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般若心經》梵語本的回流與發展,以及唐代時印度僧人已經開始到中國的五台山和其他地方朝聖,再到四大名山等佛教聖地的依次興起,我們也看到中國終於開始逐漸替代印度成為了佛教世界的中心,並從此逐步對整個東亞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深遠變革。中國敦煌學的泰斗方廣錩先生曾提出一個文化匯流的重要理論,即指出中印之間在古代並非是單向度地從印度向中國文化輸出,中國也有著向印度的文化反哺,而玄奘法師的偉大之舉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證。
========
版主認為「文化匯留」容或有之,「將漢土佛經回譯梵文」容或有之,「嘗試將漢地的文化或儒書、道書譯成梵文」容或有之,但是說成「反哺」會不會有點誇大?
是否為「反哺」,應考量譯了多少數量、對方是否收到?收到了是否對他們產生影響?
例如,我到澳洲朋友家作客,他讓我進倉庫自己挑選,我搬了一卡車他的贈品回家。
回到台灣後,我請要去澳洲旅遊的朋友幫我帶一小瓶蜂蜜給我這朋友。
我是否盡到「投桃報李」之意,要看「我朋友是否收到蜂蜜了?(會不會海關給沒收了?)」、「我朋友是否食用了?(會不會打破了?遭螞蟻了?醫生不准他吃蜂蜜?)」、「我給的數量和拿的數量是否相當?(會不會我跟人家拿一百公斤的東西卻回送一根鵝毛?)」。
所以,在談「反哺」之前,應考究印度方面是否收到了?是否使用了?是否發生了影響?數量多還是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