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自《集韻》、《類篇》、《四聲篇海》,台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13178.htm)
來函: 2016.1.25
=============
談囂俳與好囂 一 不要悪評李前總統的台語國語(普通話)說「囂張」台語口語叫 /hiau7pai8/,用漢字去揣測語源,應該可以寫成「
現在在台灣仍然使用一句口語 /hau7siau5/,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在記者面前用過此語,
關於「囂」字的國台發音對比,可參考「梟」「曉」(台語會曉)
至於台語精蟲叫 /siâu/或是 /siau5/ 的漢字,讀音同國語「小」「曉」[ㄒㄧㄠˇ],有時則變音[
1蕭肖消宵⋯逍2少痟 (精神病?)⋯3笑(如含笑花)數(白話音)4瀉(
我們也可以猜想精蟲 /siau5/ 可能是百越語,如低濕地「湳仔」的湳字原是閩粵原住民的土話(
===============
親愛的筆友:
親愛的筆友:
幫台語找字(所謂「台語正字」),講求方法。首先必須剔除「外來語」(麵包 pang2, 水泥 concrete 康固力, 趴代 padai),其次需「形、音、義」相符,然後必需有「書證」。在此原則之下,謹守「寧缺勿濫」的原則(寧可說「我不知道」,而不要在沒有書證的情況之下,隨便「擬」一個字)。
我們只要到台灣規模較大的書局,講「台語正字」的書常排滿一整排書架。大部分的作者並未受過「語言學 linguistics 或聲韻學」的訓練,僅憑「字音相近」的原則去「自由聯想」(比如說,將 ho7-lo2-lang5 擬作「河洛人」),這樣子雖然作者「自得其樂」、「著作等身」,但是作者對《韻書》既無概念,有的甚至不知四聲,不辨八音,對「台語研究」、「台語教育」只是徒增困擾,沒有太大幫助。
來函提到數個「台語正字」擬字,我謹就「hau1-siau5」一詞作答。
這一字的紀錄甚少,僅見於宋朝《集韻》,稱「言不恭謹為『誵訤』」。
在佛教文獻中,經常出現的是「誵訛」,特別是大慧宗杲,有一大段期間在閩南地區傳法,這一寫法,可能是「hau1-siau5」的變通。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9:「一人向高高峯頂立不露頂,一人向深深海底行不濕脚,是則也是,未免有些誵訛。」(CBETA, T47, no. 1998A, p. 847, b18-19)
《禪關策進》卷1:「却將從前數則極誵訛公案,一一曉了」(CBETA, T48, no. 2024, p. 1099, c19-20)
Yifertw
Yifer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