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讀書會》1 ---你快樂嗎?你長了智慧嗎?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學佛中的歡樂時光,生命中的美好時刻:
1. 親近良師善友。
2.閱讀佛陀的語言,聽聞佛陀的教導。
3. 分享佛法的喜悅,不會停留在相似法的階段。
《續傳燈錄》卷22:「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然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CBETA, T51, no. 2077, p. 614, b29-c5)
一、問題在那裏?
《雜阿含36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偷羅國跋提河側傘蓋菴羅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住於自洲,住於自依;住於法洲,住於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比丘!當正觀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何因生憂悲惱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繫著?云何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憂悲惱苦生長增廣?』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有色、因色、繫著色,自觀察未生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無常。若善男子知色是無常、苦、變易,離欲、滅、寂靜、沒,從本以來,一切色無常、苦、變易法知已,若色因緣生憂悲惱苦斷,彼斷已無所著,不著故安隱樂住,安隱樂住已,名為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此經時,十六比丘不生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8, a21-b12)
諸位已經讀過好幾遍《雜阿含36經》,請問,問題在那裡?
只要閱讀漢譯經典就好,為何要閱讀巴利經典?
只要持誦阿彌陀佛名號就可,為何要讀阿含經?
二、法句經的來源:
曇鉢偈者,眾經之要義;曇之言法(dhamma),鉢者句(pada)也。而《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結語(gātha),猶詩頌也;是佛見事而作,非一時言,各有本末,布在諸經。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傷天下,出興于世,開顯道義。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經,總括其要,別為數部。四部阿含,佛去世後阿難所傳,卷無大小,皆稱聞如是,處佛所在,究暢其說。是後五部沙門各自鈔眾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於十二部經靡不斟酌,無所適名,故曰法句。
《出曜經》卷1:「《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繫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CBETA, T04, no. 212, p. 609, b27-c1)
為何《雜阿含經》與《相應部尼柯耶》未包含全部《法句經》的偈頌?為何《法句經》未包含全部《雜阿含經》與《相應部尼柯耶》的偈頌?
《法句經》為佛陀的語言:
1. 《法句經》卷2〈28 道行品〉:「
斷樹無伐本,根在猶復生,除根乃無樹,比丘得泥洹。
不能斷樹,親戚相戀,貪意自縛,如犢慕乳;
能斷意本,生死無彊,是為近道,疾得泥洹。」
(CBETA, T04, no. 210, p. 569, b6-10)
vanaṃ chindatha mā rukkhaṃ,
vanato jāyate bhayaṃ;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283)
這首《法句經》偈頌用了幾個雙關語,不從梵、巴利原文解讀,無法掌握漢譯的字義。
第一句 chindatha 是「砍伐」的命令句、祈使句。mā,是「不要」。
vana,是「樹林」。vanaṃ,是「vana」的受格。
rukkha,是「樹(單數)」。rukkhaṃ,是「rukkha」的受格。
所以字面上是「要砍伐整座樹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可是 vana 也作「欲望叢林」解釋,所以是「要砍伐欲望叢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第二句 vanato是「樹林 vana」的從格,意為「從樹林」(「從欲望叢林」)。
jāyate,是「生出」。
bhayaṃ,是「恐懼 bhaya」的受格。
所以字面上是「從樹林產生恐懼」,另一個意思是「從欲望叢林產生恐懼」。
第三句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砍了樹林與樹叢之後」。
vanatha 有兩個含意,是「樹叢」,也是「欲望」,
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
第四句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nibbanā 在讀音上也是 ni-vanā (沒有樹林),這是理所當然的,樹木砍光了,比丘當然也就沒有樹林。但是 nibbanā 也是「沒有渴望」,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也就沒有渴望」。而聲音也接近於 nibbāna 涅槃。
所以283偈的第一層表面的意思是
