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要評論,需基於深思詳考---法友飛鴻 32

陳寅恪
(陳寅恪)
來自: 神會(南京)
時間: 2011-11-26 00:03
話題: 關於天台智者大師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521331/
此貼對於智者大師多有指責。不知師兄是否讀過智者大師的著述,抑或只是道聽塗說?
關於【五時判教】,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明言:【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
智者大師的弟子,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見《大正藏》,第32册812頁)
藕益大師著有《教綱觀宗》,聖嚴法師著有《天台心鑰:教綱觀宗貫注》,其中對【五時判教】有明確論述,可供參考。
關於「悉檀」的解釋,智者大師原文如下:
-------------------------------------------------------------------
悉檀,天竺語。一云,此無翻例,如「修多羅」多含。
一云,翻為「宗、成、墨、印、實、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
【地持菩提分品】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
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四優檀那。
此翻為印。亦翻為宗。
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佛菩薩具此法,復以傳教。此就教釋印。
如經世智所說,有無無二。此法楷定,以此傳授經。過去寂默諸牟尼尊,展轉相傳。此就行釋印也。
經增上踊出,乃至出第一有最上,眾共歸仰,世間所無。此釋宗義。
彼明文了義,釋優檀那,諸師何得用宗印翻四悉檀?如此既謬,餘翻亦叵信。
南岳師,例「大涅槃」梵漢兼稱。「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
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也。
--------------------------------------------------------------------
由原文可見,智者大師並非不知悉檀可譯為【宗、成、印】,而取南岳慧思大師【遍施】之釋,而最後以【四法】對應【四悉檀】,並無不可。
悉檀:梵語 siddhanta,意譯作成就、宗、理等。據《大智度論·卷一》,佛之教法有種種差別,乍見似為矛盾,若總其教說,則有四悉檀之別,皆為實義而不相違背。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以悉檀為梵漢兼稱之語。悉,即遍之義;檀,為檀那(梵 dana,譯作布施)之略稱,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果要加以評論,需基於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基礎之上。

