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金剛經》答××的信
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554468/
2011-09-26 09:46:12 來自: michael(不自由勿寧死)
22日來信及相關《金剛經》貼圖等收到。
你的問題(含你博客中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如下幾點:
第一,正字
正字,首先要確定正字的原則。任何文獻整理的用字都有時代性,即要按照當時的規範用字來正字。目前,就要按照規範繁體字來正字。什麽叫規範繁體字,國家現在沒有規定,但學術界有一個大體通用的標準,就是《漢語大字典》。這個大字典實際也有問題,有些錯誤,但那是個別的,可以個別處理。請參見《藏外》體例的表述。
有了規範繁體字這一標準,就要嚴格按照標準辦。你現在的問題,是已經有了按照規範繁體字去正字這樣的意識,但在具體處理一些問題時,受其他思想的干擾,不能夠嚴格貫徹。
此外,做什麽都有一個目的問題,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如果你的目的是提供一個更加正確的讀本,異體字應該一律改為正字。你提出不同寫本中所用的異體字有不同,這屬於對不同寫本的研究,屬於寫本學範圍,是另一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當然很好,值得研究。你可以專門寫文章來談這個問題,但不能將異體字保留在整理本中。
第二,校勘定文
校勘以後發現異文,怎麼辦?大體原則如下:
一、有的正確,有的錯誤
方法:哪個文字正確,選用那個文字,錯誤的一律記在校勘記中。
二、幾個文字都可通,但意義有不同
方法:選用自己認為最好的,其餘一律放在校勘記中。如果必要,可以在校勘記中說明其他文字所表達的其他含義。
三、幾個文字都可通,意義也相同。
方法:選用年代比較早的用字,或者諸校本中出現最多的用字,其他用字一律記在校勘記中。
一般情況,上面三種方法可以應付了。遇到特殊情況,比如「冥司偈」之類,出校以後,需要撰寫文章專門論述。
第三,標點
總的來說,所用標點種類越少,標點起來越容易。所用標點種類越多,標點起來越難。所以不同的人應其佛學素養的高下、對文本理解的深淺,對標點的使用各不相同。
再者,標點也與整理該文本的目的相關:是整理一個供大家讀經的文本,還是整理一個讓大家研究其內容的文本?如果僅僅是讀經,那四字一句,朗朗上口,既方便又易於流通。古代很多佛經就是這樣。那用句號、逗號,甚至僅僅用句號斷句即可。但如果想讓大家研究,就需要全式標點。一方面儘量減少別人閱讀的障礙,一方面也傳遞你自己研究的信息。所以《藏外》採用全式標點。而《中華藏續藏》的標點,由點校者水平不同,分為幾等幾樣。當然,一切都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藏外》雖然要求全式標點,但遇到一些引文分不清的,只好棄用引號。
你提出一個問題:全式標點可能會引起理解的歧異。的確存在這種情況:標點不同,經文的意義就不同。怎麼辦?我的經驗是按照上述校勘定文的第二條辦: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一種予以標點。其他人不同意,可以提出討論。如果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就按照一致意見辦。這樣,標點本身可以促進對經文的理解。你的博客主張少用一點標點,以便讓閱讀者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理解。這樣看來文本通用了,卻掩蓋了矛盾。
第四,分段
分段實際表達整理者對文本結構及大意的理解。但「問答體」佛經,分段又要受到體裁的影響。
你以宮廷本為標準分段,又發現宮廷本分段不盡合適。這裡的問題在於如何看待宮廷本。毫無疑問,宮廷本在抄寫方面最為精良,但未必在所有方面都是第一。類似《金剛經》分段這樣的問題,古人本身就沒有一個規範。我認為,大的層次可以參考菩提留支的十二分或晚唐的三十二分乃至三十三分,因此分段問題應該不是整理的重點。
第五,校勘記的寫法
你現在把校勘記羅列在貼圖下,很不直觀。還是要按照通行規範搞一個正式的整理本,加上校勘記。校勘記寫法可以參見《藏外》體例。《藏外》因受篇幅限制,要求校勘記儘量簡潔,不做說明。你可以在校勘記中加上說明,即你正字、定文的理由,加大其學術含量。
你花了很大功夫搞貼圖這一中間過程,我是不太贊同的。在現代電腦條件下,貼圖這種方式已經屬於落後的手工操作。當然,你已經花了這麼大的功夫,也做得差不多了,如果最終出版學術本,雖然使用不太方便,貼圖還是有用的,可以證明你校勘的可靠性。但就整理本與原本的對照而言,最好的辦法是做成數據庫,所有的文本全部鏈接,點出任何一句話,可以看到這句話的所有文本並加以比較。現在的數據庫發展水平,可以輕而易舉地達成上述目標。但你有那樣做的條件嗎?