「要砍伐整座樹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從樹林產生恐懼;
砍了樹林與樹叢之後,
比丘就沒有了樹林。」
深層的意思是:
「要砍伐欲望叢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從欲望叢林產生恐懼;
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
比丘也就沒有(任何)渴望」。
我們先看看《出曜經》的翻譯:《出曜經》卷19〈19 華品〉:
「斷林勿斷樹, 林中多生懼,
斷林滅林名, 無林謂比丘。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無央數眾說法,前後圍繞。時有一人,信心堅固,捨家妻子捐棄六親,出家學道求為沙門。爾時彼人在大眾中,心念宿舊五欲自娛,憶女顏貌如現目前,陰便動起;心懷慚愧,即詣靜處以刀斷之,血流溢出迷悶不自覺知。爾時世尊告大眾曰:「汝等觀此愚人,應獲而不獲,不斷而便斷之。夫欲斷者,當斷結使諸縛,何乃斷此形相?」由是如來頻說三偈:」(CBETA, T04, no. 212, p. 708, c17-27)
《出曜經》此處的經文,可以看出「比丘自閹割」為斷樹,「斷除欲望不令再起」才是斷林, 如果未參考巴利偈頌,是無法理解「斷林滅林名,無林謂比丘」的來龍去脈。
其次看《法句經》的翻譯:《法句經》卷2〈28 道行品〉:「斷樹無伐本,根在猶復生,除根乃無樹,比丘得泥洹。」(CBETA, T04, no. 210, p. 569, b6-7)
《法句經》卷2〈32 愛欲品〉:「伐樹忽休,樹生諸惡,斷樹盡株,比丘滅度。」[18]忽=勿【宋】【元】【明】【聖】。(CBETA, T04, no. 210, p. 571, b22-23)
男女欲絲絲,未斷心猶繫;如飲乳犢子,不離於母牛。
[註解]
yāvaṃ vanatho na chijjati 只要煩惱小林,或男子對女子的欲求未斷除,縱使只有一分鐘那麼短,他的心就被染著、繫縛,如小牛渴望、染著母親一樣。
1.法句經:不能斷樹,親戚相戀,貪意自縛,如犢慕乳。T4,569b
2.法句經:夫不伐樹,少多餘親,心繫於此,如犢求母。T4,571b
3.出曜經:斷林勿斷樹,林中多生懼,未斷林頃,增人縛著。斷林勿斷樹,林中多生懼,心縛無解,如犢戀母。T4,708c
4.法集要頌經:截林不斷根,因林生怖畏,未斷分毫間,令意生纏縛。截林勿斷根,因林生怖畏,心纏最難離,如犢戀愛母。T4,786a
5.udana.18.4:
na chidyate yāvatā vanaṃ hy anumātram api narasya nāriṣu
pratibaddhamano sa tatra vai vatsaḥ kṣīrapaka iva mātaram.
《出曜經》卷19〈19 華品〉:「未斷林頃,增人縛著,未斷結使縛著諸想,心便流馳不能專一,是故說,未斷林頃,增人縛著也。心縛無解者,如苦行人常樂山藪,所以然者,皆由彼山得成道故,是故說,心縛無解者。猶犢戀母者,猶如新生犢子,其心終不離母,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眾結未盡為狐疑所追逐,是故說,如犢戀母也。」(CBETA, T04, no. 212, p. 709, a2-8)
yāva hi vanatho na chijjati aṅumatto pi narassa nārisu,
paṭibaddhamano va tāva so vaccho khīrapako va mātari.(284)
第一句 yāva,是「只要」。hi,是「 確實。
chijjati,是「切斷、割斷」。所以是「確實,只要樹林未完全切斷」。
可是 vanatho 也作「欲望叢林」解釋,aṅumatto是「極小量的」,narassa pi nārisu 意為「在男人或女人」。
所以字面上是「確實,只要一絲毫的對男人或女人的欲望未完全切斷」。
第二句 paṭibaddhamano 「有繫縛的心」, tāva 意為「只要」。
so 意為「它」,是這一句子的主詞。vaccho 是「小牛」, va 是「像」,mātari 是「在母親」,是「母親 matar」的處格,khīrapako 為「喝奶」。
這一句為「只要心有繫縛,就像小牛在母親身上喝奶」。
《雜阿含638經》:「阿難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異洲不異依?』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洲依。』」(CBETA, T02, no. 99, p. 177, a7-13)
《雜阿含639經》卷24:「汝等莫以舍利弗、目揵連涅槃故愁憂苦惱。譬如大樹,根、莖、枝、葉、華、果茂盛,大枝先折,亦如寶山,大巖先崩。如是,如來大眾之中,舍利弗、目揵連二大聲聞先般涅槃。是故,比丘!汝等勿生愁憂苦惱,何有生法、起法、作法、為法、壞敗之法而不磨滅?欲令不壞,無有是處,我先已說,一切可愛之物皆歸離散,我今不久亦當過去。是故汝等當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CBETA, T02, no. 99, p. 177, a23-b7)
《長阿含2經》:「是故,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CBETA, T01, no. 1, p. 15, b5-13)《大智度論》卷19〈1 序品〉:「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CBETA, T25, no. 1509, p. 198, c11-14)問題在那裡?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yya bhojanaṃ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Month by month can a fool eat his food with a blade of the kusa grass,
he is not worth a sixteenth part of those, who have realized the Dharma.
