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法友飛鴻 125 --- 名身、句身、味身

659
親愛的掃葉人:

我查到一些資料,僅供參考: 名:(事物的)名稱。 句:(名所構成的)句子;章句。 味身:(構成名的)文字。此處「身」是聚集的意思,有兩個以上的字而稱「字身」。又譯為「文身」、「字身」。 例如「佛光大辭典」提到:就「名」、「句」、「文」三者之關係而論:文(梵 vyañjana,音譯便膳那),即指字,如阿、伊等字。文為名、句之所依,其自體無義。名,即由文之連續使用始構成事物之名稱,依此方能表示出事物個別之意義。句(梵 pada,音譯鉢陀),即連結名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之章句,如「花是紅色的」一句。

    法友 PM 6:43, 2014.10.04

===================

親愛的法友:

 通常「阿含字義」,我不倚賴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或《佛光大辭典》,這我在「阿含字典」的貼文已經舉過很多例子了。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4/10/28.html

即使是「大乘」兩字,《阿含經》中的「大乘」也不能用這兩部辭典的字義來解釋。

《雜阿含769經》卷28:「大乘」(CBETA, T02, no. 99, p. 201, a1)

所以,這三個字義應該參考巴利字義。

身是「字義」,Nāmakaya.

句身是 「句子結構、句型」,Padakaya.

「味身」即是「字身」為『正確的拼字方法』,Vyañjanakaya。

而「字」是「akṣara(梵)」、「akkhara (巴利)」,則類似英文 a, b, c, d 的每個字母。

身、句身、味身」是因為這三個字都帶有「kaya」。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PM 8:54, 2014.10.0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