========================
2011.11.26  AM 9:16
神會師兄:
謝謝你老婆心切,肯幫我痛下針砭,叮嚀提撕:「願師兄對祖師起恭敬心,如果要加以評論,需基於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基礎之上。」這一句話,可以作為「座右銘」,可以當電腦開機畫面,時時提醒我下筆行文、立說評論務必謹慎斟酌,不可肆意狂言。在此向你的美意致謝。
至於來函內容,所論智者大師「五時判教」與「悉檀」兩義,容我在此解說,我先談「悉檀」,後論「五時判教」。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1:「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檀翻為施」(CBETA, T33, no. 1716, p. 686, c18-19)
陳寅恪所指摘的正是此處,siddhanta,源自「 sijjhati」,有成就之義,能否分為「悉」與「檀」解釋,大為問題。更何況,對應於「檀」的音,斷然不是「檀那(梵 dana,譯作布施)之略稱」。此牽涉到「字源學 etymology」,從漢音「望文生義」是行不通的。以智者大師之成就,一字之誤釋,當然不會造成任何盛名之累。但是,我輩在學習過程,面對祖師言論卻要仔細,不可輕忽放過,不可曲為彌合解說,以免遺誤後人。
不管「陳寅恪本文」或是「筆者貼文」,所要強調的,正是要大家字斟句酌,不可「望文生義」、輕忽放過,這是違背讀經時「願解如來真實義」的心願。我在台灣,常聽在家人講說佛理、甚至演繹經義,常有誤會字義、囫圇吞棗,甚至將如來駁斥之外教見解當為自家教義,即使《大智度論》亦不能全無此過,這正是「大須仔細」之處。
至於「五時判教」,是否智者大師親口肯定或駁斥此言,有待細讀其全部著作。不過,至少「天台宗」門下兒孫對此剌剌不休,不僅我親身見聞,《大正藏》中,亦彼彼皆是。神會兄如願陳述「五時判教」既無梵僧師說,也缺文獻基礎,我兩已同此意,無須多費唇舌辨析。
正如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10:「然方等彈斥教。在三藏之後。被訶之時。應在十二年前。何以得知。皆追述昔訶驗是前事何者前已稟教得道。證於無學。荷佛恩深心相體信。不復恚怒。自昔至今恣殃掘之譏。任淨名之折。得為恥小慕大之益。喻如烹酪作生蘇。即此義也。按無量義。得知方等是三藏之後。為第三時教也。按無量義經云。次說摩訶般若華嚴海。空歷劫修行者。此是方等之後。而明大品。大品或說無常無我。或說於空。或說不生不滅。皆歷色心至一切種智。句句迴轉明修行法。即是歷劫修行之意也。又云。百千比丘萬億人天。得須陀洹及阿羅漢。住辟支佛者。驗是共般若也。而言華嚴海空者。若作寂滅道場之華嚴。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論云。鈍根菩薩三處入法界。初則般若。次則法華後則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華嚴海空。又華嚴時節長。昔小機未入如聾如瘂。今聞般若即能得入。即其義焉。大品通三乘人可得有四果。華嚴隔小故無此義。故方等之後次說般若。為第四時教也。復言熟蘇味者。命令轉教領知眾物。心漸通泰。自知螢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倍更轉熟。如從生蘇轉成熟蘇也。又解。般若之後明華嚴海空者。即是圓頓法華教也。何者初成道時。純說圓頓。為不解者大機未濃。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根利障除。堪聞圓頓。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嚴齊。法性論中入者是也。故下文云。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今聞是經入於佛慧。初後佛慧圓頓義齊。故次般若之後說華嚴海空。齊法華也。亦第五時教也。復言醍醐者。是眾味之後也。涅槃稱為醍醐。此經名大王饍。故知二經俱是醍醐。又燈明佛說法華經竟。即於中夜唱入涅槃。彼佛一化。初說華嚴後說法華。迦葉佛時亦復如是。悉不明涅槃。皆以法華為後教後味。今佛熟前番人。以法華為醍醐。更熟後段人。重將般若洮汰方入涅槃。復以涅槃為後教後味。譬如田家。先種先熟先收。晚種後熟後收。法華八千聲聞。無量損生菩薩。即是前熟果實。於法華中收更無所作。若五千自起人天被移。皆是後熟涅槃中收。為此義故。故云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即後番次第也。按無量義云。摩訶般若次華嚴海空。即前番法華中次第也。問何意知鈍者於法華不入。更用般若洮汰。答釋論云。須菩提何故更問菩薩畢定不畢定。答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諸菩薩受記作佛。今於般若中。更問畢定不畢定。當知法華之後更明般若也。三引信解品。四大聲聞領教證次第者。文云。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多有僮僕臣佐吏民。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遇到父舍疾走而去。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窮子驚愕稱怨大喚。無罪囚執此必定死。父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此領何義領初成佛寂滅道場。法身大士四十一地眷屬圍遶。說圓頓教門。于時以大擬子機生悶絕。當知。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如從牛必先出乳。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以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雇汝除糞。即脫纓珞著垢膩衣。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領何義。此領次頓之後。隱舍那威德相。好作老比丘像。說三藏之教。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得一日之價。即是從十二部後出修多羅。于時見思已斷無漏心淨。譬如從乳出酪也。又經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出入無難。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明三藏之後次說方等已得道果心相體信。聞大名入住小名出。苦言彈訶名無難。又進宅內名入。入見群臣豪族大功德力。聞寶炬陀羅尼。見不思議解脫神變故名入也。出者止宿草庵。二乘境界名出也。心相體信者。得羅漢已聞罵不瞋。內心慚愧。不敢以聲聞支佛法化人。