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台語:芒果,檨

k137

《大清一統志》437卷,《臺灣府》土產:「檨:《通志》:『紅毛從日本移來之種,實如豬腰,五、六月盛熟,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種。』」

台語此音除了用在芒果以外,並無類似的用法(以前台語稱人很「機車」,有「這个人祝 suann5 e1」的講法,可能也是芒果的變音),此音類似 schwein , 樓主猜測,可能在南洋(東南亞地區,如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用來養豬,荷蘭人引進的初期也是用來養豬,所以稱此為 schwein, 引進台灣以後,誤以此字為「芒果」的本名,導致沿用至今。

印度本有此樹,佛經也經常稱述。芒果,巴利語稱為 amba,梵文稱為 ambra。

《中阿含56經,彌醯經》卷10〈5 習相應品〉:「尊者彌醯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闍鬪村而行乞食。乞食已竟。往至金鞞河邊。見地平正。名好奈林。」(CBETA, T01, no. 26, p. 491, a18-20)

《別譯雜阿含212經》卷11:「一時佛在那羅健陀置疊聚落菴婆羅林」(CBETA, T02, no. 100, p. 452, c17-18)

《一切經音義》卷28:「菴羅(或言菴婆羅,果名也。案:『此果花多而結子甚少,其葉似柳,而長一尺餘、廣三指許,果形似梨而底鉤曲。彼國名為上樹,謂在王城種之也。經中生熟難知者,即此也。』舊譯云『柰』、應誤也,正言『菴沒羅』,此菴沒羅女持園施佛,因以名焉。昔彌猴為佛穿池、鹿女見千子處,皆在園側也。)。」(CBETA, T54, no. 2128, p. 496, b14-16)

k136

果形似梨而底鉤曲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部落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92%E6%9E%9C#.E6.96.87.E7.8D.BB.E7.B4.80.E9.8C.84

芒果屬,台灣話稱檨仔(suann1-ah,源自平埔族語)。

孫元衡於1707年(康熙46年)擔任台灣府台灣縣知縣(主管鳳山、高雄)

《台灣府志》卷十八物產二: 檨子俗稱番蒜或做檨,其種云自佛國傳來,孫元衡詩云:

「千章夏木布濃陰,望裏纍纍檨子林,

莫當黃柑持抵鵲,來時佛國重如金。」

=============================================

以漢地來說,「柰」類似林檎果,與芒果的藥性、藥效都不同,弄混了小則誤事,大則致病;這是馬虎不得。李時珍《本草綱目》30卷第9頁,「菴摩羅果」位於「柰」(柰林檎)之前,而兩者不同。《略疏》云:「柰樹定非柰也。」雖然如此,翻譯佛經時,似乎不如此分別,而將兩者混為而一。

《翻譯名義集》卷3:「庵羅。正云庵沒羅。或庵羅婆利。肇注此云柰也。柰女經云。維耶梨國。梵志園中。植此柰樹。樹生此女。梵志。收養。至年十五。顏色端正。宣聞遠國。七王爭聘梵志大懼。乃置女高樓謂七王曰。此非我女。乃樹所生。設與一王。六王必怒。今在樓上請王平議。應得者取之。非我制也。其夜瓶沙王從伏竇中入。登樓共宿。謂女曰。若生男當還我。即脫手金環之印。付女為信。便出語群臣言。我已得女。瓶沙軍皆稱萬歲。六王罷去。後女生故活。至年八歲。持環印見瓶沙王。王以為太子。至二年會闍王生。因讓曰王今嫡子生矣。應襲尊嗣。遂退其位。肇師注云。其果似桃而非桃。略疏云。柰樹定非柰也。又翻為難分別。其果似桃而非桃。似柰而非柰。此與大經意同。經云。如庵羅果生熟難分。具有四句。釋難分別。一內外俱生。二外熟內生。三外生內熟。四內外俱熟。纂要云。舊譯為柰誤也。此果多華子甚少。其葉似柳而長一尺。廣三指。果形似梨。而底鉤曲。生熟難知。可以療疾。彼國名為王樹。謂在王城種之。」(CBETA, T54, no. 2131, p. 1102, c17-p. 1103, a8)

==============================

Trywu Wu 提到...

