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法友飛鴻 126 --- 無取無捨

1907 台灣小學

(1907年台灣小學)

1907 淡水女子小學

(1907年台灣淡水女子小學)

《法句經》卷2〈35 梵志品〉:

「所世惡法,  修短巨細,
 無取無捨,  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0, p. 573, a1-2)[1]世惡法=施善惡【元】【明】。

上述這一首《法句經》偈頌,吳根友《法句經釋譯》(佛光山出版)的白話翻譯是:「世間所有惡法,(無論)長短巨細,既無所取亦無所捨,這便稱為真梵志」

「既無所取亦無所捨」的譯詞,顯然是「誤解」偈頌的原意。

對於《法句經》偈頌的詮釋,應該藉助其他《法句經》版本的對應偈頌來理解偈意,此頌的對應偈頌有:

《出曜經》卷30〈34 梵志品〉:

「世所善惡,  脩短巨細,

 無取無與,   是謂梵志。」(CBETA, T04, no. 212, p. 770, c19-20)

《法集要頌經》卷4〈33 梵志品〉:

「世所稱善惡,  脩短及巨細,

 無取若無與,  是名為梵志。」(CBETA, T04, no. 213, p. 798, b9-10)

巴利《法句經》409頌

Yodha dīghaṃ va rassaṃ vā, aṇuṃ thūlaṃ subhāsubhaṃ;

Loke adinnaṃ nādiyati ,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不管物品長、短、小、大、可意或不可意,於此世間他都不犯「不與取」,我稱他為婆羅門。(409)

梵文《法句經》33.25頌

yas tu dīrghaṃ tathā hrasvam aṇusthūlaṃ śubhāśubham |

loke na kiṃcid ādatte bravīmi brāhmaṇaṃ hi tam ||

GuoBin 與我一直關注「耆那教」與佛教共有偈頌的議題,他提到耆那教類似「有偈品」的篇章,有一首偈頌與此相似:

=================

mormolyca2012年10月23日 上午2:21

之前試著比對《經集》、《法句經》與Utt.相應段落,不過就一直擱著沒去整理,這裡先放上與第19偈看起來思想接近的對應部分:
Yodha dīghaṃ va rassaṃ vā, aṇuṃ thūlaṃ subhāsubhaṃ;
Loke adinnaṃ nādiyati, tamahaṃ brūmi brāhmaṇaṃ. (Sn. 633)
無論長短與大小,一切世間淨不淨;
非所與者絕不取,我稱彼為婆羅門。
cittamantam acittaṃ vā | appaṃ vā jai vā bahuṃ /
na giṇhāi adattaṃ je | taṃ vayaṃ būma māhaṇaṃ || (Utt. 25:25)
有生命或無生命,無論是少或是多;
非所與者絕不取,我稱彼為婆羅門。
在有生命、無生命的部份,Utt.此處用的是cittamantam / acittamantam,這跟我們一般常見的jīva / ajīva用法不太相同,這裡是值得去留意的 ^^

===========

這樣的相似程度代表怎樣的意涵,有待進一步探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