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法友飛鴻 250:漫談《增壹》的翻譯


Dear Yifertw:
   最近閱讀《增一阿含經》時,常常覺得很痛苦。經文有時候前後用詞不同、有時候翻譯名詞跟《雜阿含》不同,讀起來很麻煩。

   法友 2017.8.28
==========
親愛的法友:
  在漢譯四阿含之中,《雜阿含》有三個譯本,分別是 T99 《雜阿含》(50卷),T100 《別譯雜阿含(16卷),T101《雜阿含(1卷);這當中 T100 與 T101 很有可能是出自「默誦」,翻譯時沒有經本文字當參考。 T99 有梵本作依據,大部分學者認為這一梵本就是法顯從錫蘭帶回的《雜阿含》。《長阿含也是譯自經本,《中阿含》的第一譯為曇摩難提與竺佛念所譯,很可能是出自默誦;第二譯為僧伽提婆所譯(道慈為筆受),這是有經本為依據的。目前各藏經的《中阿含》為第二譯,但是,很有可能T26 的《中阿含》裡面有一兩經其實出自第一譯而未重譯。
  然後我們回到T125《增一阿含》來。雖然如水野弘元這樣的國際知名學者認為《增一阿含》一樣有前後兩譯,而目前所存的是第二譯。其實,印順導師認為向來只有第一譯而無第二譯。我是贊同印順導師的判讀的。
  《增一阿含》的翻譯出自默誦,晉朝道安法師在「《增一阿含》序」說:「(譯)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CBETA, T02, no. 125, p. 549, a15-17)。
  今本作 51卷,古人抄經常有分卷不同,這不足為奇。但是,道安所說的「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卻是「經文」與「攝頌」都有忘失;「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攝頌)』」,卻是出現了「攝頌」
  本來有「攝頌」的譯經,很可能因戰亂而丟失了一些經文與攝頌;本來,沒譯出的攝頌,卻不可能因戰亂而把默誦未譯出的內容生回來。當然,也有可能「有人」把漏譯的內容依據梵本,而補譯上去。這樣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如有譯本可補充,就算沒補足全本,至少也補譯大半部份;現在審視「本來缺譯而補足的部份」,數量不多,「補充的部份」也不連續,這一假設不算合理。
  我們依據「攝頌」去核對譯出的經文,發現彼此並不一致。也就是說,曇摩難提可能忘失「攝頌」或經文,一般而言,「攝頌」會比默誦的經文準確,也就是,「攝頌」的數量與次序會比較準確,忘失較多的是經文。從兩者的比對看來,曇摩難提是兩者都忘失了相當數量的內容。
  但是問題不僅如此,《增一阿含》翻譯於西元 384年,T2121 《經律異相》在西元516年抄錄的一些《增一阿含》經文,並未出現在現有的版本之中,也就是說,有人把原來譯出的經文認為內容不妥而抽除掉了。
  道安〈《增一阿含序〉說「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CBETA, T02, no. 125, p. 549, a26),如果有兩三部經被剔除了,總數應該少於472經。盤點一下現有的《增一阿含》數量,總數仍然是472經,那就是說,每抽走一經就會放回一經來保持總數不變。
  至於《增一阿含》的內容有不少「大乘傾向」和「譬喻內容」,這就以後再談了。
   
     掃葉人 
===========
  一方面,我們感恩、景仰這麼多人貢獻生命,將博大精深的佛法從 2500 年前,至少背誦到公元一世紀,讓我們得以聆聽佛陀的教導。
  另一方面,背誦其實不是可靠的知識傳遞方式。耆那教與佛教都有從一到十一的「增一法」,耆那教完全忘卻「十一法集」,佛教說一切有部也忘卻「十一法集」。
  唯有「如實地」了解傳誦與翻譯過來的佛教聖典在「完整」與「詳實」兩方面的缺陷,才能合理地對待漢譯阿含經典。既不過度貶抑,也不誇張地推崇。 

    掃葉人   2017年9月4日 下午7:20

3 則留言:

百不知 提到...

「那就是說,每抽走一經就會放回一經來保持總數不便」

「不便」疑當作「不變」

台語與佛典 提到...

Dear Sam,

謝謝提醒錯別字。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一方面,我們感恩、景仰這麼多人貢獻生命,將龐大深奧的佛陀教導從 2500 年前,至少背誦到公元一世紀,讓我們得以聆聽佛陀的教法。另一方面,背誦其實不是可靠的知識傳遞方式。耆那教與佛教都有從一到十一的「增一法」,耆那教完全忘卻「十一法集」,佛教說一切有部也忘卻「十一法集」。唯有「如實地」了解傳誦與翻譯過來的佛教聖典在「完整」與「詳實」兩方面的缺陷,才能合理地對待漢譯阿含經典。既不過度貶抑,也不誇張地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