謝謝您的分享。 (德國音聽起來滿像的。 XD)
原問為:請問台語芒果的漢字為檨仔? (我家是唸swaing ah)

2012年8月30日上午11:30

==============================

Ken Yifertw 提到...

Dear Trywu:
很可能是來自荷蘭語(與德語 Deutsch 有些詞彙很接近),台灣的水牛即是荷蘭所引進。

台語「贌」(荷蘭語: Pacht)這是荷蘭人在台灣也實施的一種經濟制度,正式名稱為「贌社與贌稅制度」。

荷蘭人要求要進入「社」裡做買賣的漢人,必須先透過喊價的方式,來取得在該社做買賣的獨佔權,獨佔權通常一年到期,得標時承包商須先繳納一些預付款,餘款等到期後才繳清。從廣義上而言,贌就是稅收制度的間接稅,有時也叫稅收承包制。

這種喊價的方式,稱為「贌 bau7」。

2012年8月30日下午12:19

===============================================

Heaven chou 提到...

以前看到經文中的 "菴婆羅" 就覺得是個名相而已, 現在突然很有感覺, 覺得有芒果在樹上. :)
不過我看的有點糊塗了, 是不是說有些明明是芒果樹, 卻翻譯成了柰樹?
而佛經中是只有芒果樹? 或是只有柰樹? 或是二者都有?

2012年8月30日下午5:26
===================================
Ken Yifertw 提到...

「柰」、「柰樹」是中國所產,「柰」像「林擒果」(「林擒」自南洋傳入中國,佛經或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都無紀錄)。

雖然,從植物學的立場來看,「柰」不是「芒果」,從佛典翻譯史的立場來看,「芒果 amba, ambra」一直被翻譯成「柰」。

2012年8月30日下午6:46

================================

abhidharma kosa下午2:35

越語中芒果念XOAI,和台語很類似。至於從印度傳來的水果,我認為是JAMPU,古德譯為贍部,或閰浮,現在台灣把它寫成『蓮霧』,根本就是亂寫一通。

1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謝謝您的分享。 (德國音聽起來滿像的。 XD)

原問為:請問台語芒果的漢字為檨仔? (我家是唸swaing ah)

台語與佛典 提到...

Dear Trywu:

很可能是來自荷蘭語(與德語 Deutsch 有些詞彙很接近),台灣的水牛即是荷蘭所引進,
台語「贌」(荷蘭語: Pacht)這是荷蘭人在台灣也實施的一種經濟制度,正式名稱為「贌社與贌稅制度」。
荷蘭人要求要進入「社」裡做買賣的漢人,必須先透過喊價的方式,來取得在該社做買賣的獨佔權,獨佔權通常一年到期,得標時承包商須先繳納一些預付款,餘款等到期後才繳清。從廣義上而言,贌就是稅收制度的間接稅,有時也叫稅收承包制。
這種喊價的方式,稱為「贌」。

heaven chou 提到...

以前看到經文中的 "菴婆羅" 就覺得是個名相而已, 現在突然很有感覺, 覺得有芒果在樹上. :)

不過我看的有點糊塗了, 是不是說有些明明是芒果樹, 卻翻譯成了柰樹?

而佛經中是只有芒果樹? 或是只有柰樹? 或是二者都有?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柰」、「柰樹」是中國所產,「柰」像「林擒果」(「林擒」自南洋傳入中國,佛經或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都無紀錄)。
雖然,從植物學的立場來看,「柰」不是「芒果」,從佛典翻譯史的立場來看,「芒果 amba, ambra」一直被翻譯成「柰」。

台語與佛典 提到...

abhidharma kosa下午2:35

越語中芒果念XOAI,和台語很類似。至於從印度傳來的水果,我認為是JAMPU,古德譯為贍部,或閰浮,現在台灣把它寫成『蓮霧』,根本就是亂寫一通。

Unknown 提到...

Ken 提到:「柰」、「柰樹」是中國所產,「柰」像「林擒果」。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柰】釋義為:「植物名。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小喬木。枝生絨毛,上揚如灌木。葉卵形,邊緣有細銳鋸齒,葉背有細柔毛。果實近於圓形,黃色或紅色,可供食用。俗稱為『蘋果』。」

「柰」是「蘋果」,正確嗎?