心漸淳熟如從酪出生蘇。是名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即第三時教也。是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窮子受勅領知眾物。而無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此領何義。從方等後次說般若。般若觀慧即是家業。歷於名色乃至種智即是眾物。善吉等轉教即是領知。但為菩薩說自不行證。故無怖取。即是從方等經出摩訶般若。因是得識大士法門。滅破無知。譬從生蘇出熟蘇。是為第四時教也。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即自宣言。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吾所有皆是子有。付以家業窮子歡喜。得未曾有。此領何義。即是般若之後次說法華。先以領知庫藏諸物。後不須說但付業而已。譬前轉教皆知法門。不須重演觀法。直破草庵賜一大車。授作佛記。豈非明見佛性住大涅槃。故言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是時無明破中道理顯。其心皎潔如清醍醐。即是從於熟蘇轉出醍醐。為第五時教也。此五味教。調熟一段漸機眾生。如身子等大德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莂。見如來性成大果實。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不生不生名大涅槃。即是前番。從摩訶般若出妙法華。為未熟者更論般若入於涅槃而見佛性。即是後番。又從般若出大涅槃也。然二經教意起盡是同。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一實。後開近顯遠明菩薩事。涅槃亦爾。先勝三修斷奠聲聞入祕密藏。後三十六問明菩薩事也。又涅槃臨滅更扶三藏。誡約將來。使末代鈍根不於佛法起斷滅見。廣開常宗破此顛倒。令佛法久住。如此等事其意則別。第五醍醐佛性味同也。三約五味半滿相成者。若直論五味猶同南師但得方便。若直半滿猶同北師但得其實。今明五味不離半滿。半滿不離五味。五味有半滿則有慧方便解。半滿有五味有方便慧解。權實俱遊如鳥二翼。雖復俱遊行藏得所。若華嚴頓滿大乘家業。但明一實不須方便。唯滿不半。於漸成乳。三藏客作但是方便。唯半不滿。於漸成酪。若方等彈訶則半滿相對。以滿斥半。於漸成生蘇。若大品領教帶半論滿。半則通為三乘。滿則獨為菩薩。於漸成熟蘇。若法華付財廢半明滿。若無半字方便調熟鈍根。則亦無滿字開佛知見於漸成醍醐。如來殷勤稱歎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四大聲聞領解。無上寶聚不求自得。安住實智中者。皆由半滿相成意在此也。四明合不合者。半滿五味既通約諸經。諸經不同。今當辨其開合。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坐如聾如瘂。非其境界。爾時尚未有半。何所論合。次開三乘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既不論滿。何所可合。故無量義云。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若方等教。或半滿雙明。或半滿相對。或以滿彈半稟半聞滿。雖知耻小猶未入大。故云止宿草庵。下劣之心猶未能改。則半滿不合。般若以滿洮練於半。命領家業。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字法門皆是摩訶衍。是合其法。而不悕取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是故半滿不合。若至法華。覺悟化城云非真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是合法。汝實我子即是合人。人法俱合。自鹿苑開權。歷諸經教來至法華。始得合實。故無量義云。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若於法華未合。於涅槃得合。法性論明中下二根入法界者。即是得合菩薩也。若論聲聞。一祕密合。二顯露合。祕密合者。初為提謂說五戒法。已有密悟無生忍者。況修多羅方等般若。豈無密悟。此則不論。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亦隨處得合。例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若住果聲聞決至法華。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簡眾起去。到涅槃中。方復得合。總就諸教通作四句。華嚴三藏非合非不合。方等般若一向不合法華一向合。涅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為末代更開諸權。引後代鈍根。故言亦不合。問菩薩因法華入法界。與華嚴合。不見因華嚴入一乘與法華合。答華嚴入法界。即是入一乘(云云)。五料簡者為三意。一約通別。二益不益。三約諸教通別者。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云。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經。又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遍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輝峻嶺。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況前教耶。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何者。迦留陀夷。於法華中面得授記後入聚落被害。作結戒緣起。又如身子法華請主。後入滅。均提持三衣至佛問(云云)。豈非三藏至後耶。釋論云。從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說戒定慧。結為修妬路等藏。當知。三藏通至於後。若方等教半滿相對。是生蘇教。別論是第三時。通論亦至於後。」(CBETA, T33, no. 1716, p. 807, c17-p. 809, c24)
神會師兄認為此說已申論「五時判教不盡合理」,在我讀來,則處處引「五時判教」作解說,雖最後稍作疏通,大體為「依此立說、申解」。
如是廬山慧遠、慈恩窺基,則提綱挈領一句「又復五時七階之言,亦是謬浪」,怎肯如智者大師耗費數百言,最後才十來字描述「此說亦有分限」?
不知師兄是否認為我的貼文不是「厚誣先賢」?
=======================================
來自:神會(南京)
時間: 2011-11-26 15:01

