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台語正字:「骿仔骨」與「骿仔壁」
偶然看到網路上有一枝影片「臏仔骨」,歌詞取基督教《聖經》典故,稱女人為從「亞當 Adam」身上取出一根肋骨所變化成。
林和成先生將漢語「肋骨」寫作「臏仔骨」。「臏」字為膝蓋骨,不是「肋骨」。
《史記》卷五,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張守節《史記正義》:「臏,脛骨。」
這在台灣鄉下人從小看到大的歌仔戲裡,有一齣「孫臏下山 sun1-pin7-ha7-san1」,戲裡孫臏被師兄龐涓忌才,設計陷害,刖去雙腿,才稱為「孫臏」。所以,「臏」字也稱為「臏刑」,是將腳從膝蓋以下刖去的刑罰。
「肋骨」應該寫作「骿仔骨」。《廣韻》:「骿,肋」。段玉裁《說文解字》:「骿,脅,并幹也」。這個字在《說文》(大徐本)被抄寫成「骿,井脅」,這是誤把「并」字抄作「井」字。其實,接下來即說「从骨,并聲」,是一個形聲字。
《說文》作「部田切」,反切得出的音為「ㄅㄧㄢˊ, ㄆㄧㄢˊ 」,台語讀音與此不同,是作「pin2」。
台灣民宅,除了三拱五斗之類的宮殿式建築之外,通常是磚屋、「骿仔壁」、「土墼厝」。
「骿仔壁 pin2-ah-pia3」如上圖,較講究的底部有磚砌的矮牆以防水、防蟲,其上用竹片交織編成,外面用石灰、米糠、蛋清混成的「土膏」塗壁,再上一層細泥,最後上漆。
「土墼厝 thoo5-kat-tshu3」,俗寫作「土結厝」,則是用泥漿夯實、曬乾而成。
《中阿含184經》:「於下露地有千土墼」(CBETA, T01, no. 26, p. 727, b14)。
《四分律》卷3:「彼作房應知初安,若石、若土墼、泥團,乃至最後泥治訖是」(CBETA, T22, no. 1428, p. 585, c20-21)
《一切經音義》卷47:「泥墼(...下,『經亦反』。《蒼頡篇》云:『墼,壘也。』顧野王云:『今刻土方如甓而不燒,為墼也;所以用築為城壘。』《說文》:『從土,擊省聲也。』...)。」(CBETA, T54, no. 2128, p. 623, c2-3)。
=========
從楊守愚到今天,將近一百年,台語的用字仍然無法固定下來:(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09/blog-post.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