即使一個愚人月復一月只吃一香茅草葉緣(Kusaggena)的少許食物,
他苦行的回報也不及已解法義者的十六分之一。
巴利《法句經註》指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為已知法、已審查法的人,指的是須陀果到阿羅漢果的人(初果到四果)。
不管是巴利偈頌還是耆那偈頌,比較的兩方中一方是吃很少食物的苦行者,另一方則是見法者、證法者。我們看現存的漢譯,只有
1《法句經》卷1〈13 愚闇品〉:
「愚好美食,月月滋甚,於十六分,未一思法。」
(CBETA, T04, no. 210, p. 563, c9-10)
2. 《出曜經》〈25 廣演品〉:
「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彼不信於佛,十六不獲一」
(CBETA, T04, no. 212, p. 726, b12-13)
3. 《法集要頌經》卷3〈24 廣說品〉:「從月至於月,愚者用飲食,彼人不信佛,十六不獲一。」(CBETA, T04, no. 213, p. 789, b23-24)
4. 《佛本行集經》卷44〈46 布施竹園品〉:「猶如小兒月月學,所食如彼茅草頭,若人歸信佛如來,能勝於彼十六分。」(CBETA, T03, no. 190, p. 856, c6-7)
5.udana.24.20
māse māse kuśāgreṇa yo hi bhuñjīta bhojanaṃ
na tat svākhyātadharmasya kalām arghati ṣoḍaśīṃ.
《出曜經》卷22:「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者,或有生類貪著飯食,以養其形,不慮後世殃禍之災,四大之體其性不同,神處其中識別是非,智者識真,愚者倒見,不知今世、後世。善惡之行展轉三塗、八難,無有出期,是故說曰:從月至其月愚者用摶食也。彼不信於佛,十六不獲一者,若有眾生一日、半日、一時、半時、彈指之頃,篤信於佛,意不移易,其福難量不可稱計,不可以譬喻為比,福至冥報,無形無像,忽然自至,功祚無窮,是故說曰:彼不信於佛,十六不獲一也。取要言之:彼不信於法,十六不獲一,億千萬劫時聞法聲,所謂法者滅盡泥洹是也。如契經所說:告諸比丘今當與汝說三第一之尊。一者,佛為第一之尊。二者,法為第一之尊。三者,僧為第一之尊。彼云何佛為第一之尊?諸有眾生之類,無足、有足、一足、二足、四足,至眾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乃至非想非無想。如來於中為尊,、為最、為無有上,是以比丘其有眾生篤信佛者,為信第一之尊,以信第一之尊,便受第一之福。以受第一之福,便生人天第一豪尊,是謂名曰佛為第一之尊。彼云何法為第一之尊?所謂法者,有為法、無為法,滅盡、無欲、無生滅法、泥洹法者,為尊、為最、為無有上。其敬法者,為敬第一之尊,以敬第一之尊,便獲第一之福。以獲第一之福,便生天上第一豪尊,是謂名曰:法為第一之尊。彼云何僧為第一之尊?諸有大眾、大聚、大會,翼從之徒,如來聖眾為尊、為最、為無有上,是以比丘其有眾生篤信僧者,第一之尊。以信第一之尊,便受第一之福,以受第一之福,便生天人第一豪尊,是謂名曰:僧為第一之尊。不以慈心者,十六不獲一,眾生之類晝夜含毒,瞋恚所纏,共相茹食。由懷忿怒向乎二親,豈當有慈加被眾生乎?此事不然也。是故說曰:不以慈心者,十六不獲一也。不愍眾生者,十六不獲一。由如境界方域,其中眾生名號、姓字不可稱計,若有入慈定之士,於中教化周窮濟乏,不擇好醜,亦不興想,斯可施與,斯不可與,平等無二,一而不異,乃謂真施。是故說曰:不以慈心者十六不獲一也。或有國土稱其眾生名曰蠕動之類,於中勇猛不辭懃勞,適彼國界供給所須,不令闕減,是謂施心,蠕動之類不以神祇故,十六不獲一。不以正法故,眾生自墜墮外道。