Maha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我認為柰不是蘋果。
「蘋」是水草,明清以前可沒有人記載什麼「蘋果」。
北齊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柰、林檎第三十九〉:提到「柰有白、青、赤三種」。我想,沒人見過「白蘋果」。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30,9頁,引「宏景(陶弘景?)說:『柰,江南雖有,而北國最豐。作脯食之,不宜人。林擒,(與之)相似而小。俱不益人。』」
沒聽醫生說過吃蘋果有害人體健康,所以兩者不是同一植物。
清末民初,留學歐美有上萬人,沒聽那一位留學生說「蘋果」就是古書上的那一字。
========
北齊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柰、林檎第三十九〉:
《廣雅》曰:「橏、掩、蓲,柰也。」《廣志》曰:「柰有白、青、赤三種。張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為脯,數十百斛以為蓄積,如收藏棗栗。」魏明帝時,諸王朝,夜賜冬成柰一區。陳思王《謝》曰:「柰以夏熟,今則冬生;物以非時為珍,恩以絕口為厚。」詔曰:「此柰從涼州來。」《晉宮閣簿》曰:「秋有白柰。」《西京雜記》曰:「紫柰,綠柰。」別有素柰,朱柰。《廣志》曰:「里琴,似赤柰。」

Unknown 提到...

百度這裡 http://baike.baidu.com/view/362303.htm
是這麼說的:「柰,苹果的一个品种,通称“柰子”,也称“花红”。」

張大春在這裡也對「蘋果」探討了一番:http://site.douban.com/widget/articles/127586/article/11303034/

或許可以這麼說:「『柰』在現代植物學的分類上屬於『薔薇科蘋果屬』,是蘋果的一個品種。但『柰』不是我們現在台灣市面上可以買來吃的外來種蘋果,『柰』是中國本土生長的一種水果。」

Unknown 提到...

關於蘋果的歷史,維基這一則說得頗清楚的: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B0

蘋果原產於歐洲和中亞細亞。哈薩克的阿拉木圖與新疆阿力麻里有蘋果城的美譽。中國古代的林檎、柰、花紅等水果被認為是中國土生蘋果品種或與蘋果相似的水果。蘋果在中國的栽培記錄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漢武帝時,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當時多用於薰香衣裳等,亦有置於床頭當香熏或置於衣服,最初作為香囊,較少食用。但也有看法認為,林檎和柰是現在的沙果,曾被誤認為蘋果,真正意義上的蘋果是元朝時期從中亞地區傳入中國,當時只有在宮廷才可享用。

現代漢語所說的「蘋果」一詞源於梵語,為古印度佛經中所說的一種水果,最早被稱為「頻婆」,後被漢語借用,並有「平波」、「蘋婆」等寫法。明朝萬曆年間的農書《群芳譜·果譜》中,有「蘋果」詞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許多中國農學史、果樹史專家認為這是漢語中最早使用「蘋果」一詞。

中國土生蘋果屬植物在古代又稱「柰」[2]或「林檎」。李時珍說:「柰與林檎,一類二種也,樹實皆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為素柰,赤者為丹柰,青者為綠柰」和「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而《食性本草》中亦有說「林檎有三種,大長者為柰,圓者林檎,小者味澀為梣。」

中國土生蘋果品種在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東等地廣泛種植,其特點是產量少、果實小、皮薄、味道甜美,但不耐儲存,容易破損,因此價格昂貴,清朝時期北京旗人用其當作貢果。清朝末年,美國人在山東煙台等地引進西洋品種蘋果,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也在關東州的熊岳設立農業試驗基地,引進西洋蘋果並進行雜交改良。煙台和大連也因此成為今日著名的蘋果產地。民國時期以後,西洋品種蘋果逐漸在中國市場上佔據主要地位,中國土生品種蘋果逐漸被果農淘汰,種植範圍不斷縮小,最後僅河北省懷來地區有少量保存,但這些果樹也於1970年代前後在中國滅絕。

人事物 提到...


Wikipedia 的"apple"=(西洋)林檎、


リンゴ(林檎、学名:Malus pumila)は、バラ科リンゴ属の落葉高木樹。またはその果実のこと。日本における植物学ではセイヨウリンゴと呼ぶ。

台語與佛典 提到...

蘋果(學名:Malus domestica)應該與林擒(檎)近似,但是蘋果不是林擒(學名: Malus pumila)。
不過,本貼文的主題是芒果,而不是蘋果。因此不太需要討論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