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瞬睨

龍騰斷橋

請參考部落格《漢語人行道:演變風貌

http://chinese-watch.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8750.html

眨眼、眼珠轉動。列子˙湯問:「爾先學不瞬, 而後可言射矣。」

比喻短暫的時間。宋˙蘇軾˙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斜視的樣子。莊子˙山木:「雖羿逢蒙,不能眄睨也。」

看。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楚辭·離騷》。玉逸注:「睨,視也。」

賈誼《新書·勸學篇》雲:「夫以西施之美,而蒙不潔,則過之者莫不睨而掩鼻。」

台語平常對談,不用「一瞬間」而用「目一ㄝ睨」,意為「一眨眼」。

可是字書裡,「睨」字只有「斜視、看」的意思,而沒有「眨眼」的字義,真是奇怪。

在佛教經典方面

《經律異相》卷31:「恒苦瞋恚睨眥殺人」(CBETA, T53, no. 2121, p. 168, a10-11)

《經律異相》卷31:「臣下大小各懷恐怖。皆不願王之安隱。無可信者。今共合藥。恐其因我顧睨之間。便投毒藥中」(CBETA, T53, no. 2121, p. 168, c8-10)

《一切經音義》卷53:「睥睨(上紕計反,下倪計反。《廣雅》云:『睥,視也。』《字書》云:『邪視也。』《淮南子》云:『左睥,右睨也。』《說文》並從目,卑兒皆聲字也。)。」(CBETA, T54, no. 2128, p. 663, a8)

《一切經音義》卷68:「不瞬(水閏反說文瞬開闔目數搖也從目舜亦聲亦作瞚)。」(CBETA, T54, no. 2128, p. 755, a16)

西晉沙門法炬譯《法海經》「瞬息之間」(CBETA, T01, no. 34, p. 818, c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