第六,是否接著做下去
這裡用得著我經常講的「目標與座標」。上次你們到我家,我就講過。
你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整理一個比通行本更加正確的讀本?整理一個供大家研究《金剛經》的底本?做成一個涵蓋《金剛經》諸本的資料彙編乃至數據庫?做成一個包含不同時代文字形態的內容更加廣泛的數據知識庫?是不是還想把各種《金剛經》的註疏也收入進來?真正做下去,就會發現知識的大海無窮無盡,個人真是非常渺小的。
由此產生座標問題,你目前具備什麽條件,能夠做什麽工作?你一個人單槍匹馬,沒有經濟後盾,手段也相對落後。目標定得太高,你是否可以做到?人是要有理想,但不能好高騖遠。所以,要設定一個自己可以達到的目標,然後盡全力去做到最好。至於自己做不到的,只能留下遺憾。我們都說共產主義好,但就是現在達不到,什麼時候能夠達到?不知道,這沒有辦法。所以說,人生不如意者常什九。真正的完美只存在於彼岸世界。當然不是說我們就不要去努力,但人只能在現實提供給他的條件下面去努力。我的原則是:只做自己有把握、能做到的事。我曾經說過:對自己把握不了的事,連夢都不去做。
第七,專題研究
你信中的「底本收集情況材料分析方面」、「隱含文字改變後的思想的問題的研究」、「唐初之前,是否《金剛經》不如現在那麼受重視,留支本是否更加流行」、「《金剛經》『前面的祈請和真言,經後的真言』的添加」、「初時寫經還是有一定的隨意性」、「歷代藏經中,依據《金剛經》的對比分析,來判斷藏經的不同優劣」等,都屬於專題研究。你能夠提出這些問題,證明你的確在《金剛經》的原始資料中下了功夫,動了腦子。可謂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些人搞了多少年學術研究,發現不了問題,提不出問題,那是還沒有入門。
但目前,上述問題你只是表層涉及,還沒有深入進去。其中有的問題是成立的,如隨著儀軌佛教的發展,《金剛經》文本也儀軌化。這個問題我們以前交談時我已經提到。有的問題不能成立,比如「歷代藏經中,依據金剛經的對比分析,來判斷藏經的不同優劣」。當時一部藏經收入1076部、5048卷,我們不能以某部、某卷經的質量評判整部藏經的質量,那叫「以偏概全」。有些問題能否成立,需要進一步探討,如「初時寫經還是有一定的隨意性」。
上述專題研究,如果你有興趣、有條件,自然可以進行。但如進行,你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因為任何一個問題,如果要真正深入下去,解決好,你目前的知識儲備還不夠,需要補課。
第八,想出版的話,或者自己私自印書,該如何做好
私自印書,印出來的是非法出版物。這個念頭,你需要徹底打消。想出版,必須找出版社。還有,上次電話中講了,不要奢望用以書養書的方法推動自己的佛教文獻整理工作,目前社會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第九,出版時帶不帶校勘記
這依然與你的目的有關。供信徒讀經用的讀本,人家會嫌你的校勘記麻煩。供研究者用的文本,當然要校勘記。
第十,結語
太虛說:「人成即佛成。」這句話包含多重含義。你有虔誠的佛教信仰,有為佛教做點事情的強烈願望,甚至願意為之付出一切。但我不贊同你飛蛾撲火的方式。人首先要解決衣食住行等問題,才能談得上其他。以前的教科書說:由於戰爭等原因,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所以宗教發展。但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真正民不聊生的時候,對老百姓來說,生存是第一位的,宗教等精神生活是第二位的。明末農民起義,把《明北藏》護封上的宮錦撕下來做盔甲。對他們來說,防身的盔甲比佛經重要。而等到社會小康了,老百姓吃飽了,才開始宗教等精神的追求,於是宗教開始興旺發展。比如現在就是這樣。
前幾天電話已經談得很多了,我還是建議你進一步安頓好自己的生活,把「人」做好,不要讓父母親屬為你過多操心。然後量力而行,為你喜歡的佛教文獻整理做一些事情。
大家都忙,能夠通過信件解決的,不一定見面浪費時間。一定要見面才能解決的,自然例外。
謹頌
時祺!
方廣錩 2011年9月24日星期六
2011-11-01 21:44:39 歸依法
近代重新排版、標註新式標點符號的佛經,通常會附上「異讀」。可是,不是擅自抽換「正文」的用字而未說明緣由,就是完全像排列證據一樣,只是陳列異讀,而不加抉擇,而建議較合適的用字。
如同我在他處貼文所說的,近代重新排印的經典,最好能夠利用跨語言的對照閱讀,顯示某句經文,在其他語言版本有不同的風貌。
同時,也應酌量引用當代學者的論文,在適當經句之後,加上能協助理解本經的關鍵性現代詮釋。
=========================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提到...
《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序 / 許洋主,如實出版 (1996)
處於現代,對《金剛經》進行整理,不能忽視梵文本的存在。
1 則留言:
《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序 / 許洋主,如實出版 (1996)
處於現代,對《金剛經》進行整理,不能忽視梵文本的存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