為印。亦翻為宗。 
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佛菩薩具此法,復以傳教。此就教釋印。 
如經世智所說,有無無二。此法楷定,以此傳授經。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此就行釋印也。 
經增上踊出,乃至出第一有最上,眾共歸仰,世間所無。此釋宗義。 
彼明文了義,釋優檀那,諸師何得用宗印翻四悉檀?如此既謬,餘翻亦叵信。 
南岳師,例「大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       
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 
-------------------------------------------------------------------- 
由原文可見,智者大師並非不知悉檀可譯為【宗、成、印】,而取南岳慧思大師【遍施】之釋,而最後以【四法】對應【四悉檀】,並無不可。 
悉檀:梵語 siddhanta,意譯作成就、宗、理等。據《大智度論·卷一》,佛之教法有種種差別,乍見似為矛盾,若總其教說,則有四悉檀之別,皆為實義而不相違背。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以悉檀為梵漢兼稱之語。悉,即遍之義;檀,為檀那(梵 dana,譯作布施)之略稱,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果要加以評論,需基於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基礎之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