話題: Re(2):關於天台智者大師
五時是根據《涅槃》五味的譬喻而立,分【別五時】、【通五時】。這是判教的需要。判教之必要性,天台宗判教之偉大成就,可另尋資料,如牟宗三先生的《佛性與般若》。
悉檀之解釋,或確有誤。之所以說【或】,因為今之梵文與古梵文並非全同,其間或有變異。即便確實有誤,指出即可,也不失厚道,不必以憤怒之態度而對祖師口誅筆伐。
末學於佛法、於佛學只是門外漢,但無論學佛、還是做研究,都需先從【誠】【敬】二字著手,然後方可進而論其他。祈師兄於暇時閱【印光法師文鈔】,必大有裨益。冒昧與師兄通郵,並非為意氣爭辯,尚望海涵。

==================================
時間: 2011-11-26 16:39
神會師兄:
大抵佛教文獻分為四大系,一為巴利文獻,二為漢譯佛典,三為藏譯佛典,四為梵文佛典。梵文佛典及犍陀羅語佛典,雖僅存斷簡殘編,即使完璧無缺,也未必是最完整、最原本的佛說。
如果理解佛典文獻的歷史層別,就不會過度誠敬而宗派不分。
所以說,禪宗之流有「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之志,而淨土之流有「一句彌陀,萬修萬人去」之說。
當年,印順法師98歲高齡時,我曾親自向他提問:「《大智度論》中,『釋迦前生隨五百商人出海遇難,菩薩要船主用繩子綁住其身,於是跳海自殺,大海不宿死屍,將全船沖至岸邊,終至全船獲救。』龍樹菩薩是否要我們在海上遇難時,效法此行,自殺以救全船?」
印順法師說:「此則當用『依義不依語』讀之,萬萬不可愚癡誤信『大海不宿死屍,將全船沖至岸邊』而作無益輕生。」所以尊經敬論也不見得必定要如你所想像的方式去誠之、敬之。
特地說了許多,表示我對你的尊重之意,並非為意氣爭辯,你我既未相識,不干名也無關利,犯不著閒來無事、耗費時間、打了這麼多字去作口舌之爭。
可惜的是,我仍然認為「五時判教是一團瞎說」,並不因崇敬「智者大師」而輕饒此說。
我認為牟宗三先生的《佛性與般若》是「格義」,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家」,自是「新儒家」,跟佛教恐怕無甚交涉。對神會師兄之崇敬「牟宗三」、「印光大師」,只好「各人造業各人擔」,非我所能也。
神會師兄,大可對我這種見地嗤之以鼻,尚望無需海涵。

1 則留言:

小子 提到...

「五時判教」最後稍作疏通,大體為「依此立說、申解」。
該明何以最後疏通「依此立說、申解」?

若解權實.天台所判方得解!....此立正.
判教者.權也!若如來所施.應機應緣.隨所應度.如來使是也!....此正他.
立說故.天台(如來使)施權也!眾生不知不覺其實.....此能隨問答.
申解者.眾生依此判教得明次第....此善解因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