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六祖壇經》校勘讀書錄

P1100899

本文的參考資料為:

1. 鄧文寬,1995,〈書評:《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楊曾文校寫),上海古籍出版社〉,期刊《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一卷,395-409頁。

2. 方廣錩,2007,〈敦煌本《壇經》錄校三題(一)(二))以下引自《藏經洞》部落格。

3. 潘重規,(1994),〈敦煌曇經新書〉,佛陀教育基金會。

禪宗標榜「直指本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以,即使古代禪宗的宗師不乏飽學之士,近代禪宗學人,雖自稱佛教徒,不知「三法印」、「四聖諦」,更不用說「十二緣起」與「十二分教」了。有些自許為禪宗,指斥阿難,動不動就提「焦芽敗種」,卻未從頭到尾讀過老實將《六祖壇經》讀過一回。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號稱學佛的人,不曾讀過釋迦牟尼說法的第一部經,也未讀過最後一部經;號稱學禪的人不曾讀過惠能《六祖壇經》。有時候,佛教徒甚至不知道釋迦牟尼的姓與名。(老實說,很多基督教徒也不知道耶穌基督姓是什麼、名是什麼)。

 《六祖壇經》雖然不在我的閱讀計畫之中,但是書架中一直有妻子早期幫我請到的潘重規《敦煌壇經新書》一書。近期閱讀潘重規〈敦煌寫本《眾經別錄》之發現〉一文,關心敦煌文獻帶來的佛教文獻學的議題,我就在此抄錄閱讀所及的《六祖壇經》校勘結果與讀者分享。

在此之前,先談一下《六祖壇經》的敦煌遺書與《六祖壇經》的本名。

以下引自《藏經洞》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23f3901000a6c.html

============引文分隔線============

1、英國圖書館藏斯5475號(以下簡稱「斯本」),縫繢裝,首尾完整。1920年代由日本矢吹慶輝發現、攝影,其後著錄於《鳴沙餘韻》。1934年日本鈴木大拙、公田連太郎首次發表錄校。

2、敦煌縣博物館藏77號(以下簡稱「敦博本」),縫繢裝,首尾完整。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由向達發現並兩度錄文,但僅在《西征小記》中披露該寫本的存在,沒有公佈原文。1983年由周紹良再發現並組織拍攝照片。其後楊曾文得到照片,並於1993年首次發表錄校。

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D04548號背1(崗48號,以下簡稱「北本」),卷軸裝,首殘尾全。1920年代陳垣首先發現並著錄於《敦煌劫餘錄》,但未引起學術界注意。1991年日本田中良昭注意到該寫卷並首次發表錄校。

4、原旅順博物館藏本(以下簡稱「旅博本」),縫繢裝,首尾完整。1910年代日本大谷探險隊橘瑞超得於敦煌並著錄,該著錄最早由羅振玉公佈。原件輾轉存旅順博物館,後下落不明。1989年日本龍谷大學公佈該校所存照片3拍,其中屬於《壇經》僅2拍,一首一尾。另一拍為尾部其他文獻。其後潘重規從方廣錩論文得到綫索,1995年首次利用該照片進行錄校。

5、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D08958號(有79號,以下簡稱「北殘片」),卷軸裝,首尾均斷,原為兌廢稿。1996年由方廣錩發現,1998年發表錄文。

上述5號《壇經》,斯本、敦博本首尾完整,北本殘賸後半卷,旅博本現存首尾照片各一張,北殘片則僅存5行文字且有錯抄之處。其文獻價值之大小,自然不能等同。

============引文分隔線============

敦煌寫本的題名為: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

兼受無相 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

============以下為校勘札記============

1.  書名應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兼授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這個抄本,惠能於大梵寺授「無相戒」後,由「法海」集錄。「法海」付同學「道漈」,「道漈」付門人「悟真」。書上寫著「悟真在嶺南漕溪山法興寺,現今傳授此法。如付此法,須得上根之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經以為依承,於今不絕。…凡度誓修行,修行遭難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材量不得,雖求此法,建立不得者,不得妄付壇經。告諸同道者,令知密意。」

