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踏在我們的屍體上想你們未來的路 |
=========
1992年,我搭上台灣往香港的飛機上,旁座是一位在香港開店作了七、八年生意的太太,我們閒聊了起來。
唯一留下的印象是,她告訴我:「香港人非常瞧不起我們台灣人。」
對香港人,有好印象,也有壞印象。
對那位從天星碼頭載我們到陸羽茶室的計程車司機,以及陸羽茶室內招呼我們點餐的服務人員有很好的印象。
1991年,我家入境香港旅遊時,只因我太太跟香港追查的人員同姓,而且名字只差一個字。香港入境官員不管我太太年齡不同,跟先生、小孩同行,隔離盤查了三個多小時。讓我對香港官員的印象壞透了(那時候還是英國治港時期)。
=========
已下引自《Nippon.com 走進日本》2016/7/8:
=========
野嶋剛:新聞工作者。1968年生。上智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讀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留學。1992年進入朝日新聞社。後留學於中國廈門大學。曾任新加坡分社長、臺北分社長、國際編輯部副部長。「朝日新聞中文網」創辦人兼總編。2016年4月開始成為自由媒體人。不僅擅長現代中華圈的政治文化報道,還以徹底的歷史問題採訪而聞名。
========
過去,或者再準確一點說也就是大概直到5年前,在我的印象中,香港人概括地說瞧不起臺灣,認為臺灣還是鄉下,政局混亂,經濟也走下坡等等。我從香港人那邊經常聽到這樣的鄙薄之辭。對我被報社派到臺灣做常駐記者一事,香港的媒體同行也丟話說:「臺灣的那些新聞,沒什麼採訪意義吧!」而人一旦被討厭了,通常對惡言相同的對方也不會抱有好感。因而,臺灣人對香港也「敬而遠之」,嫌它地方小,生活讓人疲倦,待上3天就覺得膩了等等。
我還是大學生時,曾有過留學香港中文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的經歷,臺灣和香港我都喜歡(當然各有所長),因此看到上述情形,一直感到非常難過。而且從根本上說,在「一中原則」這個問題上,臺灣和香港所處的國際環境有著本質性的相似,在很多層面上,本來應該惺惺相惜的兩者,這樣的關係在我看來相當可惜。
香港和臺灣日漸靠近
香港和臺灣,在中文裏還常被一併稱為「兩岸三地」或者是「港澳臺」。確實,兩者間的地理距離不過700km而已;但是長久以來,它們的精神距離卻稱不上是「鄰居」。
然而,原本疏遠的香港和臺灣現正在前所未有地接近。不只是雙方的交流,而且政治和社會的發展形態也越來越相似。一言以蔽之,就是香港正朝著「臺灣化」邁進。當然,需要明確區分的是,香港已經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與之相對,臺灣實質上處於中國的統治體制之外。這一點是毋庸贅述的。
然而,從中國主張的「一中原則」來看,它完全是建構國家統一之「神話」的一個組成部分,香港和臺灣都是被囊括在「一個中國」裏的「地區」,現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原本是為了也可以在臺灣適用而編織出來的。
尤其重要的是,與高舉社會主義和中華文明旗幟的大國──中國相向而立,站在自由主義陣營最前線的就是香港以及臺灣。這個事實,賦予了圍繞現代中國的國際關係和東亞局勢以極其重大的意義。在這種情形下,如今伴隨蔡英文政權的誕生,試圖和中國劃清界線的臺灣,與曾經處身於中國一方的香港日漸靠攏,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臺灣的民主化、本土化學者相繼赴港訪問
香港和臺灣接近的直接要因,是2014年發生的臺灣太陽花學生運動和香港的雨傘運動──兩個由年輕人和市民群起響應的民眾運動。就運動來看,臺灣獲得了勝利,香港卻以失敗告終,在結果上形成對比。然而,這樣的體驗,有著十二分的強力去催生雙方年輕人和市民之間的團結意識。早幾個月發起的太陽花運動刺激了香港的年輕人,甚至在雨傘運動期間,有很多參與了臺灣太陽花運動的領導者赴港聲援,並分享學運經驗。同時,面對香港的敗北,臺灣社會也衍生出流行語「今日的香港,明日的臺灣」,它成為向社會申訴併入中國之風險的主要論據。
另有一點,或具諷刺意義。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為了因應對華貿易的需要,學校教育開始推廣「普通話(北京話)」,令香港人的普通話能力大幅提升。這樣一來,當臺灣人和香港人交流時,帶些臺灣國語口音的中文和帶些廣東腔的中文,你來我往、變得溝通無礙。換言之,消除了語言隔閡,也大幅提高了臺灣和香港攜手合作的空間。
今年3月底,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後太陽花與雨傘運動之臺港社會政治轉變比較研討會」上,臺灣和香港的專家學者及民運人士操相同的語言交流,彼此互相介紹各自的社會情形,氣氛融洽熱絡。不由讓人想像,如果時間倒退10年的話會是怎樣的情形。雙方的談話或者需要交雜些英文,或者會為香港人差勁的「普通話」弄得一頭霧水,場面可能會非常尷尬。並且,這場研討會,主要的議題也是本土化和對華關係層面上出現的「香港和臺灣的接近性」。據說研究臺灣民主化和本土化理論的學者不斷接到訪問香港的邀請,之前臺灣總統大選期間,還有大批香港民主派、本土派的成員來到臺灣觀摩,並為民進黨獲得了壓倒性勝利而歡欣鼓舞。
「天然獨」在香港出現
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是,臺灣和香港在身分認同上產生了變化。在這20年來的時間裏,臺灣的主流意識從「中國認同」向「臺灣認同」發生了穩步紮實的轉變,我們可以把它稱為「臺灣化」或是「本土化」。根據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開始實施的調查,當時受訪者回答「中國人」或「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比例占整體的4分之3,回答自己是「臺灣人」的只有19%。然而,到了2015年,回答「臺灣人」的超過60%,「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為33%,而「中國人」的回答只剩下3%。
同時在香港,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的調查(2016年6月),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比例占67.0%(2006年調查時為49.9%),相反地,以「中國人」自稱的人只有30.7%(2006年調查時為49.5%)。顯而易見,在身分認同方面,年輕人的「去中國化」也越趨明顯。香港的本土意識覺醒雖然比臺灣晚了10年,卻有急起直追,後來居上之勢。
臺灣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林泉忠,長期追蹤研究香港和臺灣的年輕人身分認同問題。他認為,在臺灣,那些2、30歲、被定義為「生長在民主化之後,所以對臺灣就是臺灣深信不疑,是天生的獨立派」的年輕一代正在崛起,而這樣的「天然獨」在政治上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對此次民進黨的勝利也貢獻不少。他指出,這種情況在香港社會裏也伴隨著「港獨」勢力的壯大而逐漸顯現。
(未引完全文,請自行前往原網址閱讀)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