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書房夜話 117:思辨


帖主初期進行「漢、巴經文對照閱讀」時,發現《中阿含16經,伽藍經》的經文「汝等莫生疑惑」,在對應的《增支部3.65經》的經文是「汝等所惑是當然,所疑是當然,有惑之處,定會起疑。」,兩者的教導剛好是完全相反。(元亨寺版《增支部3.65經》 CBETA, N19, no. 7, p. 269, a4 // PTS. A. 1. 189,與莊春江老師的翻譯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488.htm)
也就是漢譯經文強調「深信」,而巴利經文教導「思辨」,《大智度論》卷1〈序品 1〉:「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CBETA, T25, no. 1509, p. 63, a1-2)。在絕大多數的佛法講授課堂上,過度強調前一句的「信為能入」,而輕忽了後一句的「智為能度」(這是本論《大智度論》的名號咧!)
在此一貼文,我要探討「智」的起源:「思與辨」。
--------
  1. 1. 在某一主要新聞電視台的電視醫藥節目,播出一位不具醫師資格的來賓示範某一套按摩方法為「治百病」,這樣的說法完全未經過嚴謹的「醫學實驗」。該電視台雖然宣稱「來賓的言論不代表本電視台的立場」,我認為播出這樣的言論非常不負責任。就像台灣某一大型百貨公司的一樓櫃台以高價賣出偽劣的偽稱進口的化妝品,而該百貨公司在事情揭發之後,宣稱「百貨公司只出租櫃位,對各櫃位出售的產品不負擔任何責任」,這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2. 2. 在 Youtube 上搜尋,很容易找到一「脫拉庫」的「達摩易筋經」的視訊教導。我並不想質疑這一套「少林招式、拳術」的功效。我是要大家想一想:老師手上的《達摩易筋經》最早是在哪一本書、哪一套叢書提過?全文(或者圖譜)曾經刊載在哪一套書之中?離歷史上所稱的「見過梁武帝」的「達摩」有多少年?
  3. 3. 阿難罪在何處?「佛所制不廢,佛所未制不得另制」,為何「未請佛住世」即犯「突吉羅」?記載在戒規上的哪一條?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汝不請佛住世一劫,若過一劫,犯突吉羅」(CBETA, T22, no. 1421, p. 191, b22-23)
《摩訶僧祇律》卷32:「汝不請佛住世,越毘尼罪」(CBETA, T22, no. 1425, p. 492, a28)
《四分律》卷54:「汝不請世尊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令無數人得利益,慈愍世間諸天人民令得安樂,汝得突吉羅罪。」(CBETA, T22, no. 1428, p. 967, c12-14)
--------
  《增支部3.65經》接下來的經文在《中阿含16經,伽藍經》並未出現,於是這一關鍵性的思辨教導就在漢傳佛教缺席了。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中阿含186經,求解經》(CBETA, T01, no. 26, p. 731, a29),對應的《中部47經》的經名是「Vīmaṃsaka 審察」莊春江老師將經名翻譯為「 中部47經/考察經」),漢譯的經名和經文都失去了「審察」的意涵。
  (依此次序編列各項:帖主譯詞、巴利經文、菩提比丘英譯、莊春江老師譯詞<>、元亨寺版譯詞()、關則富老師譯詞[]。)
  1. 不要相信口耳相傳的傳誦, mā anussavena, do not go by oral tradition, <不要因口傳>,(勿信風說),[不要依據聽聞之教]。
  2. 不要相信傳統, mā paramparāya, do not go by lineage of teaching, <不要因傳承>,(勿信傳說),[不要依據代代相承之教]。
  3. 不要相信傳說, mā itikirāya, do not go by heresay, <不要因傳說這樣>,(勿信臆說),[不要依據傳統]。
  4. 不要因經典(的權威)而相信, mā piṭaka-sampadānena, do not go by 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 <不要因經藏之教>,(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不要依據所受的典籍]。
  5. 不要因邏輯思考而相信, mā takkahetu, do not go by logical reasoning, <不要因邏輯推論>,(勿信基於尋思者),[不要因思辯]。
  6. 不要因推理而相信, mā nayahetu, do not go by inferential reasoning, <不要因推理>,(勿信基於理趣者),[不要因推論]。
  7. 不要因合理的認知而相信, mā ākāraparivitakkena, do not go by reasoned cognition, <不要因理論的深思>,(勿信熟慮於因相者),[不要依據對理由的考察]。
  8. 不要因深思熟慮的見解而相信, mā diṭṭhinijjhānakkhantiyā, do not go by acceptance of view after pondering it, <不要因沉思後接受之見解>,(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不要依據對見解之審慮而接受]。
  9. 不要因他人擁有的能力而相信, mā bhabbarūpatāya, do not go by the seeming competence [of a speaker], <不要因有能力者的形象>,(〔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不要依據有能力的外貌]。
  10. 不要因認為『這位是我們的老師』而相信。 mā samaṇo no garūti, do not go (and accept it) because you think: "The ascetic is our guru.", <不要因『沙門是我們尊敬的』[而遵循]>,(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 [不要想:『沙門是我們的上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