可見,《壇經》原意在「傳法」,未得道,不可妄付《壇經》。不像今日可以人手一本隨意評讀。其次,敦煌抄本為惠能(1)-->法海(2)-->道漈(2)-->悟真(3),手上這個抄本的主人應該是惠能下三代,在輩份上,「法海」與「南嶽懷讓」、「青原行思」、「荷澤神會」同輩,《五燈會元》145頁有語錄,「悟真」相當於「馬祖道一」、「石頭希遷」,這個抄本的第一個主人相當於「藥山惟儼」、「百丈懷海」、「南泉普願」。這個抄本應該和「荷澤神會」的法脈無關,而是直接承接自韶州法海禪師的版本。

2. 大師遂責惠能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獵獠,若為堪作佛!」

「獵獠」寫本作「獦獠」。

3.「大師欲更共語」寫本作「大師欲更共議」。

4. 五祖曰:「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迷,福門何可救汝?汝等且歸房自看。」

「福門何可救汝?汝等且歸房自看」應作「福門何可求?汝總且歸房自看」。

「汝」字為「冗字」。

5. 火急作!」寫本作「火急急」。

6. 「畫人盧珍看壁了」寫本作「畫人盧玲看壁了」。

7. 「若不呈心偈,終不得法」寫本作「若不呈心,終不得法」。

8. 「良久思維,甚難甚難!」寫本作「良久思維,甚難甚難,甚難甚難」。

9. 「神秀上座題此偈畢,卻歸房臥,並無人見。」「卻歸房臥」寫本作「歸房臥」。

10. 「依法修行,有大利益。」寫本作「依法修行人,有大利益」。

11.焚香偈前,眾人見已,皆生敬心」寫本作「焚香偈前,人眾入見,皆生敬心」。

12. 「汝作此偈,見解只到門前,尚未得入。」寫本作「汝作此偈,見即來到,只到門前,尚未得入」。

13. 「若覓無上菩提,即不可得。」寫本作「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

14. 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寫本各本都作「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15. 「五祖自送能至九江驛」寫本作「五祖自送能於至九江驛」。

16. 「登時便別,五祖處分」有部分寫本作「登時便五祖處分」,無此一「別」字。

17. 「若得心開,與吾悟無別。」寫本作「若得心開,與吾無別」。

18. 「直至嶺上,來趁犯著,惠能即還法衣,又不肯取」。「來趁犯著」寫本作「來趁把著」。

19. 「能使惠順即卻向北化人。」寫本作「能使惠順即卻向北化人來」。

20. 「惠能來於此地」,寫本作「惠能來依此地」。

21. 「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寫本作「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後慧,先慧後定」。

22. 「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住即被縛」。方廣錩認為應作「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在住,即通流住,即被縛」。

23. 「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見自迷,又謗經法」。標點符號應作「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見自迷,又謗經法」。

24. 「然此教門立無念為宗,世人離境,不起於念,若無有念,無念亦不立。」「世人離境,不起於念」有寫本作「世人離見,不起於念」,應以「世人離境」為合適。

25. 「此法門中,坐禪原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言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淨。不見自性本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故知看者,看卻是妄也。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此法門中,坐禪原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言不動」應作「此法門中,坐禪原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言不動」。以下才接著分別解釋「看心,看淨,不動」。

26.若修不動者,不見一切人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寫本作「若不動者,見一切人過患,是性不動」。

27. 《梵網菩薩戒經》云:「本源自性清淨。」寫本作「菩薩戒云:本原自性清淨」。

28. 「向者三身佛在自法性」有寫本作「向者三身在自法性」,無「佛」字。

29. 「世人盡有,為迷不見,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色身中三身佛」有寫本作「世人盡有,為迷不見,外覓三世如來,不見色身中三世佛」,「身」字作「世」字。

30. 「善知識!聽與善知識說」有寫本作「善知識!聽汝善知識說」。

31. 「令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上生」。有寫本作「令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世佛,此三身佛從自性上生」。前作「三世佛」,後作「三身佛」。

32. 「於自性中,萬法皆現。一切法在自性,名為清淨法身」。「一切法在自性」寫本作「一切法自在性」。

33. 「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為圓滿報身佛?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寫本無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為圓滿報身佛?」。

34. 「今既發四弘誓願訖,與善知識無相懺悔,三世罪障」,寫本無」、「」字。

35. 「大師言:善知識!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惡行一時,自性若除即是;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痴染,除卻從前矯誑心,永斷名為自性懺」。寫本無「」字,應該補上。寫本無」字作「悔」。

36. 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疾染,除卻從前嫉妒心,自性若除即是懺。(以上三唱)善知識!何名懺悔?懺者終身不作,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恆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為懺悔。

37. 38. 39. 4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