異學尼犍子等自稱為尊,以鐵鍱腹,跨行世間,自相謂曰:此諸釋種沙門道士世之狂夫,露頭左袵,自稱為尊,我等觀察,正是不祥之應世人狂惑,何為尊事?若有眾生施此人者,後得穢惡不淨之報,夢想見之,寤則遇惡,況當行道與共相見。是故世尊告諸比丘:能於正法信心不斷,遭遇百千艱苦眾難心不變易,一意信向不習倒見,爾乃名曰如來正法。其不信者,於十六分未獲其一。其有信心向正法者,其福無量不可稱計,百倍、千倍、萬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何以名曰十六分不獲一也?所以論十六者,謂十六者,謂十六大國也。」(CBETA, T04, no. 212, p. 726, b12-p. 727, a25)
《長阿含經》卷12:「爾時,世尊欲降其幻偽虛妄之心,故結呪曰:
「摩拘樓羅摩拘樓羅 毗樓羅毗樓羅 旃陀那加摩世致 迦尼延豆 尼延豆 波那攎嗚呼奴奴主 提婆蘇暮 摩頭羅 支多羅斯那 乾沓波 那羅主 闍尼沙 尸呵 無蓮陀羅 鼻波蜜多羅 樹塵陀羅 那閭尼呵 斗浮樓 輸支婆迹婆」(CBETA, T01, no. 1, p. 80, a9-15)
《大三摩惹經》卷1:「復有四大天王侍從鬼神,所謂摩野、迦致、尾枳致、跋里虞、跋里俱致等,皆有神通勢力,我慢無明,形貌麤惡,種種變化,與其眷屬,恭敬圍繞,來迦毘羅林,集會聽法。」(CBETA, T01, no. 19, p. 258, c12-16)。
《雜阿含583經》卷2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羅睺羅阿修羅王障月天子。時,諸月天子悉皆恐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說偈歎佛:
「今禮最勝覺,能脫一切障,我今遭苦惱,是故來歸依。
我等月天子,歸依於善逝,佛哀愍世間,願解阿修羅。」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破壞諸闇冥,光明照虛空,今毘盧遮那,清淨光明顯。
羅睺避虛空,速放飛兔像,羅睺阿修羅,即捨月而還。
舉體悉流污,戰怖不自安,神昏志迷亂,猶如重病人。」
時,有阿修羅名曰婆稚,見羅睺羅阿修羅疾捨月還,便說偈言:
「羅睺阿修羅,捨月一何速,神體悉流污,猶如重病人。」
羅睺阿修羅說偈答言:
「瞿曇說呪偈,不速捨月者,或頭破七分,受諸隣死苦。」
婆稚阿修羅復說偈言:「佛興未曾有,安隱於世間,說呪偈能令,羅睺羅捨月。」
佛說此經已,時月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CBETA, T02, no. 99, p. 155, a7-b4)
還有什麼?
1. 第一結集。
2. 玉琳國師。
2010.12.29, 第一份講義沒討論完。會中同學發問:
1. 「如果同是支謙《法句經》,為何同一首偈頌,一在〈32 愛欲品〉,另一首在〈28 道行品〉?這是同一首偈頌的翻譯呢?還是譯自兩首不同的偈頌?兩首是同一人的翻譯?還是不同人的翻譯?」
《法句經》卷2〈32 愛欲品〉:「伐樹忽休,樹生諸惡,斷樹盡株,比丘滅度。
夫不伐樹,少多餘親,心繫於此,如犢求母。」
(CBETA, T04, no. 210, p. 571, b22-24)
《法句經》卷2〈28 道行品〉:
「斷樹無伐木,根在猶復生,除根乃無樹,比丘得泥洹。
不能斷樹,親戚相戀,貪意自縛,如犢慕乳;
能斷意本,生死無彊,是為近道,疾得泥洹。」
(CBETA, T04, no. 210, p. 569, b6-10)
2. 《法句經》是誰所集?
2.1 尊者法救就所集
2.2 尊者婆須密舅所集
2.3 五部沙門所集
2.4 阿難所集
下一次研討會:2011.1.5 繼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